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又到补仓季 房企高频发债抢“地王”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左手融资,右手拿地,在今年的“金九银十”之际,标杆房企将之运作得如火如荼。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9月份以来,阳光100、格力地产、苏州高新、花样年、中房地产、华夏幸福、中天城投等地…

左手融资,右手拿地,在今年的“金九银十”之际,标杆房企将之运作得如火如荼。

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9月份以来,阳光100、格力地产、苏州高新、花样年、中房地产、华夏幸福、中天城投等地产公司纷纷披露A股再融资计划,合计金额超1300亿元。其中,拟发或已发公司债金额857亿元,中票融资246亿元。而在2014年上市房企公司债融资仅354.9亿元,2013年仅45亿元。

“对于房企来说,通过发行企业债、中票,能够缓解短期资金压力,对于部分开工项目的流动性资金补充是有利的。这也反映了目前部分房企在加快项目建设方面已经有了新的动作。”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

腰包日渐丰盈的房企们开始在土地市场攻城略地。其中,碧桂园9月底近一周内就先后斩获六幅地块,万科则在杭州、沈阳、上海等一二线城市频频夺地;保利也在佛山、太原、上海、武汉等一二线城市多次落槌。

公司债井喷

中票融资扩围

得益于国内货币政策环境日益宽松和房企银行间发债标准放宽,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企业转向国内发行债券。截至目前,包括万科、恒大、融创、碧桂园、中粮、泰禾等业内龙头房企在内的超过60家上市房企集中在内地发行公司债,预期融资已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

而6月16日,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债务融资工具市场规范发展工作措施的通知》,使得房企银行间发债标准再次放松,此后房企通过中票融资的案例增多。严跃进表示,对于房企来说,发行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会面临相对严格的审批程序,而发行中期票据相对流程简便。只需在交易商协会注册,且企业主体评级原则上不受限制,只要债项评级被市场认可,交易商协会对企业性质、发行规模均不设门槛。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发现,9月份以来,房企公告拟发或已发公司债融资额857亿元,通过中票融资额达246亿元。

9月30日,阳光100发布公告称,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0亿元国内公司债第一期已于近期完成,实际发行规模20亿元。同一天,格力地产亦公告,拟发行公司债不超过30亿元,而其于9月29日刚完成发行7亿元公司债。

9月29日,苏州高新发布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0亿元公司债券。7月9日,苏州高新发布公告称9亿元中票获准注册。而华夏幸福不超过75亿元公司债券获证监会核准。绿地控股则申请注册发行不超过46亿元中期票据。此前9月16日,绿地发布公告称,子公司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共发行20亿元,发行利率5.3%。

泰禾集团日前公告称,该公司40亿元非公开发行股票和第二次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20亿元已分别于9月17日、9月25日收入囊中。加上8月份已到账的20亿元公司债券,泰禾集团今年已从资本市场成功融资80亿元。

据泰禾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还有10亿元公司债、25亿元中期票据目前正稳步推进中,均有望在年底完成;不排除四季度继续出台新一轮融资举措。

此外,9月份,万通地产45亿元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证监会受理,万科第一期50亿元规模公司债将发行,亿达中国30亿元公司债获证监会核准,中天城投拟发行2015年第二次公司债50亿元,华夏幸福拟发行180亿元公司债,中粮地产20亿元公司债将于9月18日挂牌交易,泛海控股32亿元中期票据获准注册,保利地产150亿元公司债券获股东表决通过,金隅股份三笔融资获准注册,总额250亿元,华夏幸福获批挂牌转让不超过20亿元公司债,新湖中宝拟发行50亿元公司债获上交所批准,世茂房地产74亿元不超过7年境内公司债发布获批。

地王再现

标杆房企加速拿地

这些资金流入到哪里?无疑很大一部分进入了土地交易市场。尤其是标杆房企9月份在土地市场上突然发力。

同策咨询研究部数据显示,2015年9月一线城市房企拿地TOP10拿地金额总计578.89亿元,环比上涨52.01%,同比上涨40.5%;同月一线城市房企拿地TOP10拿地面积总计291.68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0.69%,同比上涨18.91%。

9月16日保利地产以41亿元高价拿下上海宝山区大场镇地块,成为9月拿地金额和拿地面积均排名第一的房地产开发商。

发迹于汕头的龙光地产则以112.5亿元底价“秒杀”深圳龙华新区红山片区商业地块,虽未创下深圳新总价地王纪录,但112.5亿元总成交价仍然打破了历年来深圳龙华新区地块的成交水平。而1.95万元/平方米的楼面价,也将赶超深圳最热区域前海已经拍卖的15宗地块平均约1.8万元/平方米的成交地价,成为深圳又一高价商业地块的代表。与该地块不远的地块在去年成交时,楼面价为1.73万元/平方米。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肖云祥分析表示,一线城市拿地TOP10房企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国企或央企,此类企业资金充裕,具备拿高总价地块的实力,如保利、首开、金融街等。二是20强品牌开发商,这类企业资金充裕,从优化区域布局和销售结构的角度出发,在一线城市积极增加项目储备,如万科、龙湖、金地等。三是金融险资企业与开发商的联合,如龙光地产以股权融资方式引入平安大华。不排除其9月拿下的新地块未来会引入其他金融机构

除了一线城市,同策咨询研究部监测的40个重点城市土地市场出让和成交量均同比环比大幅上涨。

数据显示,土地供应方面,9月份40个重点城市共推出各类用地9096.1万平方米,环比8月上升11.7%,同比去年9月上升10.3%;土地成交方面,9月40个重点城市共成交各类用地6935.9万平方米,环比上升10.5%,同比上升4.4%;土地出让金高达1795.4亿元,环比上升72%,同比上升70.5%;土地成交平均溢价率为25.61%,创年内新高。

“多地地王频现,表明土地市场火热,开发商积极进行补仓,四季度或将成为房企拿地窗口期。”肖云祥分析表示。

 

上一篇:房地产企业“新常态”:不创新 毋宁死
下一篇:湖北全面开展个人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行业相关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