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加息潮难消通胀火 新兴市场败北首轮货币战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2010年下半年以来的全球货币较量并未谢幕,反而愈演愈烈。汇率压力、物价上涨压力、资产泡沫压力让新兴经济体的宏观调控左右为难,多个国家抗不住通胀压力纷纷加息,但代价是进一步推升本国货…

2010年下半年以来的全球货币较量并未谢幕,反而愈演愈烈。汇率压力、物价上涨压力、资产泡沫压力让新兴经济体的宏观调控左右为难,多个国家抗不住通胀压力纷纷加息,但代价是进一步推升本国货币,牺牲经济增速,全球陷入滞胀的风险加大。在部分发达国家持续推进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嫁危机与新兴市场逐步退出经济刺激政策、防范通胀之间的货币战争第一阶段,新兴市场告败。

经济滞胀风险加大

尽管暴风骤雨的金融海啸渐行渐远,但次生金融灾害不断,国际金融乱象纷呈: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国际热钱乱窜、大宗商品与贵金属价格持续上涨、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齐现、货币战争硝烟弥漫……

在这些乱象中,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最大的输家,几乎所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存在着本币升值压力大,国内购买力却越来越弱的现象。以“金砖四国”为例,2010年巴西经济增速接近8%,但通胀水平上升了5.9%;俄罗斯和印度的通胀率均超过8%;中国也面临很大的通胀压力。

对于食品开支占家庭预算50%以上的很多新兴市场国家来说,食品价格上涨给民众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印度的洋葱价格飙升,比去年翻了一番;东南亚的棕榈油价格上涨,使得民众不得不减少食用油的消费。2010年,至少六个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率在6%以上。高物价吞噬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的潜力,也给调控政策带来了空前压力。

为应对本币升值与通货膨胀并发的困扰,主要新兴经济体逐步收紧货币政策,以“量化紧缩”对抗“量化宽松”。比如,2010年以来,印度央行六次加息,巴西央行利率已经升值11.5%;中国央行两次加息、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外,各国央行为阻击货币升值而屡屡干预外汇市场,对资本流动实施特别措施的“绝地反击战”也一再打响。

目前,全球经济似乎进入了一个“双速”时代,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新兴经济体将引领全球经济发展,而发达国家的“滞”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胀”成为各自的主要矛盾。这种不平衡打乱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的节奏。新兴市场国家为避免通胀失控,必须收紧调控政策,但这又可能加剧投机资金流入和本币升值,加剧另一种风险。而连续的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的叠加效应,很可能刺破新兴国家已经累积起来的资产泡沫。

美元走势牵动全球

在过去的两年中,美元成了金融市场的重要关键词。股市、汇市、大宗商品市场、新兴市场经济似乎全部系于美元之上。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两度开闸放水,向全球释放巨额流动性。美元贬值的动机不难理解,以“私人债务国家化”,然后将“国家债务国际化”,力图通过货币贬值和输出通胀化解债务,处理本国经济累积的过度负债问题,同时刺激出口。

2011年,美元贬值的策略没有改变,反而变本加厉。截至21日,美元指数78.12点的收盘点位较年内高点已累计重挫3%以上。各国为对抗通胀纷纷加息,进一步推升本国货币,美元可能继续疲弱。可以预计,各国出口将受到严重影响,美国则借机获得喘息和复苏的时机。

在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看来,有利于美元升值的因素在增多,但美元汇率走向并不是向上趋势。无论是美国敏感的房屋市场指标、制造业数据、就业数据,还是银行业利润、股指表现,都显示美国经济向好趋势,但这反而成为美元贬值的基础。“汇率基础来源于经济表现,经济利好,汇率上升。然而,新金融时期,美元策略运用更注重信心和心理的因素,进而形成美国经济利好、美元贬值,美国经济不利、美元升值,包括突发事件发生时美元规律走向也违背原理指引,美元避风港的作用取决于美元策略性的运用。”谭雅玲指出。

与此同时,美元走势与全球金融、资本市场展现出罕见的同步性。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指出,这种情况不难理解。全世界的市场均处于流动性驱动状态,而美联储是流动性的主要源头。资金成本超低,套利交易大行其道,而美元是当下主要的借贷货币。在就业低迷、情绪波动的年代里,市场对宏观消息的敏感度颇高,而世界最大经济体、最大央行的消息自然是最重要的。同时,美元的起伏,也折射着世界其它地方的经济复苏情况、货币政策、资金走势与债务负担。

警惕美货币政策转向风险

尽管目前看来,宽松的货币条件有利于就业和消费市场复苏,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美国经济转好,不排除货币政策年内转向的可能。美国货币政策动向成为决定全球经济走向的最大变量。

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发布报告指出,美国经济沿着复苏道路前行的步伐有越来越坚实的迹象,因此美国继续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措施的必要性在降低。并且,由于美国量化宽松措施引发的通胀压力增大与热钱肆意流动,已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这将对美国是否“一意孤行”造成压力。从相关数据看,如果2011年美国经济好于预期,货币政策最早可能在年底转向。

谭雅玲预计,美联储将在2011年第二季度或之后发生方向性的转变,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快速转向。如果美国经济增长顺畅,美联储将加快利率调整步伐和节奏。

假如美国货币政策转向,新兴市场更应警惕货币战争第二阶段美元低息套利中断,资金突然大量撤出,给新兴市场造成较大冲击。类似情况在过去几十年中屡屡上演。上世纪90年代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不景气,资本流向拉丁美洲和亚洲,推升了这些地区资产泡沫、通货膨胀,并造成实际汇率上升、经常项目逆差扩大。当这种趋势发展到一定程度,投机资金感到这些国家货币已经高估时,资金大规模撤走,从而触发了1994年和1997年发生在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危机。

沈建光指出,美国如果提前收紧货币,会导致部分资金撤离,对中国资产价格会造成短期冲击。从长远看,积极推动人民币贸易和投资的跨境结算,放宽资本项管制,实现人民币可兑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才是应对美国量化放松政策最积极的办法。

通胀不言退各国加息忙

新兴市场料持续收紧银根

在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难言退出的情况下,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将在2011年面临更大的通胀压力。

从目前情况看,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未见退出迹象。市场甚至预期,美国或会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日本或会在公布2010年第四季度经济数据后宣布扩大5万亿日元的金融资产购买计划。与此同时,国际粮食供应偏紧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日渐推高新兴经济体物价水平。尽管新兴经济体纷纷收紧货币政策,但要熄灭通胀之火存在诸多难题。

通货膨胀压力倍增

分析人士认为,加息等紧缩政策作为应对通胀的手段,是新兴经济体解决当前问题并防范远期风险的切实举措。但从目前全球经济形势看,新兴经济体已采取的政策不足以控制通胀走高之势,粮食、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将不断传导到新兴经济体的消费物价当中。

2010年以来,新兴经济体强劲的基本面为其逐步退出经济刺激政策奠定基础。而在2011年,泰国、韩国和巴西均上调基准利率,以对抗通胀局势。2010年,上述三国累计加息0.75%、0.5%和2%。韩国甚至宣布了一系列行政手段遏制物价的过快上涨。

不过,在此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际粮价的上涨行情下,上述措施仍难抑制通胀态势。数据显示,韩国2010年12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涨幅扩至3.5%,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更是触及5.3%的过去20个月来新高。同期,泰国CPI同比上涨3%,涨幅较之前有所扩大,而当月的核心CPI上涨1.4%,是过去21个月来的最大涨幅。巴西2010年CPI同比上涨5.91%,创6年来新高。俄罗斯2010年通胀率为8.8%,超出预期。

印度央行将在2011年1月25日宣布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计,该行将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以抑制国内通胀局势。该行在2010年累计上调回购利率和反向回购利率1.5%和2%,为亚洲经济体中加息力度最大的。不过,印度通胀率仍居高不下,该国2010年12月的批发物价指数(WPI)同比上涨8.43%。

经济增长面临挑战

新兴经济体持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已成为各大国际机构的共识。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沙祖康1月21日在《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解读会上说,尽管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会更加缓慢,但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复兴强劲,有望为全球经济复兴做出重大贡献。

世界银行在最新发布的《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中表示,发展中国家2011年和2012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达6%和6.1%,高于世界经济3.3%和3.6%的平均增速,也高于发达国家的2.4%和2.7%的经济增速,发展中国家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其中,作为“金砖国家”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在2011年的经济增速将分别达8.7%、4.2%、8.4%、4.4%和3.5%。

不过,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经济表现存在的巨大差距也意味着经济复苏道路的坎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表示,2011年全球经济将继续以两个速度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缓慢,新兴经济体将引领全球经济发展。但对于后者而言,其挑战在于如何控制经济过热和资本大量流入所造成的资产泡沫和本币估值过高问题。

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韩伟森表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表现出两个不同的周期。前者需要依靠持续的刺激来保持增长,而后者已处于增长的高峰,需要为自身经济降温,以抑制物价上涨。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挑战。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上一篇:全球再掀议息潮 印度或抢美日“风头”
下一篇:日本废钢价格保持坚挺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国际钢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