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马钢南山矿开拓创新建设生态科技型矿山纪实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马钢南山矿,一座有着百年开采史、建矿60周年的矿山,因其得天独厚的铁矿石资源的赋存与开发,被誉为马钢的粮仓!六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南山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挖山不止,奋力开拓,共采矿25…

马钢南山矿,一座有着百年开采史、建矿60周年的矿山,因其得天独厚的铁矿石资源的赋存与开发,被誉为马钢的粮仓!六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南山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挖山不止,奋力开拓,共采矿25863万吨,生产铁精矿8608万吨,在马钢乃至共和国冶金矿山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建大业,奏响发展马钢进行曲

    1954年9月,开拓者们在一片蒿草之中,在一片片坚硬的山石旁,放响了解放后南山矿区恢复生产的第一炮。同年11月,南山地区成立了“南山采场基建小组”,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建设大军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汇集这里,支援建设,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他们搭棚为营、挖坑为灶、风餐露宿、艰苦创业。

    为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多采矿、采好矿,这是新中国南山第一代矿工的梦想!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在那朴实无华的年代,创业者们天作被,地当床,栉风沐雨,奋发图强,用铁锤、钢钎、丁字镐、五齿耙、铁簸箕等简单的劳动工具打下了矿山生产的坚实根基,也铺就了共和国钢铁工业最初的背景和底色。

    南山人矿业报国的梦想,也寄托了共和国工业发展的希望。在共和国并不富裕的家当里,投资1.5亿元,南山建设成为集采、运、选于一体的大型机械化作业的露天铁矿,跻身于全国八大冶金矿山之列。

    为适应马钢的发展,“七五”期间,凹山采场通过技术改造,生产规模迅速由年产500万吨扩大到600万吨,实行电机车——汽车联合开拓运输的方式,轰轰烈烈召开了大生产运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纪录。国家对采场考核的八项指标,凹山采场有六项达到了国家一级,两项达到了国家特级,采场布局合理性、严谨性,创国家一流,露天固定边坡,吨成本之低廉,创国家一流;吨矿炸药、轮胎、柴油、枕木消耗指数创国家一流。设备管理实现了标准化操作,点检诊断、点检定修,使2200台重型设备完好率、大修兑现率、可开动率均达到国内冶金矿山先进水平,在1989年在全国冶金矿山设备大检查中,首次获得冶金部金杯奖。

    1996年,南山矿全年生产铁精矿224.02万吨,实现利润1.47亿元,吨矿成本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创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取得了建矿以来最好经营成果。

    1998年到2000年,南山铁矿被马钢集团改制为模拟子公司,实行资产授权经营。三年共实现利润2.89亿元,贡献巨大。

    拓视野,夯实矿业生存新支柱

    作为一座有着近百年开采史的老矿区,走过开采鼎盛期,她必然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没有资源,但企业还要发展,人们生活还要延续,为矿山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们还要生存,这些都是最现实的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肩负起上不负历史,下不愧子孙的使命?南山矿牢固树立生态兴矿理念,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拓展生存发展空间,努力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矿区与城市和谐同步发展。

    南山矿区所处的环境有多种因素交集,她是近期马钢发展和增产增效最有保证的潜力区,是当期城乡交汇区,是矿产富集区,是矿业无序发展的污染区,是影响全市环境的源头区,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中心区,是长三角的相邻区。因此,单一部门和政策都无法推动南山全局。为尝试使用统一规划、试点突破的方式来推动这一区域的发展,在为马钢自给矿提升、新产业探索的同时,想方设法实现生态修复。为此,南山矿与临近的向山镇政府制定了《马钢南山矿业公司区域空间布局规划》和《马钢南山矿业公司生态建设规划》,这两个规划的最大亮点在于,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上,将矿区开发与城市建设打破产权界限置于一个更大空间中联系起来,减少社会矛盾,以最少的人力、资源、资金消耗换取矿山、乡村和城市的统筹协调发展。

    在未来的城市版图上,向山镇被定为“挂在马鞍山市东部的一棵山水掩映中的明珠”。这对南山人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凭借独特的区域优势,南山矿区有望成为南京都市圈建筑材料的供应基地、长三角地区物流仓储区、马鞍山城区的绿色家园,将充满灵气与活力。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南山人又昂首阔步走向远方。

    一步一个脚印,一个又一个科学方案付诸实施,生态矿山建设席卷南山。

    2002年,经过16个月的艰苦建设,高村铁矿一期工程胜利竣工。2009年,高村铁矿二期工程全面投产。

    2007年,总投资1.3亿元的凹选超细碎工程竣工投产。南山开始向现代化千万吨级矿山迈进。

    治“天坑”,释放生态科技生产力

    2011年9月,南山人开始了对凹山采场边坡实施地质环境治理。凹山采场是南山矿的聚宝盆,也是他们最为引以为豪的标志性工程。这座海拔180米的山峰,经过南山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如今已开采到负215米以下,成为巨大的天坑。按照设计要求,可以实施闭坑。然而,坑下还尚存1000万吨残存矿,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摆在南山人的面前。为了既把坑下的资源吃干榨净,又实现生态保护,南山人做出了推迟闭坑,进行地质环境治理的科学决策。

    为了综合利用废旧资源,并使闭坑的采场能够成为安全合格的尾矿库,南山人遵照国家《环境法》的有关条款要求,通过与国内地质治理知名的科研院所合作,对凹山采场的东、南帮边坡进行全面治理,并结合采场出现的地质变化,积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活动,率先在全国露天金属矿山引进雷达监测设施,利用雷达瞬间监测、高速反馈的技术特点,确定爆破参数、雷达预警边坡变行参数,确保了采场地质治理安全有序推进。在认真做好采场边坡治理和加固的同时,南山人结合采场边坡台阶科技狭长、狭窄等实际,强化生产组织,积极开展设计优化、开采方案优化,有效拓展开采空间,加大边坡削坡减载工作力度,对不良地质体及时进行加固支护,注重治理与开采工作面衔接。对每一个战略和开采台阶实行责任到人,对照安全建设标准,对治理和开采部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由于措施严密,方案科学,三年来从地下回收残存矿创效5亿多元,直接节省大型尾矿库建设资金10亿元以上。

    地质环境治理还直接带来环境的变化,化解了地质灾害的风险,释放出生态科技生产力。

    定好位,美化绿化香化新矿山

    科技兴矿,事半功倍。从创业之初的原始开采,到今天的大型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采运选联合生产。南山人在生产、管理、技术、装备等方面不断学习、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独特的经验与体系。

    2013年,当和尚桥选矿厂的成品矿像黑色的瀑布流淌而下时,标志着南山几代人千万吨级大型矿山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个矿从规划、设计、建设到投产都始终贯穿了绿色、生态的理念,处处体现生态优先的原则。这座年产500万的矿山,试生产不到半年就顺利达产,并且达到我国建矿的先进水平。她是南山矿举全矿之力,用智慧和辛勤的汗水打造出的一张新名片,其生态亮点,五彩缤纷。

    兴建绿色生态隔离堤,实现了从视觉上、空间上与城区的隔觉。和尚桥是露天采场,与城区直线距离很近,且又出在城市的上风口。露天采场对周边的影响,主要有爆破和生产带来的飞石与粉尘、生产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等。隔离堤就建在采场区域和居民生活区域之间,形式了一个屏障。绿色生态隔离堤长1730米,底宽180米,高20米,分4个台阶进行堆筑,并见缝插针进行了美化、绿化、香化。隔离堤的建立,将污染源降到了最低,将使生态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更加美丽动人。

    生态矿山建设已深深扎根于南山人心中。在和尚桥动工、绿化复垦、建设生产相继展开时,他们就精心谋划绿色建设方案,预存了2230立方米耕植土,在采场初期剥离阶段,对耕植土采取保护措施,划定专门区域堆放。这些土的合理使用,不仅有效解决了采场基建大部分用土和绿色生态隔离堤的绿化用土,将来还会在东山坑、凹山坑以及20年后和尚桥坑的复垦再造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催生出生机和一片新绿。同时利用排土和山体打造的公园,已由东南大学完成了主体规划设计,不远的将来,又会添一座大自然氧吧。

    六十年风风雨雨,六十年辉煌征程。南山矿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冶金十佳矿山、蝉联安徽省第四至第九届文明单位等称号,今年以来生产经营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完成采剥总量3240万吨、铁精矿310万吨,成为马钢最稳定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上一篇:武钢电镀锌品牌效应在华南市场骤增
下一篇:近万吨厄瓜多尔辛克雷水电站工程压力钢管制作完成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钢厂动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