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天然气市场化的尴尬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当天然气新定价机制在广东、广西实施双满月时,业界却不得不直面一个现实:在天然气市场化潜力最大的广东,目前中石油旗下西二线资源尚难到达当地最大的市场深圳,而过去这里的市场主导者中海…

当天然气新定价机制在广东、广西实施“双满月”时,业界却不得不直面一个现实:在天然气市场化潜力最大的广东,目前中石油旗下西二线资源尚难到达当地最大的市场深圳,而过去这里的市场主导者中海油也未将势力伸入广州以北地区。

这意味着在广州天然气市场中,中石油具有绝对的定价话语权,而在深圳仍是中海油一家说了算——新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定价还未变成现实,甚至市场化定价的基础、市场竞争的格局还未形成。

“这种局面应该是暂时的。”3月7日有广东天然气管网公司内部人士指出:“待广东天然气管网实现全覆盖时,石油央企们的资源会竞价入网,最终实现消费者在竞争中受益。”

然而事态的演变真会如此吗?

众所周知,因海外进口气价格昂贵,中海油已不愿参与到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天然气新定价机制中,开始自行与下游客户协商价格。

而西二线自西向东绵延数千公里,横跨中国11个省份,各地对天然气的需求都很大,一旦因新定价机制导致中石油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它完全可以将更多资源出售给那些没有施行市场化定价的省份。

如此看来,天然气新定价机制所面临的最大尴尬在于市场资源不足,而非市场化定价的基础、市场竞争的格局还未形成。

对于这点,包括国家能源局、中石油、中海油和广东天然气管网公司在内的各方被采访者都表示认同。“近些年,我国一直处于能源紧平衡状态下。在过去的几年,甚至未来几年中,天然气的供需形势仍将如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专家指出。

既然如此,中国天然气市场未来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尽可能多地引入资源。

“遍察全球各大天然气市场定价模式,北美和欧洲等成熟市场的天然气定价均与油价有着密切的关系。”中石油规划总院管道所副所长杨建红说:“由于本土资源丰沛程度、市场接受能力差异等不同,北美与欧洲天然气定价与油价的比值分别是10:1、6:1”。

由于中国市场巨大,且尚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因此杨建红认为中国天然气定价应维持在与油价8:1的状态。这样,国际资源会很顺利地流入中国——天然气生产商会有积极性、进口商会有积极性、分销商也会获得自己的利益,而终端消费者也会因国内市场资源充沛,而享受到市场竞争带来的好处。


延伸阅读
上一篇:海运市场短期难有改善 建议出台海运业振兴规划
下一篇:国家将重启核电审批 装机容量将远超4000万千瓦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天然气 市场化

钢厂动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