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化解产能过剩 钢铁业须起表率作用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对未来5年化解钢铁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每次治理产能过剩,钢铁业都要首当其冲?…

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对未来5年化解钢铁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每次治理产能过剩,钢铁业都要首当其冲?为什么钢铁落后产能年年淘汰、年年过剩?如何破解这个“魔咒”?

  的确,目前产能过剩问题在我国大部分工业行业中普遍存在。据有关部门调查,今年上半年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9%,与2009年4季度接近,仍处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较低水平。但是,在所有产能过剩行业中,没有哪一个比钢铁业更为严重。

  据统计,我国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普遍在3%以下,不仅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且与国内7%的工业行业平均利润率也有明显的差距。其中,钢铁行业的销售利润率不足1%,处于工业行业垫底位置。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大多在60%以上,资金运转和融资渠道均面临巨大压力。其中,钢铁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在70%左右,少数钢铁企业已经超过100%。2012年,我国年产钢7.17亿吨,比2011年增长3.1%,实现利润15.81亿元,同比陡降98.22%,平均吨钢利润只有2.74元。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更是降到了0.13%,平均吨钢利润一度只有0.43元,两吨加起来赚的钱还不够买一支冰棍。

  钢铁产能“过剩程度”几何?业界说法不一。通常认为,75%~80%之间的产能利用率为轻度产能过剩,70%~75%之间为中度产能过剩,而低于70%就是严重的产能过剩。

  国务院此次印发的《指导意见》指出,2012年底,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仅为72%。而财政部网站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产业经济运行分析及建议》中显示,“钢铁产能利用率下降到67%左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数字?关键是选择用什么样的产能基数来计算产能利用率,现在业界存在好几个版本,真实产能几乎是一个迷。有人形象地比喻,钢铁项目审批就如同计划生育,老大是获得“准生证”的,而老二、老三却是“黑户”,到现在他们也长大成人了。业界盛传,未批先建的“黑户”太多了,全国仅有40%的钢铁产能获批了,另外60%的产能却是未批先建。

  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钢铁落后产能年年淘汰、年年过剩?”造成目前产能过剩的并非完全是市场因素,还有体制机制、管理方式、发展方式等深层次原因。由于一些要素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没能有效发挥。同时,一些地方通过低地价甚至零地价供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信贷扶持等方式招商引资,影响了企业的正常投资决策。此外,由于投资约束和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也助长了部分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造成钢铁行业产能无序扩张,是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多年不能解决的根本原因。

延伸阅读
上一篇:山西太原煤炭交易综合价格指数暂停上涨
下一篇:多数专家预计明年中国经济走好 忧货币政策失效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化解 产能过剩 钢铁业

钢厂动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