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企绿色转型在提速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今年初以来,国家开展节能环保工作的力度持续加大,各级政府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法律法规的执行工作,组织安排节能减排监督检查。例如,新《环境保护法》已经通过审议,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
今年初以来,国家开展节能环保工作的力度持续加大,各级政府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法律法规的执行工作,组织安排节能减排监督检查。例如,新《环境保护法》已经通过审议,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工作将加快,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将出台地方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环保部部署专项检查,提出“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督查、直接曝光”的工作策略……可以预见,环保成为资源能源消耗型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硬约束”的趋势不会改变。可喜的是,近年来,钢铁企业已经认识到了提升环保水平的紧迫性,并在节能环保方面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期,我们对宝钢、华菱湘钢、安徽长江钢铁的环保举措进行报道,以期能为钢企绿色转型提供思路。
宝钢 对标找差 环保再发力
本报讯(通讯员孙延军 记者冯茂芬)“风景如画的厂区环境,颠覆了传统钢铁企业的形象”“无论是厂容厂貌,还是环保管理,都让我们非常震撼”……4月份,由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文波、宝钢股份总经理戴志浩,以及各钢铁制造单元、能源环保部、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在学习太钢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唐钢、首钢京唐公司等兄弟企业的环保实践成果时,不约而同地发出这样的感慨。
作为我国钢铁工业的“领头羊”,宝钢的环保工作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其环境经营战略不仅推动了自身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的转型发展,而且成为行业内外学习的榜样。何文波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兄弟企业的一些优秀实践,让宝钢感受到了差距。尤其是在对待环保的使命感、危机感方面,宝钢需要向兄弟企业学习,解决环保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环保是钢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中国钢铁业怎样和未来结合,特别是城市型钢厂怎样与城市共同发展、怎样强化节能减排,这些都能从兄弟企业的实践中找到答案。
走进兄弟企业,宝钢考察团看到了钢铁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许多优秀实践。例如,太钢加大环保投入和改造的力度,在国内率先集成创新了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先进节能技术,如焦炉烟气脱硫脱氰制酸、不锈钢渣硅肥生产线、烧结烟气活性炭多污染物处理系统、竖炉除尘灰处理系统、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等,实现了与城市的和谐发展;唐钢通过淘汰落后、节能改造和厂区绿化等综合治理措施,实现了新水“零采集”、废水“零排放”,成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首钢京唐公司投入使用的大型环保设施,为企业发展积累了后发优势……
何文波要求,宝钢各制造单元在环保发展、节能减排方面要坚持眼睛向外、拓宽视野,不要陶醉于经济指标的增长,要正视在环保理念、追求和文化上存在的差距;以高起点、高标准制订环保行动方案,明确目标、重点和节点,在形成短期和中期行动计划的同时落实责任、加速推进。
湘钢 综合治理 减排出成效
本报讯(记者胡佩生 通讯员黄海燕)记者近日获悉,今年上半年启动的华菱湘潭钢铁集团10平方米竖炉烟气脱硫及重金属治理项目,已经完成方案设计,预计今年底建成投入运行,年可减排二氧化硫2000吨、重金属2.6吨。此外,4月份开始试运行的180平方米烧结机烟气脱硫及重金属治理项目,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4000吨、重金属10吨。
“在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面前,湘钢一定要争取主动,走在前面。”湘钢对提升环保水平的紧迫性有着清醒的认识。据悉,下半年,湘钢将启动炼钢转炉厂房扬尘综合治理工作,预计可减排烟粉尘1000吨、重金属10.7吨。
在水污染综合防治和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近几年,湘钢投资10多亿元,新建改建工艺设施,按照“一水多用、串级使用、废水处理、重复利用”的思路,完善了炼铁、炼钢、轧钢等各工序的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设施,建立了工序、厂级、公司级用水循环体系,实施了全干法熄焦、焦化废水改造和回用等节水减排工程。
为了根治焦化废水对湘江的污染,2009年,湘钢淘汰生物脱酚系统,采用二级高效微生物处理和高效氧化絮凝深度处理工艺,使废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2011年下半年,湘钢又实施了焦化废水回用工程,将其用作高炉冲渣补充水,实现了焦化废水“零排放”。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湘江流域水质达到近20年的最高水平,监测断面达标率为92.8%,远高于2000年以前的不到70%。
同时,湘钢淘汰落后的湿法熄焦工艺,采用焦炉全干熄焦清洁生产工艺,每年可节水500万吨,消除了湿熄焦产生的COD(化学需氧量)、悬浮物、酚、氰废水污染。目前,湘钢4号高炉煤气洗涤湿法改干法项目正在施工中,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投入运行。
据统计,与2008年相比,目前,湘钢的吨钢耗新水、COD排放量、氨氮排放量、悬浮物排放量、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吨钢综合能耗分别下降了69.2%、79.6%、73.3%、83.3%、55.5%、9.7%。
长江钢铁 加大投入 “循环”亮点多
本报讯(记者于进 章利军)五一期间,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的村民都将洗好的衣服放心大胆地晾晒在屋外。用他们的话说:“附近的安徽长江钢铁公司把扬尘控制住了,把青山绿水保护好了,消除了我们心中的忧虑。”凭借村民的口碑,长江钢铁获得了首届安徽省提高资源产出率先进单位和2013年安徽省节能示范单位等称号。
安徽长江钢铁公司是马钢重组的一家地方民营企业。由于前期的环保投入不足,长江钢铁在烧结、炼铁、炼钢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各种有害气体和灰尘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污染了附近的农田水塘,也污染了村民的农舍小院。
为了彻底开展污染整治,该公司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结构调整,先后拆除了8座3立方米球团竖炉、2座258立方米高炉、2台35平方米烧结机、1台75平方米烧结机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设备,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实施工艺技术改造后,为了发挥新设备的优势,他们在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固体燃料比,通过精细化操作全力降低综合焦比,并精心组织生产,避免浪费。
在把好源头减量关的同时,长江钢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追求资源利用最大化。他们引进了余热余压利用、高风温大喷煤富氧冶炼、热装热送、连铸连轧等先进技术,推动实施高炉余压透平发电(TRT)技术、煤气综合利用发电工程、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等项目。2013年8月份,该公司总投资3亿元的煤气综合利用发电项目投入运营,每小时发电6万千瓦时以上。扣除自身用电,该项目每年的发电量超过4亿千瓦时,有效地节约了能源,降低了吨钢综合能耗,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随着新区3号高炉的建成投产,3号TRT发电机组投入运营。目前,该机组每小时发电7500千瓦时,年可发电6000万千瓦时,相当于年节约7374吨标准煤。此外,该公司新投资建成的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正在筹建的烧结余热发电、转炉蒸汽回收利用工程建成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36万吨。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