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永新人:利益驱动比道德约束更有力量

来源:兰格钢铁|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国人喜欢说道德,说应当如何如何,要是大家都一心为公全心向善,就河清海晏天下太平。就这样说了几千年,可自私自利的人还是很多。为啥?道德多半是劝人为别人着想,而人的天性是要为自己着想…

国人喜欢说道德,说应当如何如何,要是大家都一心为公全心向善,就河清海晏天下太平。就这样说了几千年,可自私自利的人还是很多。为啥?道德多半是劝人为别人着想,而人的天性是要为自己着想。哪一个更有力量呢?为自己着想更有力量。因为这关乎到自己的利益,自己的生存。这就是道德教化总是有点苍白的缘故。

   因为这个缘故,要倡导某种道德风气,有效办法是与人的利益契合起来。如何契合呢?就是设计这样的道德要求,你这样做了,不仅是道德的,而且是有利的,至少不损害你的个人利益。比如垃圾分类,仅仅是提倡还不够,有的地方实行有偿分类,给予分类者奖励,这就有点效果。

   还因为这个缘故,要抑制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仅仅指责是不够的,应当分析这些不道德行为背后利益机制,找到这条根,想办法切断它。不道德就不得利,甚至要损利,不道德行为就会失去动因。比如动物保护者麻醉犀牛,然后在犀牛角上注入一些红色液体,使得犀牛角失去药用价值,偷猎分子就不会去射杀犀牛了。

   本老头说这些,都是常识。

   在这里唠叨常识,是有感而发。

   这两天看到新华社的一篇报道,很有些感慨。这篇报道的题目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文章在列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的时候说:一些地方注重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

   本老头查一下百度,不怕就怕这一句,其实不是新词,多年前就有人指出来了。可见不是新表现,而是老问题。

   这样的老问题十分普遍。比如某个市政府花巨资修广场,投入几个亿,广场修成之后,前有小桥流水,后有树木成林。正面看过去,小桥前面还有旗杆,有点像天安门广场的微型版。而与此同时,该市的乡村小学多半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破烂不堪。许多孩子在没有玻璃的教室里上课,夏暖冬凉。又比如某个地方花巨资修建城市中心医院,市民拍手称好,与此同时乡镇医院还是老模样,房子没几间医生没几个,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这些地方领导在使用财力的时候为啥重城市轻乡村?从道理上说,应当在教育医疗上下大力气普惠呀,让所有老百姓享受发展的成果才是正道,才是为政之德呀!

   地方领导在施政上的这种不道德行为,背后有个人利益机制在发生作用。集中财力在中心城市建几个标志性工程,可以有效彰显改革发展的成果。这种成果展示,上级领导很容易看到。当然,把乡村小学建设好,把乡村医院建设好,也是政绩。这些政绩深受老百姓欢迎,但上级领导很难看到。权衡之下,还是集中力量建设中心城市比较可行。

   又为啥要一心一意迎合上级领导呢?这是因为权力主要来源于这个方向。

   如今大力纠正四风,要整肃这种唯上不为民的坏风气,实在是大快人心。只是,道德约束的力量比起利益驱动的力量要苍白得多。应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大家都懂,但一想到自己的工作需要上级肯定,更上一层楼更需要上级青睐,他就必然要动脑筋迎合上级。这是行为动机原理的必然表现。

   所以,宗旨教育只是治标,不是治本。应当在加强教育的同时,加强和改善社会主义民与主,让人民群众在官员的权力来源方面有更多的话语权。一旦群众的评价参与到权力的构建中来了,官员们就会很自觉地向下看。这是利益驱动,强劲得很呐!

   其实,加强和改善民与主也不需要做很多。我们有现成的人大制度。只要在选择与选举时扩大差额,就可以改善民与主。如果在人大代表选举上进一步扩大差额,在组织考察干部时进一步扩大差额,在向人大推荐干部时进一步扩大差额,情况就会大为改观。各级经选举产生的官员就会想到民意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施政中就会既向上看也向下看,既怕领导不注意也怕群众不满意,努力把是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

上一篇:陈思进:因比特币自杀的美国韭菜
下一篇:陈立峰:什么样的投资确定性最强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行业相关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