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无缝钢管处于创新改革新时期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2014年,无缝钢管厂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钢材消费进入平台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0.89%,但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3.4%,即使考虑钢材…
2014年,无缝钢管厂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钢材消费进入平台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0.89%,但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3.4%,即使考虑钢材贸易商以及下游用户库存下降,粗钢实际消费量也是同比持平或略有下降。由此可见,钢材消费进入平台区的特征十分明显。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305家钢铁企业名单进行计算,涉及炼钢产能11.48亿吨。2014年全年,我国粗钢产量为8.23亿吨,产能利用率为71.7%。如果考虑纳入规范条件管理的钢铁企业占我国钢铁总产能的90%左右,那么全国炼钢产能在12.76亿吨左右,照此计算的产能利用率仅为64.5%。从化解产能过剩的角度来看,钢材消费进入平台区,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开始由阶段性、结构性过剩,转变为长期全面过剩。这将使钢铁行业面临的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工作更加复杂、更加困难,也是思考未来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的一个新的出发点。当前,钢铁等行业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工作实际上是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总思路进行的。但是,随着钢铁行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这“四个一批”中的部分工作变得越来越难。无缝钢管厂有必要在当前条件下重新评估化解过剩产能各项措施的效果,寻找落实“四个一批”总思路的新的突破口。
抽贷现象很普遍,银行给出的“抽贷”主要原因是由于无缝钢管厂产能过剩,认为风险再度加大。但值得注意的是,抽贷对象多是民营钢企,国有钢企贷款大多能保证。令人担忧的是,被抽贷后的很多民营钢企拿不到资金,以至于不得不借助影子银行等民间借贷。分化愈趋明显,利率从12%到20%不等,整体借贷利率高企,融资成本平均达到15%,比国有企业高出近一倍。最新统计显示,重点企业加上冶金商会统计的35家民营企业,2014年132家钢铁企业生产粗钢7.22亿吨,占全国钢产量的87.73%。这132家钢铁企业2014年实现利润344亿元,每吨利润47.65元,销售利润率1.27%。2011年以来,钢铁全行业销售利润率已经连续4年在1%左右徘徊,成为中国“最不赚钱的工业”。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民营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和吨钢利润虽略好于行业平均值,但民营钢企盈利能力仍很低,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亏损。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103家重点民营钢铁企业中亏损企业19家,亏损面达18%,合计亏损78亿元,较2013年增亏48亿元。另一方面,民营钢企普遍受到资金链压力影响,统计显示,2014年民营钢铁企业生产粗钢4.45亿吨,占全国粗钢产量的54.08%,同比增长0.57%,自2013年后,增幅继续低于行业平均数。现阶段还没有出现大规模钢铁企业倒闭现象,但从目前来看3至5年内将有一批企业面临洗牌。在新环保法出台和银行抽贷双重压力下,后期企业两极分化趋势加剧,一些企业由于盲目铺摊子扩大产能,已很难收回投资;一些企业创新能力低,产品大路货,市场竞争力弱;一些企业因银行抽贷,融资难融资贵,资金链面临断裂危险;不少企业在环保方面欠账,新环保法出台后面临严峻挑战。可以预见到的是,自身经营较差,没有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将被迫出局。从目前情况看,受到产业调控政策影响,加上从去年开始,海鑫事件等钢铁行业频繁暴出资金链断裂问题,导致银行对钢铁行业的贷款政策更加谨慎,而民营钢厂也成为调控重点,这就意味着,2015年民营钢厂资金成本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剧。而从市场情况来看,钢铁行业经营环境不容乐观,特别是在下游需求并没有爆发性增长的情况下,钢价下行风险很大,很多民营钢厂设备投入巨大且流动资金需求量大,一旦市场波动引发资金链断裂,极有可能引发倒闭潮。2014年国内表观消费需求只有7.4亿吨,是30年以来首次下降,这意味着,钢铁业发展已到拐点。现阶段,投资规模迅速减少,民营无缝钢管厂已对钢铁行业投资没有积极性。不再投资钢铁、扩大产能是共识。
- 上一篇:鄂钢5月份生铁成本比计划明显降低 下一篇:秘鲁智利的投资机会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