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提振湛江精气神 引领湛江大发展

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从钢铁学院冶金系炼钢专业的大学生,到钢厂电炉炼钢车间实习生,一步一步成长为钢铁工程师,然后进入钢铁厂管理层,再到政府任职,直接推动和服务保障世界一流的大型钢铁基地项目建设,湛江市…

   从钢铁学院冶金系炼钢专业的大学生,到钢厂电炉炼钢车间实习生,一步一步成长为钢铁工程师,然后进入钢铁厂管理层,再到政府任职,直接推动和服务保障世界一流的大型钢铁基地项目建设,湛江市市长王中丙最钟情的称呼是“钢铁战士”。对于宝钢湛江钢铁项目,他倾注了太多的特殊感情,从业内人的角度,他希望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工艺在湛江生根发芽;从执政者的角度,他希望这个大项目带动湛江全面振兴;从管理者的角度,他希望百姓能够从中获得最大的实惠。24日,南方日报记者对王中丙进行了专访。

  比钢铁情结更深的是产业变革

  南方日报:您在钢铁行业有丰富的从业经历,对宝钢湛江钢铁项目历经37年磨砺终于“点火”有怎样的深刻感悟?

  王中丙:我1983年参加工作,2003年之前一直在钢铁企业工作。作为一个钢铁人,对钢铁有着特殊的情感,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句话有深切的体会。俗话讲“十年磨一剑”,宝钢湛江钢铁项目从选址到“点火”,是三十多年磨一剑。从1978年项目选址,到2012年获得核准,到今天建成“点火”,宝钢湛江钢铁项目历经37年。37年,是一个婴儿从襁褓中成长为青壮年的人生历程。因此看到湛钢“点火”,我最深的感受是好事多磨、好梦成真,最大的感悟是国家钢铁工业有了大变化、大进步、大发展,宝钢湛江钢铁项目不愧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的“火车头”。以前我在钢厂工作,当时是6吨转炉,现在已经发展到350吨转炉;以前我们测温、取样、摇炉等都在高温之下操作,现在是电脑操作,甚至一键炼钢;以前设备都要进口,现在装备国产化已经超过90%。37年,我们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中国成为了世界钢铁大国,正在迈向钢铁强国,而湛江也正在成为这个巨变中最亮丽的明珠之一。

  我深知湛钢这个项目所承载的沉甸甸的份量。宝钢作为我国钢铁行业的领跑者,将其30多年的经验积累在湛江集中展示,打造我国乃至世界最环保、最高效率、最好效益的生态绿色钢厂。能够见证这个世界一流钢铁“梦工厂”的建成,无疑是一种荣耀。宝钢湛江钢铁基地的建设历程,是当代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缩影,是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晶,是湛江迈向大工业时代的标志,湛江因此从初级工业化跨入高级工业化,湛江东海岛从渔家小岛蜕变为现代工业新城。

  比项目落地更重的是百姓支持

  南方日报:您认为宝钢湛江钢铁项目落地建设最难的是什么?

  王中丙: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最难的不是项目审批、项目建设,而是怎样得到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支持。群众对钢铁项目建设,从最初的观望,到现在的支持,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转折。在湛江钢铁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当地百姓与项目共建共享,宝钢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型央企,做了很多工作。宝钢湛江钢铁公司已从东海岛招工2867人,这些员工进入钢厂,给他们的家庭不仅带来了实际收入,更带来了工业语言、工业精神和工业文明,带来了思想观念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升。

  南方日报:最大的收获又是什么?

  王中丙:从立项、审批、建设到点火,宝钢湛江钢铁项目不仅见证了钢铁行业从不足到过剩的变化,见证了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同时也是广东加快产业转移、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的开路先锋。

  宝钢湛江钢铁项目建成投产,给湛江带来的收获是产业规模、经济体量的扩大,更是大批人才的加盟,是观念的更新、视野的开拓,是开放发展步伐的加快。湛江钢铁汇聚了上海优秀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其中核心层6000人,紧密层1万人。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到来,对城市的服务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我们加快推动城市与产业“双转型”,推进建设脚印城市、海绵城市和循环城市,走生态化的城市转型发展之路,努力让湛江不仅成为产业项目的理想落户之地,而且成为建设项目、经营项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所向往的宜居宜业之家。

  比产业带动更强的是转型发展

  南方日报:宝钢湛江钢铁项目如何带动产业链延伸,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王中丙:对湛江来讲,湛江钢铁项目建成投产,必将带动产业转型,推动发展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海工装备、造船工业、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工业,促进全市工业跳跃式跨越发展,推动产业适度重型化和高级化。带动港口转型,钢铁原材料通过港口进来深加工,钢铁产品从港口转运出去,推动湛江港从传统中转港变成现代产业港。带动城市转型,钢铁项目的特点是大进大出,原材料海量进来,海量出去的有精品钢,也有钢渣等废弃物。每生产一吨钢至少产生半吨渣,1000万吨钢就产生500万吨甚至更多的渣,如果这些东西不加以利用就会污染环境。实际上这些废料已经实现100%循环利用,比如钢渣是很好的水泥原材料,以前水泥全部从矿石中提取碳酸钙,现在一半可用钢渣替代。另外还可以做环保砖,用钢渣铺路有利于雨水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自然储存,避免水泥硬底化阻断水体自然循环,无论是市政道路、休闲路还是公园步道都可以推广使用,这对湛江正在建设的脚印城市、海绵城市、循环城市大有裨益。带动湛江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目前很多东南亚国家需要大量钢材,湛江是我国距离东南亚海上航程最短的城市,湛江钢铁的制成品和半成品可以通过湛江辐射东南亚,甚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湛江钢铁的带动是非常巨大的,钢铁项目本身可以带动17大类200多个产业链项目建设。依托钢铁项目,我们正在建设30平方公里钢铁配套产业园,目前已经落户项目59个、总投资125亿元,在建项目37个、投资67亿元。同时规划建设雷州、遂溪、廉江、吴川4个钢铁配套产业延伸区,面积23.3平方公里。围绕延伸钢铁产业链,我们重点发展钢铁生产辅料、钢铁产品深加工、机械装备、造船及海洋工程、汽车家电等配套产业,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仓储运输业、投融资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另一方面,依托湛江钢铁项目,借助湛江钢铁、中科炼化两大项目相邻而建、一墙之隔的优势,我们大力发展钢铁石化循环经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获批建设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比环保标准更高的是蓝天白云

  南方日报:该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除生产设施建设外,湛江市在配套设施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王中丙:湛江对钢铁项目的支持是全方位的,我们不仅把良好的岸线留给了钢铁项目,而且投入巨资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东海岛的道路、公共管廊、水、电、通信、供热、燃气、污水处理厂等公用工程和生活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其中农民安置小区建成投入使用,本月底前全部村民回迁入住;鉴江供水枢纽工程建成通水;1个500千伏变电站、1个220千伏变电站,2回500千伏线路、4回220千伏线路建成使用;东海岛大桥、海大路口至蔚律港疏港公路建成通车,东海岛铁路正在加快建设。

  当前湛江的年耗电量是100亿度,湛江钢铁项目投产后年耗电量达到65亿度,届时包括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全市年耗电量将翻番。每吨钢耗水3.5吨,尽管这个数字只是世界平均水平6吨的一半多,但对缺水的东海岛也是极大压力。为此,湛江钢铁已在工艺上进行新突破,具体做到“三高”:一是环保投资高,环保总投资64.36亿元,占湛江钢铁项目投资12.45%,在国内钢铁联合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二是环保技术高,湛江钢铁项目采用200度低温脱硫脱硝和活性碳烧结脱硫脱硝技术,这两项都是世界领先的环保技术。三是排放标准高,宝钢湛江钢铁基地投产后,主生产单元需要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自备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需执行“超洁净”标准,这比欧盟标准更加严苛。让钢铁与蓝天白云同在,是我们必须达到的目标。

上一篇:南钢炼钢用上“机器工人”
下一篇:我国钢铁出口量有望突破1亿吨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钢厂动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