#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经济增长平稳减速 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上半年,在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出的过程中,我国经济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显著增强,物价加速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同时,经济运行中面临着通胀压力较大、负利率使百姓利…

上半年,在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出的过程中,我国经济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显著增强,物价加速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同时,经济运行中面临着通胀压力较大、负利率使百姓利益严重受损、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大幅上升、房地产调控难度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缓慢等突出问题。展望三季度,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随着稳健的货币政策逐步见效,我国经济增长将保持平稳减速态势,但各种因素导致通胀压力依然较大,物价涨幅可能达到今年季度峰值。初步预计,三季度我国GDP增长9.2%左右,CPI上涨6.2%左右。

一、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显著增强

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其中,一、二季度分别增长9.7%和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2%。从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部分刺激政策逐步退出,经济回归潜在增长区间,经济增速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在9.5%-9.8%之间,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明显增强。目前我国经济的平稳减速格局与金融危机后经济大幅下滑有本质区别,从我国劳动力、电力供需仍较为紧张等方面看,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较强,刺激政策的稳步退出不会造成经济大幅下滑。

展望三季度,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欧债危机有蔓延之势,美国信用等级下调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下半年经济增长可能低于预期。但是,新兴经济体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球经济陷入二次衰退的可能性较小,根据IMF的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3%左右。从1995年以来我国经济波动情况看,两次经济大幅下滑都是由外部冲击造成外需剧烈收缩引起的。只要全球经济不出现二次衰退,我国经济减速演化为所谓硬着陆的可能性极小。从国内环境来看,“十二五”开局之年的规划投资项目将纷纷上马,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建设项目启动,投资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上半年18个省区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住房销售快速反弹等因素有助于推动居民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下半年贸易顺差比上半年有所扩大。因此,我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减速趋势。初步预计,三季度我国GDP增长9.2%左右。

二、工业生产将保持适度减速的态势

1、供给冲击影响工业生产

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增幅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分季度看,工业生产呈平稳减速走势,一、二季度分别增长14.4%和14.2%。分地区看,中西部地区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地区,上半年东、中、西部地区工业生产分别增长12.4%、17.8%和17.3%。分轻重工业看,轻重工业增速差有所缩小,1-7月份轻重工业生产分别增长13.1%和14.7%,增速差由上年同期的4.8个百分点缩小至1.6个百分点。

1-7月份,剔除物价因素后,我国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实际增速均较上年同期明显减慢,这是工业生产较上年同期放缓的主要原因。而今年4、5月份,工业生产较一季度明显减缓,受供给冲击的影响,部分地区电力紧张、拉闸限电抑制了工业生产,日本大地震导致部分零配件供应中断,给我国部分电子产品、日系汽车生产带来了较大冲击。到6月份,因上调电价等因素导致发电量增速大幅反弹,以及日本大地震所造成的对中国日系汽车、电子产品生产的负面冲击开始消退等因素推动工业生产快速反弹。

2、三季度工业生产增速将有所放缓

工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有:一是工业企业保持良好的效益,支持企业扩大生产。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4105亿元,同比增长28.7%。二是国家上调了部分省市上网电价,缓解了电力企业亏损压力,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电力对工业生产的约束。三是三季度通胀预期仍然比较高,工业原材料价格难以出现大幅下滑,企业大幅削减库存的动力不足,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工业生产增长。四是工业企业产销衔接较好,7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5%,比上年同月提高0.2个百分点。五是上年三季度基数明显降低,工业生产增速比二季度降低了2.5个百分点,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同比增速。

不利于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持续收紧的货币政策将导致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企业融资成本明显提高,不利于企业扩大生产。二是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7%,连续四个月出现减缓,表明未来制造业活力有所下降。三是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和有序用电措施的推出将抑制部分高耗能行业生产。上半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高达1.27,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3.5%的年度节能目标难度非常大。为了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部分地方有序用电方案实施中将重点限制高耗能企业用电,将会影响这些行业增速。四是世界经济增速在放缓,三季度我国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增速将会有所减慢。

总体来看,三季度工业生产将呈适度减速态势,初步预计,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7%左右,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2.8%和14.1%左右。

三大需求增速稳中有降

一、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平稳运行

1.投资仍是经济最主要动力

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4%,增幅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但略低于2000年以来同期平均值0.8个百分点,总体上保持高位平稳运行态势。剔除价格因素后,1-7月份投资实际增长17.6%,增幅同比减少4个百分点。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贡献率达到53.2%,拉动GDP增长5.1个百分点,在需求的三驾马车中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地方“十二五”规划项目成为投资新重点。1-7月,中央项目投资同比负增长4.7%,增幅同比减少15.1个百分点,占总投资的比重下降至6%;地方项目投资增长28%,增幅同比加快1.7个百分点,占总投资的比重上升至94%。分注册类型看,民间投资强劲增长,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增强,1-7月份,民间投资增长34.1%,增幅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并高出投资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而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仅增长13.6%,增幅同比减少6.5个百分点,并低于投资平均增幅11.8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东部,1-7月份,东中西部地区投资分别增长22.6%、30.5%和29.2%。此外,在大规模保障房建设的带动下,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了高速增长。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3.6%,增幅高于投资总额8.2个百分点。

2、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略有回落

促进投资增长的因素:一是“十二五”规划项目将加大开工步伐,对投资形成重要支撑。新开工项目呈加速增长态势,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由年初的负增长23.6%快速反弹至1-7月份的19.3%,尤其是6、7月份增速高达42.3%和45.1%,作为先行指标反映未来投资仍将比较活跃。二是保障房建设拉动房地产投资。中央允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券筹资优先用于保障房建设,住建部要求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必须在11月底之前全部开工,因而三季度保障房将会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将对房地产投资增长形成较大支撑。三是随着近期集中审批一批电网和火电项目,电网和发电能力投资的加快将有助于推动投资较快增长。四是水利建设提速加快相关投资。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确定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优先领域,7月初召开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国家将大幅增加水利投资,水利建设将加速发展。

抑制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逐步收紧的货币政策高频操作,使得投资的信贷环境明显趋紧。1-7月投资资金来源增长23.4%,增速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仅增长10.6%,为增速最慢的资金来源。经验表明,资金来源增速低于投资完成额往往意味投资资金链紧张,影响下一阶段投资完成额增速。二是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日益凸显,民间借贷成本不断攀升,将对民间投资增长形成压力。三是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年度目标任务已经下达,高耗能行业投资将受到抑制。四是在一系列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作用下,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增速均出现回落,房地产开发资金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商品房开发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五是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三季度发债规模可能受限,同时,商业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态度也转向谨慎,上半年最为活跃的地方政府投资三季度将有一定幅度的减速。

总体来看,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受价格因素影响名义增幅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但实际增速继续回落。初步预计,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5%左右,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5%左右,增幅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上年明显放缓

1、在汽车等消费降温影响下消费市场比较低迷

受刺激政策退出、物价上涨较快、汽车限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明显放缓。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8%,增幅同比减少1.4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减速更多,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1.3%,增幅同比减少3.9个百分点。从环比来看,消费增速比较平稳,2-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环比增长1.24%、1.35%、1.35%、1.29%、1.43%和1.26%。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47.5%,小于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5.7个百分点,消费率下降、投资率上升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扭转。

汽车等龙头消费大幅降温成为消费市场低迷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燃油价格上调以及部分城市治堵限购车辆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我国汽车销售增速大幅减慢。上半年,汽车销售量同比仅增长3.2%,增幅比2010年回落了约3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汽车销售额增长15%,增幅同比回落20.6个百分点。据初步测算,1-7月份因汽车消费减速下拉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1个百分点。

2、三季度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平稳增长

促进消费增长的因素:一是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将促使农村消费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3.7%,增幅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随着农产品[15.760.96%股吧研报]价格保持较快上涨以及国家多项涉农补贴政策到位,农民现金收入有望继续增长,农村消费后劲较足。二是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以及部分省市提高社保待遇有利于增加低收入阶层消费能力。根据国家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在全国60%的地区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这将有助于减弱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三是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有助于增加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上半年北京、天津等18个省区相继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按照人社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我国最低工资标准每年将保持13%以上的增长幅度。四是住房销售回升将带动相关消费的增长。刚性需求推动房地产销售呈快速回升态势,5、6、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增长18.8%、25.4%和17.9%,而商品房销售额分别增长36%、47.5%和39%。

不利于消费增长的因素:一是较强通胀压力对扩大消费有抑制作用。一方面食品价格涨幅较高对其他消费的挤占影响逐渐显现,另一方面工业用品、服务价格和资源价格全面上涨对消费者信心的打击较大,消费信心指数下降至较低水平。二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消费开支。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该增幅较2003年以来的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三是三季度汽车消费低迷的局面难以明显好转,汽车产业链较长,相关产品消费将受到影响。四是负利率损害居民实际利益和消费能力。随着物价上涨加快,我国负利率日趋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不断缩水。由于我国多数居民储蓄是为养老、购房、子女教育等而积蓄,负利率非但不会刺激当期消费的增加,反而削弱了居民未来消费能力。

总体来看,消费需求增速较上年有所放慢,但各月之间增速相对平稳。初步预计,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5%左右,增幅同比放慢0.9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11.7%左右,增幅同比放慢3.3个百分点。

三、外贸出口增速将呈减速态势

1、外贸出口增速逐月放缓

1-7月份,我国出口增长23.4%,增幅同比减缓12.2个百分点;进口增长26.9%,增幅同比减缓20.3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顺差762亿美元,同比减少8.7%。总体来看,今年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保持了快速增长,但上半年月度增速呈逐月放缓态势,进口增速由1月份的51.2%放缓至7月份的22.9%,出口增速由1月份的37.7%放缓至7月份的20.4%。剔除价格因素,外贸进出口增速也呈放缓态势,1-7月份出口实际增长12.2%,增幅同比减慢23.5个百分点,进口实际增长10.6%,增幅同比减慢15.8个百分点。

2、三季度外贸出口增速将继续趋缓

推动外贸出口增长的因素:一是尽管近期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但是新兴经济体增势强劲,世界经济仍将保持温和增长,国际贸易不会出现大幅滑落,IMF预计,2011年世界贸易量增长8.2%,我国外部需求较为平稳。二是随着日本震后重建的逐步展开,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建材、钢铁、石化产品生产国和世界主要建筑工程服务输出国,可为日本生产恢复提供支持,会增加我国相关产品出口。三是我国外贸出口价格指数出现明显上涨,有助于出口额的名义增长。今年以来,我国出口价格指数保持在110左右的历史较高位,较上年同期提高10.7。

抑制外贸出口增长的因素:一是近期对全球经济减速的担忧加大,欧债危机已经由外围国家蔓延至核心国家,意大利和西班牙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上升;美国债务上限风波虽已过去,但解决方案不足以稳定政府的中期债务状况,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至AA+,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这意味着美国借贷成本将会上升。与此同时,一、二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仅增长0.4%和1.3%,接近衰退边缘。因此,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抑制我国出口增长。二是人民币汇率持续温和升值,将会弱化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三是国内劳动力成本增加,紧缩政策导致融资成本持续上涨,使中小型外贸企业经营困难,并影响其外贸出口。四是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对我国出口带来一定影响。

总体来看,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特别是欧美等主要贸易伙伴增长动力不足,我国外贸出口增速将继续有所减慢。初步预计,我国三季度出口增长18%左右,进口增长20%左右,贸易顺差696亿美元,同比增长6.7%左右。

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

一、通货膨胀水平创三年来新高

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总体上呈不断攀升态势。1-7月份,CPI同比上涨5.5%,其中,7月份CPI上涨6.5%,创2008年6月份以来的新高。1-7月份CPI上涨中翘尾因素拉动了3.3个百分点,贡献率约为60%,新涨价因素拉动了2.2个百分点,贡献率约为40%。从CPI构成来看,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最主要因素,1-7月食品价格上涨12.2%,拉动CPI上涨约3.8个百分点,贡献率为69%左右,居住价格上涨6.3%,拉动CPI上涨约1.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20%左右,而烟酒、衣着、家庭用品、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娱乐文教等其他六大类消费支出仅贡献了CPI上涨的11%左右。

二、三季度CPI将达到季度峰值

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一是食品价格仍有上涨压力。重大自然灾害频发影响粮食生产,特别是近期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成为拉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7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8%,对CPI上涨的贡献率达到67%左右,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6.7%,对CPI上涨的贡献率达到22.5%左右。尽管猪肉价格三季度环比上涨幅度将比二季度略有减缓,但蛋类和其他肉类产品价格环比涨幅比二季度扩大,对物价上涨的影响不容小觑。二是近期美国经济增长十分低迷,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空间十分有限,美联储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明显加大,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胀预期,美元贬值将给我国带来新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三是负利率具有刺激借贷、扩张需求的作用,物价上涨的货币环境仍然比较宽松。四是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消除。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油价和电价等资源价格上调等因素,将成为推动消费价格走高的刚性因素。

抑制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一是稳定物价总水平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央行高频操作回收流动性,有助于削弱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一系列稳定物价的政策措施在三季度进一步见效,使得物价上涨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二是美国信用等级下调导致石油等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高位震荡下行,有助于缓解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三是限购扩展到二三线城市等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发力有望推动房价稳中趋降以及宏观经济降温预期等因素,使得居民通胀预期将会适度回落。四是翘尾因素影响略有减弱。三季度CPI翘尾因素为2.8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减少0.5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粮食生产和美国货币政策走向等重要因素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CPI涨幅有可能创出今年季度峰值。初步预计,三季度CPI同比上涨6.2%左右,高于二季度5.7%的涨幅;三季度工业生产者价格上涨7.3%左右。

综上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出现了稳中趋缓的迹象,而经济适度放缓并未严重影响到就业形势。通过主动调控促使经济适度降温,对于我国调结构、转方式、控物价,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要容忍经济适度降温。从物价水平来看,尽管显性通货膨胀压力较大,但并未出现加速上涨的态势,仍在可控的范围内,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因长期价格管制导致的隐性通胀问题。因此,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要素价格机制改革,解决隐性通胀问题,特别是充分运用价格杠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从国际收支来看,当前我国外贸顺差呈减少态势,内外部经济向均衡方向发展,“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应适时退出,减少出口载能,缓解国内资源能源紧张状况,进一步推进内外部经济更加均衡发展。

来源:中国证券报
延伸阅读
上一篇:中国6月继续增持美国债57亿美元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经济增长 平稳 减速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