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桂林市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六百多亿元
来源:桂林日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全市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8亿元。其中,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56亿元,是“十一五”的2.24倍,再创历史新高。全市公路总里程…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全市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8亿元。其中,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56亿元,是“十一五”的2.24倍,再创历史新高。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2554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1366公里。
“十二五”期间,我市高速公路建设成绩突出。据统计,到“十二五”末,我市建成高速公路项目2个,在建高速公路项目3个,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50.2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101.5公里。目前,全市已有7个县通高速公路,连通其余4个县(资源、龙胜、荔浦、恭城)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或招商中,为我市2020年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干线公路改造建设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我市新续建干线公路项目21个。其中,新建项目15个共488.2公里,续建项目6个共123.6公里,完成投资49.6亿元。建成临桂至苏桥、兴安高尚至阳朔福利等11个项目,改善了248.8公里道路的通行能力,全市所有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
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新改建农村公路1478条,建设里程5327公里,新改建桥梁261座,累计完成投资46.8亿元,是“十一五”的2.33倍。全市目前已有631个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与“十一五”末相比,建制村通畅率提高38.2%。全市实现了所有乡镇通等级油路(水泥路),建制村通达率达100%、通畅率达90.02%。农村交通条件的变化,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
在道路运输站场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我市在道路运输站场方面完成投资1.94亿元,建成农村客运站24个,乡镇客运站覆盖率达到54.89%;建成便民候车亭353个,建制村便民候车亭覆盖率达到30.53%。与此同时,我市恢复启用了桂林汽车客运北站,完成市区内往西、往北方向客运班线车辆分流工作,分流客运班车645辆,有效缓解了市区道路交通压力。
水运项目建设方面,我市完成投资2.43亿元,新改建便民码头55个,渡口码头覆盖率达67%。与此同时,我市率先在广西开展便民候船亭和渡口进出道路建设,建成便民候船亭51座。目前,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正扎实推进,平乐印山旅游码头开工,磨盘山客运港改扩建工程、阳朔龙头山和福利旅游码头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十三五”全市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我市将全面提高我市综合运输服务水平,以桂林汽车客运北站、桂林汽车客运南站、桂林汽车客运西站和阳朔汽车客运站等场站建设项目为重点,强化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同时有序提升全市物流节点覆盖面,推进乡镇农村配送站、农村货运网点多级物流节点建设。至“十三五”末,全市公路总里程将超过135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00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达11000公里。通过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让高速公路出省连市、覆盖所有县区,力争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