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公路先行示范 助力标杆城市建设
来源:温州日报瓯网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祝你路途平安!”、“祝你旅途愉快!”当你带着亲朋好友的祝福驾车出行,不管是行驶在广告牌销声匿迹、视野宽阔的高速公路或国省道上,还是漫游在绿色满窗、平坦蜿蜒的乡间公路上,都会看到这…
“祝你路途平安!”、“祝你旅途愉快!”当你带着亲朋好友的祝福驾车出行,不管是行驶在广告牌销声匿迹、视野宽阔的高速公路或国省道上,还是漫游在绿色满窗、平坦蜿蜒的乡间公路上,都会看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与5年前相比,眼前的路变顺畅了、变安全了、变美丽了……
眼前的三大“蝶变”,缘于温州市公路管理局以及全市公路系统的不懈努力。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温州公路吹响“创先争优、创新突破、先行赶超”的号角,后发崛起,砥砺前行,谱写了一曲曲铿锵有力的路歌,为助推温州赶超发展、再创辉煌提供了有力的公路交通保障。
据统计,5年来,我市公路养护与管理投资58亿元,是“十一五”的1.9倍;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4684.5公里,普通国省道优良路率达到97.85%,比“十一五”提高16.5个百分点;公路网密度为122.5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十一五”增加3.4%。
“十二五”
“十二五“,纵观温州公路发展,人们发现,其最大的变化可概括为“畅”、“安”、“美”——
路况顺畅
跃入全省先进行列
“汽车跳,温州到”,过去一直是人们对温州公路的口头禅。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温州公路路况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窘境,“十二五”特别是三年来,温州市公路管理局喊出了“路况为王”的口号,瓯越大地响起了大打路况翻身仗的铿锵足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104国道温州段路况的变化,集中反映了温州公路养护管理发生的蜕变。长达196公里的104国道贯穿南北7个县(市、区),因建造年份久、交通流量大,路面破损非常严重。为全面改变这种状况,从乐清段到苍南段全面实施大中修。仅2015年,温州市国省道路面大中修工程多达17个,里程约200公里,总投资约4亿元,成为历年投资规模最大、项目最多、施工周期最短的一年。
“乡村出行便捷多了!”随着农村联网工程改造提升赶超的有力推进,继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以来,我市农村公路建管养谱写了新篇章。据统计,五年累计投资36亿元,完成农村联网公路建设695公里、提升改造工程535公里、大中修工程2466公里、安保工程1702公里。
在近3年的全省公路系统路况考核中,温州公路路况彻底摆脱落后局面,连年跃进全省先进行列。
路报平安
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从“走得了”到“走得安”、“走得好”,这是公路出行带给人们的一大变化。
五年来,投资7.79亿元完成234座病危桥隧修复加固改造工程、完成2444公里临水临崖安全设施增设、治理20处省级事故多发点段、80处市级事故多发点段治理,全市干线公路已全部消除四、五类危桥和A类隧道,公路出行安全系数全面提升。安全畅通成为检验公路部门服务能力的试金石。每次自然灾害袭来,人们耳熟能详的是公路部门总在第一时间奋力投入抢通。5年来,公路部门制定“三防”预案,购置应急设备,组建应急保障队伍,每年开展应急演练,抢险应急保障能力在实战中得到检验。
公路安全管理迈入“互联网+”时代,是公路部门顺应发展大势而作出的最佳选择。通过“三化一网”,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的安全生产管理网格,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温州市公路管理局还全力建设智慧公路,担负起全市公路路网监测、应急处置和公众服务的重任。温州公路不仅是畅达之路,更是平安之路。
化蛹为蝶
打造美丽生态公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公路是温州公路对这句话的最形象诠释。围绕实施美丽公路“五个一万”工程的建设要求,成功创建3条省级最美(美丽)公路。一个“多点开花”、内外兼修的美丽蜕变,正在瓯越大地变成现实。
331省道分泰线,注重路与经济的融合、路与生态的融合、路与文化的融合,推进的工程建设和文明创建,被游客称为“把公园建在路上”,成为全省美丽公路的一张金名片。232省道水霞线,结合以环境美、民居美、人文美、生活美为目标的美丽乡村建设,惠及苍南西南片区30万群众。乐清农村公路白岭线,经过改造提升后成功创建浙江最美公路,实现美丽公路创建向县乡道延伸。
开展公路边“三化”和“两路两侧”专项整治,为打造美丽公路锦上添花。公路部门创新“强化三抓、建立六制、当好六员”整治工作机制,对高速公路202处问题清单全面发起清零攻坚,路域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实现国省道公路边“三化”及“三改一拆”综合完成率连续两年获全省第一。
2015年:八大亮点夯实惠民基础
完成公路管养总投资18.82亿元,是年度任务的210%
一、圆满完成迎“国检”工作。全市公路系统总动员,把迎“国检”作为全年头等大事,通过抓资金、抓进度、抓成效,积极推进、圆满完成。全年争取到干线公路养护工程省补资金3.12亿元,比上年增长30%,项目规模及投资历年最大。由于部署早、落实快,确保了全市良好的养护管理规范化水平和路域环境,顺利通过了交通运输部路况检测,并得到省公路局的高度肯定。
二、创成省级首批美丽公路示范路。S232(78省道)水霞线成功创成省级首批美丽公路示范路;泰顺被列入全省20个美丽公路建设示范县,全市市级示范路创建完成总里程达395公里。
三、治超处置量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两路两侧”、公路边“三化”整治任务全面完成,省级督办涉及交通公路牵头的48个问题点位,以及自查自纠的463个问题点位全部整治验收销号。公路治超,共检测车辆72.4万辆,查处超限车辆1.1万辆,完成年度任务的117%,治超处置量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
四、荣获全国农村公路养护先进集体称号。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585公里安保工程490公里、联网工程149公里、提升改造工程535公里,平均完成率140%,居全省第一。创成农村公路乡级规范化养护站15个。
五、提前完成危病桥梁治理项目。狠抓隐患整治,全市24座危病桥隧维修改造项目和省、市挂牌督办的5个危病桥梁治理项目,全部提前完成,居全省第一。在全省公路系统率先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三防”应急和联动响应协调有序,确保了公路安全畅通。
六、ETC年度发行量位居全省第一。ETC年度发行量11.1万套,完成率317%,全市ETC一站式网点总量达到138个,均居全省第一。智慧公路一期项目完成并通过验收,在“三防”和应急抢险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七、创新性开展“十个廉”“十个微”活动。坚持责任、思想、问题、示范“四个导向”,全面履行“两个责任”,切实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创新性开展“十个廉”、“十个微”等活动,建成实地和网上两个公路廉政教育基地。
八、市局机关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从2013年开始,温州市公路管理局响亮提出市局机关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全系统文明创建提档升级的口号,提炼出“心路相融、惠泽四方”的核心价值理念,全市公路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水到渠成,市局机关成为全省公路系统首家全国文明单位。
“十三五”
六大任务助力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建设
“十三五”,温州公路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当好先行官、争做排头兵”为总要求,以美丽公路建设为主线,全面优化路网结构,全面提高路况水平,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着力打造通达、便捷、安全、经济、绿色的公路网络体系,为我市打造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主要任务:公路管养计划总投资55亿元
1.投资9亿元,实施普通国省干线路面大中修600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优良路率≥90%;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含预防性养护)比例≥17%,可绿化路段绿化率达到100%。
2.投资30亿元,实施农村公路提升等级1500公里、联网通达公路320公里、大中修1580公里、安保设施1030公里;乡级规范化养护站创建累计达到90个,创建80条农村公路提升等级工程示范项目,农村公路一、二类桥梁比例≥85%。
3.投资0.9亿元,实施公路安保专项工程500公里;投资1.8亿元,实施桥隧修复加固改造计划,桥梁100座,隧道16座。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一、二类桥梁比例≥95%。
4.全面建成11个县(市、区)应急抢险分中心(智慧公路),形成市、县、基层公路站(队)三级信息化管理体系。
5.新增ETC用户30万户,总规模达50万户以上;ETC流量占高速公路客车通行量35%。新增ETC车道5条,总数达70条,ETC车道占车道总数的比例达到31%。新增ETC网点80个以上,总数达到220个以上。
6.完成3-5个文化子品牌培育,6个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15-20名先进典型培树。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