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毛新平:好钢是这样“炼”成的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2013年,我国钢材产量超过10亿吨,占全球总产量一半以上。一直以来,我国钢铁生产能耗高污染大,钢铁行业成为亟待转型升级的“老大难”问题。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高性能的钢材,是我国钢铁行业转型…

   2013年,我国钢材产量超过10亿吨,占全球总产量一半以上。

    一直以来,我国钢铁生产能耗高污染大,钢铁行业成为亟待转型升级的“老大难”问题。

    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高性能的钢材,是我国钢铁行业转型的迫切需要,是毛新平的梦想。

    武汉钢铁集团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毛新平,24年来孜孜不倦地攻克难关和探索创新,使我国在钢铁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相关领域“后来居上”。

    薄板坯连铸连轧是指钢铁生产中,将铸钢与轧钢两道工艺衔接一起,使用薄规格钢坯生产高性能钢材的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这项源于上世纪80年代美、德等国的技术理念,具有成本减少、能耗降低、性能提升等优点。

    1989年大学毕业后,毛新平就以薄板坯连铸连轧作为研究方向,一头“扎入”这个领域。

    “传统炼钢工艺中,铸钢后形成的900摄氏度钢坯需降至室温,运输至轧钢机组后再加热到1200摄氏度才能轧制,中间巨大能量损耗可想而知。”毛新平介绍,连铸连轧,薄板坯铸完即可直接轧制,既能大量减少运输热量损失,还能避免温差变化导致钢材性能减弱。

    “薄板坯连铸连轧钢理念虽然是西方国家率先提出和研究的,但这项技术到底适用什么工艺,能够生产哪些产品,当时国内外都没搞清楚。”毛新平说。上世纪90年代,广州珠江钢铁公司从德国引进我国首条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开启我国在该领域的“边研发、边生产”的探索之旅。

    参与首条引进产线设计的毛新平,将首攻方向确定为新工艺条件下的钢铁钛微合金化。一系列的挫败,使很多同行都选择“转行”,毛新平则认定,我国钛资源丰富,研制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条件下的钛微合金化钢,定能实现低成本高性能的目标。

    坚持终有回报。经过不断试验和调整,毛新平带领的团队终于成功研制出可批量生产的钛微合金化系列高强钢和超高强钢,且合金化成本仅为传统技术的四分之一。热轧薄钢板、高品质特殊钢等工艺技术难关随后也先后被攻克。

    如今,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等领域,我国薄板坯连铸连轧相关技术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钢材性能,而且大幅降低了成本。”毛新平介绍,薄板坯连铸连轧制造的钢材,性能堪比价格高昂的冷轧钢,平均每吨成本却降低约800元,能耗减少60%左右。

    此一领域的技术突破,也带动了我国集装箱生产的发展。

    我国是集装箱生产大国,产量占全球总量九成以上。集装箱所用板材要求质量轻、强度高,生产企业需要长期从国外大量进口冷轧薄钢板。毛新平牵头研发的超高强1.1毫米热轧钢板,性能与进口钢材相同,每吨成本却低1500元,大规模生产后使国内集装箱用钢迅速实现国产化。

    据了解,我国目前已拥有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13条,产能3500万吨。

    凭借在钢铁生产工艺领域的突破,毛新平不久前获得首届中国“杰出工程师奖”。

    “钢铁生产探索低成本高性能工艺永无止境。面对市场巨大需求和行业发展方向,薄板坯连铸连轧领域还有广阔的探索空间,需要不断创新。”毛新平说。

上一篇:通钢公司炼铁厂精心组织冬季生产保温工作
下一篇:铁路列车进入C80E时代 升级换代用钢需求可观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钢厂动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