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今年四市将重点“控煤”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重头措施是控煤500万吨 治霾目标翻番,河北省将拿出什么措施来确保其完成?“我们出台了很多措施,其中最重头的是控煤。”省环保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控煤体现在大力削减煤炭…
重头措施是控煤500万吨
治霾目标翻番,河北省将拿出什么措施来确保其完成?“我们出台了很多措施,其中最重头的是控煤。”省环保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控煤体现在大力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今年要比去年净削减500万吨。
具体控煤措施分为十余项,包括:将煤炭消费削减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重点耗煤企业,列为约束性目标,与节能指标一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新上耗煤项目严格实行煤炭减量或等量替代;设区市、省直管县(市)建成区禁止新建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得新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继续压减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过剩产能等。
此次调整对重点城市的治理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目标上,由原定的“争取一个设区市(廊坊市)退出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10位”,调整为“确保一个设区市(廊坊市)、力争两个设区市退出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10位”。
河北4市将重点实施“控煤”
记者5日从河北省环保厅了解到,河北被列入核心区的4个城市今年将重点开展散煤替代、城市建成区燃煤锅炉整治等“控煤”工作。
河北省要求,唐山等4市今年年内基本完成低硫优质煤替代劣质散煤任务。目前4市已制订了年度散煤替代工作方案、燃煤锅炉治理实施方案和2015至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方案,正在推进实施。同时,北京、天津今年将分别从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中拿出资金作为对口帮扶4市的工作经费,将主要用于保障散煤替代、燃煤锅炉改造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工作推进。
按照要求,北京市与廊坊市、保定市,天津市与唐山、沧州市将分别实施对接合作。河北4市将利用北京、天津两市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优势,提升科技治污水平。同时,将建立唐山等市与北京、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协调联动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共享,逐步实现预警分级标准、应急措施力度的统一。 出台三年行动方案
河北省日前出台大气污染深入治理三年行动方案,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及重点行业、重点城市、重点企业污染治理为重点,提出40条治理措施推进科学治霾、精准治污。力争到2017年完成国家“大气十条”提出的大气PM2.5年均浓度在2013年基础上下降25%的任务,实现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煤炭所占比例过高的能源消费结构和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结构,引发大气污染物过量排放,是造成河北大气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为此,《河北省大气污染深入治理三年(2015-2017)行动方案》提出,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到2017年煤炭消费量比2012年净削减4000万吨。全面推进火电、钢铁、水泥、玻璃、焦化等重点行业污染综合治理,到2015年底四大行业实现脱硫脱硝除尘达标治理,2016年底焦化行业全面完成除尘和挥发性有机物达标治理。同时,2017年,石化、医药、有机化工等重点行业全面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
同时,在重点城市实施针对性治理。《方案》针对重点城市产业结构和污染物排放特征,明确区域控制重点,力争实现最优减排效果。如石家庄市重点严控燃煤消耗量,重点实施电力、钢铁、水泥行业提标改造,唐山市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压减钢铁行业过剩产能,保定则是强化淘汰低效燃煤锅炉,增加集中供热面积,减少原煤燃烧等。此外,针对扬尘污染、农村面源污染、车辆尾气污染等都提出综合整治措施。 》》》详细
京津冀将开展机动车污染共治
记者从6月4日召开的2014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京津冀三地将开展区域机动车污染共治,到2015年底,京津冀区域内基本淘汰黄标车,并实现统一供应符合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柴油,推进河北省油品质量升级改造。
据介绍,自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河北省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专项治理10条措施,铁腕推进压能、减煤、治企、降尘、控车、增绿等重点工作。同时,按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工作规则,主动融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开展交流互通和污染协同控制,建立了重污染天气应急、监测预警、信息共享等工作制度。特别是在去年APEC会议期间,河北省同京津及其他省、区联动,共同采取了企业减排、扬尘控制、机动车禁限行、秸秆禁烧等措施,取得了区域联防联控的重大成功。
今年,河北省将继续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化大气治理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行业及燃煤锅炉的新建、改建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将逐步统一,推进提升区域污染治理水平。同时,京津冀三地还将建立区域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和应急联动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应对重污染天气区域统一政策和执行标准。按照区域共治原则,提高唐山、廊坊、保定市与北京、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协调联动水平。 》》》详细
“治霾”任重道远
中国环保部4日发布《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仅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达标城市不足10%。
结合此前环保部每月公布的城市空气质量报告,业内专家分析指出,中国空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治霾”之路任重道远。
公报同时公布的一系列数字显示中国的整体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2014年,中国20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监测点总数为4896个,较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45.4%,极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6.1%。
中国还面临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此外,中国现有土壤侵蚀总面积占普查范围总面积的31.12%。
在中国铁腕治污的形势下,环境质量依然严峻,究其原因,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分析认为,一是因为目前中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太大,远超出环境容量,二是缘于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不够。
翟青说,“十一五”以来,中国污染物总量减排下降的几个百分点,难以带动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根据专家测算,在现有的基础上再降30%至50%,环境质量才会有明显的变化。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