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陆前进:全球经济复苏要有可持续基础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标准普尔一声吼,全球股市抖三抖”,就在8月2日美国提高债务上限不久,8月5日标普公司下调了美国主权债务评级,沉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投资者悲观情绪瞬间爆发,并呈现“病毒性”传染趋势,…

“标准普尔一声吼,全球股市抖三抖”,就在8月2日美国提高债务上限不久,8月5日标普公司下调了美国主权债务评级,沉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投资者悲观情绪瞬间爆发,并呈现“病毒性”传染趋势,8月8日全球股市再次出现集体性的大跌。

早在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市场信心受到巨大的打击,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向全球蔓延,欧美股市大幅度下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而最近再次出现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的局面。这次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与上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有几点显著不同。

一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主要是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而此次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主要是由于美国高赤字和高债务水平所引发的。此次金融市场动荡是美国主权债务风险提前释放,警示美国主权债务的潜在威胁,警告美国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主权债务问题,恢复健康的财政状况,否则将来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问题。

二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主要国家一致行动,采取货币财政措施救市,阻止经济下滑。而此次金融市场下滑,全球经济面临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在经过第一轮的宽松政策后,发达国家弹药几乎用尽,利率已经处于低水平,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面对本国货币升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开始转向加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和主要发达国家政策方向明显相反。

三是此次美国主权债务评级下调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全球经济多重矛盾交织在一起。主要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问题;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复苏步伐不一致;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冲突等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形势更加严峻,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外需可能会下滑,各国宏观政策调控面临更大的困境。

四是全球经济是否会出现二次衰退,笔者认为不会出现像2008年那样经济大幅度下滑。此次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发达国家本身经济复苏低于预期,通过货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快速恢复,而信用评级下调会减缓经济复苏步伐,是对美国主权债务风险的提前释放。美国既然已经提高债务上限,美国债券违约的可能性没有了,美国评级下调,市场担心美国经济的火车头还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否会发生新一轮的金融危机,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不足。

针对美国主权债务评级下调,笔者认为各国采取过度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往往是短期内有效果,从长期来看,可能是饮鸩止渴,引发一系列的矛盾,陷入恶性循环中,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全球经济复苏必须要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之上,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复苏必须建立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上。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副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货币升值和通货膨胀问题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要通过调整储蓄投资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新能源、航天、生物技术等领域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面临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经济恢复需要新的引擎带动,全球经济复苏必须做到可持续。

二是主要发达国家仍然要维持财政状况的稳健。2007-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主要是美国房地产泡沫引发的金融风险,次级贷和次级债问题最终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目前美国的财政状况也令人担忧,必须要预防美国财政状况的进一步恶化,防范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主权债务评级警示美国要尽早解决财政状况稳定问题,而不是将来积重难返,对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造成更大的冲击。

三是推进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构建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由于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经济波动和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状况对全球经济冲击较大,通过贸易、投资和金融等渠道影响全球经济。美国维持美元主要储备货币地位,需要美国经济稳定,保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能够采取“以邻为壑”的宏观经济政策,美国需要加强自身约束,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美元越来越难以承担这一功能。因此应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发挥更多国家货币的支撑作用,形成多种货币竞争的局面,共同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服务。

来源:上海证券报
延伸阅读
上一篇:姚景源:四季度CPI将明显回落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前进 全球经济 复苏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