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赣州稀土整治刮骨疗伤 价格上涨助推非法交易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这一次,赣州对稀土的整治颇有刮骨疗伤的意味。手握4500吨稀土原矿和6400吨稀土分离指标,只要一声开工的下达令,整个赣州稀土产业链立刻可以运行,带来上百亿元的工业生产值。但是,赣州市选…

这一次,赣州对稀土的整治颇有“刮骨疗伤”的意味。

手握4500吨稀土原矿和6400吨稀土分离指标,只要一声“开工”的下达令,整个赣州稀土产业链立刻可以运行,带来上百亿元的工业生产值。但是,赣州市选择了谨慎从事,要求整治不达要求绝不开工。

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一位副局长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赣州对稀土的整治,不仅要使稀土矿区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恢复,还应在本着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前提下,进行有序开发,“以前在进行矿山开采的时候,不够规范,导致历史上留下一笔污染巨账。”

赣州对稀土的严加管控,产生的直接效应就是推动稀土价格的全线上扬,从稀土原矿到稀土氧化物,半年之内,价格翻倍。

“稀土第一县”的治污路

旱江村刘屋小组位于赣州市龙南县关西镇稀土矿山脚下,这个仅100余人的小村庄,因饱受稀土开采带来的污染,10年间,全村近八成村民搬离,只有四五户因为家庭特别困难,仍然留在村庄。他们的农田已经不能耕种了,一到雨季,就喝稀土矿山上流下的浑浊的水。

“去年年底,我们的情况被媒体报道后,(赣州)市、(龙南)县里面都来人了,答应解决我们的喝水问题,但是到现在都没有解决。”村民李日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说,他们现在喝水,仍然是自己从尚未开采稀土的山上提取的。“一到下雨天,山水漫流,矿山上的水就和我们喝的水混在一起了。”

稀土开采带来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山下村民的生活,也让当地管理者头痛不已。

拥有赣州稀土三分之一储量的龙南县,堪称赣州“稀土第一县”。从1969年被发现有离子型稀土矿以来,至今已经有40多年的开采历史。当地一名稀土技术工人向记者介绍,最早的稀土开采就像是“搬山运动”,“发现一座山上有稀土矿,先是把上面的植被刨光了,再挖空山里的土,堆积在一起,这种工艺叫"堆矿";后来就是挖一个池子,将挖到的稀土浸在池子里,这种工艺叫"浸矿"。”

不管是“堆矿”还是“浸矿”,都需要将山体挖平,严重破坏了山体。据龙南县矿产资源管理局稀土稽查大队副大队长蔡乐明介绍,截至目前,龙南县因稀土开采被破坏的矿山面积达17.7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土地荒漠严重。

4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龙南县足洞稀土矿区四车间治理点,只见成片的荒山裸露着,有一块荒山上面,已经种了不少桉树,山体下面,有些地方长出了小草。

“这是我们2011年试点治理的废弃矿山,面积为0.29平方公里(439亩),当时投入800多万元。”蔡乐明指着长着桉树的矿山告诉记者,这个治理点,之前还种过杨树、松树等不少植物,但都不管用,“种什么,死什么,成活非常艰难。”

龙南县目前正在开展污染治理的稀土废矿只有足洞矿区的四车间及附近的一个车间,目前已经花费的治理费用就有5000多万元。蔡乐明说,按照去年开始进行的试点治理,每亩矿山治理的费用在2万元左右,“这仅仅是对矿山的基本复绿,远远达不到矿山原始的状况”。

就是这样简单的治理,费用就在3亿元左右。

在稀土污染的治理中,治水的成本更高。蔡乐明介绍,治理一吨废水,需要4万~6万元。而龙南稀土矿山上,每天流出的废水为3万~6万吨,一天的治水成本就要20多万元。如果要将整个龙南县的稀土废矿水土治理好,至少需要资金几十亿元。

治理与整合并进

4月25日~2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龙南县、定南县等地多个稀土采矿区看到,几乎所有的稀土矿都处于停产状态。纵横交错的抽液管道被遗留在山上,有些管道上阀门的把手已经断了。不少矿井上长满了草。

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赣州对南方离子型稀土的开采采用了“原地浸矿”的工艺,这种方法就是在矿山上钻出一个个直径为几十厘米的井,将液体注入山体,再在山体的底部,挖洞取液,提炼稀土。

虽说这种工艺较之前先进,但是对生态的破坏仍然很严重。赣州市工信委稀土科一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原地浸矿的工艺,表面上看是保护了植被,但是注入山体的液体,如果不能尽量回收,对地下的污染仍然难以预估。“只有从稀土开采的源头上治理,才能有效地解决稀土开采带来的污染。”上述负责人说。

目前,今年第一批稀土原矿开采和稀土分离的指标已经下拨到了赣州。不过,赣州方面仍然要求各稀土矿企和分离企业先进行整治,达不到要求,绝不开工。

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一名副局长表示,赣州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稀土开采,期间进行过三次整治。

最早的时候,赣州15个县(市)都在进行稀土开采,最多时有1035个采矿点,第一次治理是在1986年。当时《矿产资源法》出台后,赣州市政府看到开采稀土对山体的破坏,对稀土开采的准入进行限制;第二次是在2000年左右,赣州市通过国土部门采矿换证,保留了8个县的采矿区,整合成88本采矿证,全部由赣州稀土矿业公司统一管理;第三次就是从去年11月份至今的整治,要求所有稀土开采、分离企业在环境评估、规模生产方面达到国家要求。

据了解,自去年开始整治以来,赣州方面出动上万人次,大规模开展巡查,发现制止并查处稀土非法开采案件354起。当地矿管部门表示,由于稀土大部分分布在偏远地区,一些零敲碎打的、偷偷摸摸的盗采现象,还是有的。他们只能及时发现,及时查处。

上述副局长介绍,目前赣州稀土废矿山有302个,面积在97平方公里左右,治理费用需要26亿多元,“对这些废弃的稀土矿山,我们进行了一次治理,涉及项目16个,投入资金1.9亿多元。”

对于之前媒体提到的治理费用380亿元,该副局长表示,这是整个稀土污染从山体到水土的治理,以及赣州组建了稀土集团之后,对企业兼并后进行安置等的总体费用,“就是说,赣州将所有的稀土开采带来的污染治理好,以及赣州整合稀土集团所需要的费用,都包含在里面。”

“这是一笔巨大的费用,在上个月国家部委来赣州调研的时候,我们就将这些数据上报给相关部门,寻求国家在政策及资金上给予支持。”上述副局长说,除了政策和资金的需求,赣州市也在加速组建稀土集团的步伐,目前进展较为顺利,已经准备引进广晟集团,并计划吸引福建一家稀土下游企业。“准备信托赣州稀土矿业公司拥有的赣州全部稀土采矿权,吸收深加工及下游相关产业,将赣州稀土集团打造成集采矿、冶炼、加工、贸易、科研一体化的企业集团,成为国家南方稀土领军企业。”该副局长说。

稀土价格全线上涨

去年11月份至今,赣州稀土矿停产已有半年时间。停产给稀土行业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价格的飞涨从年初的12万元/吨,涨到现在的20万元/吨。而这还只是地下非法渠道的货源,无论买卖,都承担着一定的风险。

在蔡乐明看来,目前稀土处于有价无市的状况,整个赣州地区稀土矿企停产半年,加上赣州稀土分离能力明显高于原矿的生产能力,因此市场上根本没有合法的稀土。

越控制,越疯狂。即使在如此严厉的打压下,赣州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稀土买卖。

林浩(化名)在赣州市全南县经营一家稀土矿,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所经营的稀土矿也停产了,不过他手上仍然有将近300吨的原矿出售。

据他介绍,这些原矿都是从广东开采的,货也在广东,如果有需要,他可以从广东直接发货到买家手中。只是价格比上个月又贵了2万多/吨。“现在稀土标矿一吨至少要卖20万元左右,要是上个月的话,只要18万元左右,而要是在年初,只要12万元左右。”他说。

林浩说,目前的行情,又让他感觉回到了2011年。当年初,稀土标矿一吨也只要10万元左右,到了六七月份,每吨最高涨到了40多万元,翻了好几倍。“现在,国家对稀土控制得这么严,价格只会越来越高,重回价格之巅,只是时间问题。”林浩说。

据林浩介绍,目前市场上在交易的稀土,大部分是从广东盗采的。赣州不少稀土商又开始囤货了,想等到行情最好的时候再卖出去。

稀土原矿的价格上涨,也直接带动了稀土氧化物价格的上涨,不少贸易商在“五一”之后,再次提高稀土氧化物的价格。

赣州一位姓缪的贸易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金属氧化镝为例,4月份涨过一次价后,价格为450万元/吨,五一后的售价已经突破了500万元/吨,“今年年初还不到300万元/吨,已经涨了将近一倍了。”

赣州16家稀土分离企业目前全部处于停产状态。一位稀土分离企业负责人葛明诚(化名)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稀土氧化物,除了一部分是陈货之外,其余都是一些小型地下分离企业加工的。

“我们也停产了,可是一些小型的分离企业却通过其他渠道购买了稀土,仍然在进行分离,这对我们的市场产生了冲击。”葛明诚抱怨,他们现在按照上面的要求停产,但是一些小企业敢冒风险,抢占了不少市场。


 
延伸阅读
上一篇:遭伦铜软逼仓 国内企业欲境外交割
下一篇:大连重工武钢谋求互利共赢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赣州 稀土 整治

钢厂动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