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业节能减排形势依旧严峻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在强大的‘环保风暴’面前,钢铁行业要凝聚目标、形成共识,坚定不移地把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作为战略、作为方向,毫不动摇地走好节能减排之路,每个企业必须毫不犹豫地过好环保这一关”。这是…
“在强大的‘环保风暴’面前,钢铁行业要凝聚目标、形成共识,坚定不移地把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作为战略、作为方向,毫不动摇地走好节能减排之路,每个企业必须毫不犹豫地过好环保这一关”。这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在“2014第五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举办期间向钢铁行业发出的动员令。来自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的有关领导同与会的逾300位代表围绕节能减排政策、对策、经验等进行了交流。
回顾:钢铁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用一组数据说明“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在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方面取得的成效。“十二五”前三年,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9.03%、10.68%,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下降7.8%、7.1%、9.9%和2.0%。李新创表示,钢铁行业要实现“十二五”约束性目标,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李新创认为,“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污染物排放绩效指标明显下降。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水平明显提升,吨钢二氧化硫、吨钢烟粉尘、吨钢耗新水量、吨钢废水排放量均大幅下降。涌现出一大批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先进企业。
第二,各工序节能限额达标率进一步提高。2013年,重点统计企业焦化、电炉工序能耗限定值达标率已达100%,烧结工序能耗企业限定值达标率提高了7.3%,炼铁工序能耗企业限定值达标率提高了1.2%,转炉工序能耗企业限定值达标率提高了18.8%。
第三,吨钢能耗持续下降,但节能目标完成任务仍有滞后。2013年,重点统计企业吨钢综合能耗592千克标准煤/吨,较2010年下降2.2%;截止到2014年4月,下降至590千克标准煤/吨;截止到2014年4月,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进度的59%。
第四,能效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2011年2013年累计淘汰炼铁产能5000万吨、炼钢产能4600万吨,实现从源头上节能降耗,能效水平提升。二是能源回收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高、焦、转炉煤气利用率持续提高;自发电比例和转炉煤气回收量逐年提高;设施向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发展等。三是工业化、信息化进一步深度融合,企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提高,企业能源管理精细化程度逐步提升。
第五,运用市场机制推动节能减排效果初显。一是通过价格变化引导企业节能减排。从2013年开始,在7个省市开展碳减排交易试点,尝试运用市场机制有效推动节能减排。二是体制改革实现能源供需双赢。全国直购电交易量由2012年的400亿千瓦时,增加至2013年的1200亿千瓦时。三是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引导各类资金进入节能减排降碳领域。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通过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十二五”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入快速发展期,有效地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李新创表示,欲完成节能指标、氮氧化物减排指标,需要通过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的突进,并依靠法律标准约束、经济手段引导、必要的行政手段。
当前:钢铁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效益不佳、企业布局分散都将影响钢铁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投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所副所长李佐军如是说。
用喜忧参半形容当前的钢铁行业非常贴切。当我国的钢铁产量连续18年成为世界第一时,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是长期主业亏损。有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排放大国。中国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的29%、美国占16%、欧盟占11%,且目前全球每年增加碳排放的65%来自中国。中国已成为发达国家工业制造的加工厂是不争的事情,但发达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要求中国承担减排义务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为履行负责任大国的义务,中国政府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