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浙江]水运复兴,航道先行——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复兴工程纪实

来源:交通运输部|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作为浙江第一大河,钱塘江有着十分充裕的航运资源。它与京杭运河、杭甬运河相通,是连接浙西、浙中地区的水上运输大动脉,是浙江西部及江西、福建等地向东通往沿海的主要商路,一直被称为“黄…

作为浙江第一大河,钱塘江有着十分充裕的航运资源。它与京杭运河、杭甬运河相通,是连接浙西、浙中地区的水上运输大动脉,是浙江西部及江西、福建等地向东通往沿海的主要商路,一直被称为“黄金水道”。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钱塘江逐渐失去了水运繁华的魅影。为重现浙西水运“千车辚辚,百帆隐隐”的繁华景象,自2011年起,浙江省港航管理部门便开始了如火如荼的钱塘江中上游水运复兴工程。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复兴包括富春江船闸改造,衢江金华段、衢州段航运开发、兰江航道整治等工程,至2015年9月,富春江船闸改造、衢江金华段开发、衢江衢州段开发三大工程已累计完成总投资额的78%、29%和68%。

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复兴项目开发完成后,500吨级单船舶,2000~3000吨级船队,东可达上海、宁波等国际性港口,北可通京杭大运河抵达济宁,西可上溯到重庆,远景衢江如能与江西信江沟通,届时,整个浙江将形成更加通达的航道网。

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

创新创优,多项技术走在全国前列

9月,置身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工地,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让人心潮澎湃。

开工至今,富春江船闸工程的技术创新也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前列。富春江船闸工程指挥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程在国内内河水运工程中首次使用BIM技术进行工程管理。该技术是近几年国内建筑界兴起的工程管理新技术,具有模拟施工、图纸校核、精准计量等特点。“我们运用BIM技术,在施工前发现了右下闸首、消力池、闸首门槛与金属结构衔接部位等10多处设计缺陷,每处设计缺陷都可能造成1—2周的工期延误,间接帮我们挽回经济损失约400万元。”

同时,还创建了省内首个“无裂缝”工程。富春江船闸工程投资1200万元引进混凝土骨料预冷措施,做到了混凝土温控防裂以及节能环保。以往夏季搅拌好的混凝土出口温度高达40,增设制冷机组采用温控技术后,出口温度可以降低20左右,这样,施工后不会产生热胀而形成的裂缝,保证了工程质量。挖出来的砂石原料80%都重新利用,回用到工程,也是对当地环境资源的一种保护。

衢江(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

厚积薄发,创建低碳循环绿色航道

2010年9月29日,衢江航运开发工程红船豆枢纽举行开工仪式,在杭、金、衢三地率先启动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复兴工程。截至2015年8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9.06亿元,为投资总概算的67%。

绿色、循环、低碳和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于钱塘江中上游衢江(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建设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分别从绿色意识和理念等方面提出六大主要任务,全方位、多角度推进衢江(衢州段)航道建设工程的绿色发展。

钱塘江中上游衢江航道建成后将形成一道长达57公里的“一江、两绿带”的绿色交通走廊,基本建成以绿色设计、绿色施工、高效运营、畅通行驶、精细管理、智慧服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主要特征的绿色航道,力争在2017年衢江航运开发工程建成后为衢州再添一张绿色航运名片,传播绿色航道文化。

 

上一篇:津保铁路年底正式开通 线路全长157.8公里
下一篇:北京豪宅即将集中入市 “黄金四环”表现抢眼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行业相关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