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中钢引发的债转股冷思考:如何不妨碍产能出清

来源:澎湃新闻网|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截至2015年底,中国钢铁行业负债规模已达4.37万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6.70%。中钢集团债务重组方案尚未公布,但传闻中的方案包含债转股已先行引发热议。此前,澎湃新闻就债转股事件致电中钢集团…

 截至2015年底,中国钢铁行业负债规模已达4.37万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6.70%。

    中钢集团债务重组方案尚未公布,但传闻中的方案包含债转股已先行引发热议。

    此前,澎湃新闻就债转股事件致电中钢集团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不予置评,但表示“债务重组方案会在5月中旬有结果”。

    钢铁行业作为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领域,因产能过剩急需产能出清、僵尸企业退出,也因长期产能过剩造成行业效益低下,行业内企业往往债务高筑,成为新一轮债转股的关注对象。债转股本身兼具减轻企业付息压力、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作用,按理来说会产生一个多赢结局,但对眼下的钢铁行业来说,操作起来却颇具争议。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钢铁行业负债规模已达4.37万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6.70%。钢铁行业处于冰冻之期,债务问题引发的企业难以为继、债务违约等问题进入集中爆发期。昔日的第二大钢铁民企海鑫钢铁破产重组、曾经的央企模板中钢集团债务违约,再加上今年东北特钢、渤海钢铁债务违约问题,将2016年的钢铁行业拉进了债务和产能的博弈泥潭之中。

    如果将债转股作为一台剧,显然政府、银行、企业均为主角、各有脚本。而在企业层面,债转股究竟是解了企业燃眉之急,还是助力僵尸企业继续成为行业里的一颗毒瘤,莫衷一是。

    事实上,高层已经有了答案。对于去产能与债转股的关系,在《人民日报》5月9日头版刊登的《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指出:“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人不保企’,勇于处置'僵尸企业’。我们强调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但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与去产能“相违背”

    债转股作为资产重组的方式之一,曾在上世纪末的“三年改革脱困”时期大行其道。时隔17年,这一曾经被政府用来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方式再次回归。

    至于钢铁行业是否需要债转股,近日长江证券在一次投资人电话会议中认为,钢铁行业是本轮债转股的一个重要领域。长江证券从钢铁行业债务形势严峻、负债中银行贷款占比较高,以及直接破产会冲击银行利益、不利于社会金融体系的稳定这三反面来佐证钢铁行业债转股的必要性。

    但更多的钢铁业内人士恐怕对债转股在钢铁行业内的操作疑虑重重。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郑玉春在接受澎湃新闻时表示,钢铁行业如果债转股,那跟之前的去产能政策就相违背。“产能过剩就必须要把不必要的出清,但这些企业往往是很困难的企业,债转股对象往往就是这些企业,经营不下去了地方政府压力很大,但如果企业都去搞债转股不去搞去产能了,那对行业健康就没有什么好处了”。

    郑玉春认为,“本来市场倒逼机制,就是把这些经营不下去的企业逼出这个市场,让它们进行破产处置,或者被兼并等其它方式,但现在债转股伸手去救这些企业,那这些企业产能就出不去”。

    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在4月初的一份研报中也提到,现实操作中,僵尸企业干扰大。“若再度开启债转股,在实际操作中债转股对象的筛选,或仍倾向于行业地位、企业规模等因素,这使得僵尸企业受益的概率大幅增加,债务大规模违约的风险或暂且延后”。

    而如果单纯从“企业付息困难,但债权人认可其经营仍有前景”这一一般标准来说,目前急需救助的钢企,恐怕都不符合。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对澎湃新闻表示,“目前看不出中钢集团在业务方面有哪些优势值得银行去接纳它”。

    另一种不公平

    对去产能本就困难重重的钢铁行业来说,若引入债转股还可能造成新一种不公平。

    目前,钢铁行业去产能主要用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来“量体裁衣”,而具体落实到各省各企业,要做到公平的“量体裁衣”依旧不易,去产能也迟迟成效不大,甚至有产能越去越多的怪现象。

    郑玉春认为,债转股对个别企业讲是好事,但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对每家搞债转股的企业是好事,但它会带来一种新的不公平,你转股了你的效益可能好了,但不转股的企业怎么办?银行也不可能对所有企业都进行债转股,那这个政策就有差别对待了”。

    即使困难企业都进行了债转股,郑玉春认为也无益于解决行业问题,“如果大家都这么操作的话,相当于大家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而已”。

    资金盘活后,企业又站在同一起跑线,这并不是一个好事。就目前来看,资金链的断裂是企业关停的主要原因,成为现阶段去产能的主力,稍有资金好转的迹象,这唯一立竿见影的方法就会面临失效。

    进入2016年以来,仅仅一股前景尚不明朗的小暖风,就已经吹动了不少处于关停状态的企业。受钢价上涨的利润驱动,唐山松汀、天铁集团、唐山港陆、唐山建龙等均悄然复产。中钢协数据显示,4月下旬,重点钢铁企业日产粗钢171.93万吨,比上期增加3.14万吨,增长1.86%,创历史新高。

    由此番试水可见,资金面的松动对“保命“为主的钢铁企业来说,造成加大生产、甚至复产局面是大概率事件。而眼下,对需刮骨疗伤的钢铁行业来说,去产能才是首要任务。

    债转股不是“根治药方”

    钢铁行业如果开启债转股,究竟是福还是祸?众说纷纭。

    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态度较为鲜明,“坦率来讲,我对钢铁行业比较悲观,因为钢铁行业这个形势太严峻。多数债转股我觉得很难缓解,只不过把这种风险往后延一延,现在一种说法叫时间换空间,我想很难换出这个空间来”。

    向松祚认为,目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太严重,很多负债累累的钢铁企业已根本没有可能再重现此前大规模盈利的情况“。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年底,中国粗钢产能已达12亿吨;但炼钢产能利用率仅为69.99%,连续五年下滑。中钢协数据同时显示,2015年会员钢企亏损总额645.34亿元,亏损面高达50.5%。主营业务全年累计亏损更是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亏24倍。

    向松祚直指作为债权人的银行,更好的办法是“长痛不如短痛,能核销的就核销,承认现实”。

    郑玉春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企业在债转股的同时更应该进行提高资产回报率的一系列后续工作。“债转股本身是没有作用的,只是延缓了问题的暴露,最后该倒闭的还是倒闭”。郑玉春提出,“如果只搞了债转股本身,只是把资产的风险从企业转移到了银行,银行如果认为自己财大气粗想背当然也可以”。

    而对上一轮由政府主导的债转股效果,海通证券研报中指出,1999年受益于债转股对债务的减记,企业经营效率大幅跳升,但此后再次开始下降,表明债转股并没有有效改善企业的经营能力。而之所以2002年后债转股企业未再次陷入高负债的困境,主要原因在于地产周期的兴起。再次陷入债务危机的风险被地产周期所掩盖。

    而此一时彼一时,目前地产周期已进入回落期。

上一篇:中美钢铁业同病相怜 特朗普何苦咄咄相逼
下一篇:山西煤炭集团去产能:职工工资水平降幅40%以上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行业焦点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