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经济观察:市场需求趋活跃 中国经济稳中有升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中国官方14日发布多项中国经济核心指标。2013年9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温和上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继续收窄、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持续回升。相关专家接受中新社记者采…

中国官方14日发布多项中国经济核心指标。2013年9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温和上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继续收窄、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持续回升。

    相关专家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数据显示出市场需求趋于活跃,中国宏观经济继续稳中有升,有望提振市场对于中国经济活动增长力度和可持续性的信心。

    受食品价格普涨推动,9月份中国CPI同比涨幅攀升至3.1%,创近7个月来新高。

    中国CPI数据上一次攀升至3%以上还是在2013年2月份。当时CPI的高企主要是受到“春节错位”对基数的影响。相较而言,9月CPI再度攀升则是实实在在的受到物价上涨的推动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说,9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5%,略高于2003年-2012年同月1.1%的平均环比涨幅,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51个百分点。其中,鲜蛋、鲜菜、鲜果和猪肉价格环比分别上涨7.9%、6.7%、5.4%和2.2%。

    不过,余秋梅指出,食品价格环比上涨既有中秋、国庆等节日因素,也有季节性影响因素,还与部分地区旱涝灾害有关。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则将CPI的走势概括为温和上行。他对中新社记者分析说,除非未来中国经济基本面出现明显复苏好转,否则CPI很难出现趋势性上涨。但从当前情况看,四季度每个月的CPI数据都可能保持在3%以上的相对高位,通胀压力仍值得警惕。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也强调9月份高于预期的CPI“没有改变近期通货膨胀仍将处于良性水平的观点”。他预测,CPI指标突破3%料难导致中国货币政策立场发生变化。预计全年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将不会出现变化。

    事实上,在物价涨势较为温和的情况下,PPI近来已经成为更受外界关注的“价格指数”。

    9月份,中国PPI同比下降1.3%,连续19个月呈“负增长”态势。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回忆说,PPI如此长时间“负增长”过去仅仅在2008年至2009年、1997至1998年等经济疲软的时段出现过。

    PPI的持续负增长显示中国经济依然没有完全从需求面疲弱、制造业不振的局面中完全走出。不过自2013年5月份以来,内地PPI降幅已开始逐月收窄。

    余秋梅分析说,9月份PPI环比继续上涨,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显示市场需求趋于活跃,宏观经济继续稳中有升。

    朱海斌也认为这一变化“令人鼓舞”,他指出,近几个月国内和外部需求均有所改善。未来,如果PPI指标能走出负值区间,市场将更为看好目前经济活动增长的力度和可持续性。

    不过,牛犁提醒,PPI同比数据在年内“由负转正”的机会不大。他分析说,一些工厂会在天气转凉后减少开工,并在春节前后停产。相比于消费品价格在第四季度的习惯性高企,工业品价格在第四季度上涨的动力并不强劲。

    牛犁指出,过去五年平均,第四季度PPI的环比涨幅为“-0.3%”。因此,未来3个月,中国PPI数据的表现不一定会比9月份更好。不过他也强调,有色、钢铁等工业品自7月以来价格的回升,PPI的连续收窄,是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体现。

    14日公布的用电量数据这一中国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也印证了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观点。

    国家能源局14日发布数据,前9个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94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比去年同期高2.4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称,今年5月份以来,中国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持续回升。尽管9月份用电量增速与上月比有所放缓,但仍为年内次高,说明中国经济回暖态势进一步巩固。

延伸阅读
上一篇:四季度多地或推房控新举措 业内称难达调控目标
下一篇:为什么钢市目前“阳”气不足 原因解析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经济观察 市场需求 活跃

钢厂动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