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行情走势变动的因素分析
来源:中钢网|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在商品交换中,供需关系是决定价格走向的最关键因素。数据显示,目前社会库存总量1051.63万吨,环比下降56.32万吨,降幅达5.1%,同比去年下降413.75万吨,降幅达28.23%。同时3月下旬末,会员…
在商品交换中,供需关系是决定价格走向的最关键因素。数据显示,目前社会库存总量1051.63万吨,环比下降56.32万吨,降幅达5.1%,同比去年下降413.75万吨,降幅达28.23%。同时3月下旬末,会员企业钢材库存量1205.6万吨,较上一旬末下降12.67%,较上年同期下降22%。另外3月下旬,钢协会员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63.1万吨,旬环比下降1.87%。库存的加速去化,说明终端需求放大迹象十分明显。
而与此同时,由于环保、信贷以及中长期悲观预期的影响,在产业链价格快速反弹,行业盈利改善的刺激下,钢厂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复产现象。相反高炉产能利用率环比微降0.04%,同比下降6.45%。最新数据显示3月下旬,钢协会员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63.1万吨,旬环比下降1.87%。这一上一下就促成了供弱需强的阶段性利好。
那么后期供需关系又会如何发展?首先确定的是在大环境仍未明确处于稳定上升通道,供给侧改革及房地产去产能化决定了未来很长时间内需求将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这将是改革和洗牌的时期,而不是需求反转的契机。
其次,与过去几年持续快速下滑的趋势相比,钢铁行业在今年正在逐步进入底部,钢铁行业本身也在进行去产能化进程,复产缓慢并不能说明未来复产风险不存在,阶段性的供给利好能否长久存在下去,这取决于产能去化的结果。
第三,库存很难成为判断行情好转的观点。近期在价格阶段性反弹后,钢贸蓄水池重新被提及。笔者认为在薄利时代,尤其是在互联网搅局的时代里,蓄水池的作用将愈发弱化,甚至消失。或许未来蓄水池会以一种新的形态出现,今天暂不做讨论。目前的事实是,没有蓄水池就没有库存。尽管库存高低是影响市场心态的重要一环,但归根结底来说库存是需求变化的结果,有需求才会有库存,没需求谁都不会去补库的。所以库存只是需求的体现,库存的变化相比需求来说是有一定延迟性,在价格波动中的作用有限。
最后,再来说盈利,经济活动的本质目的就是盈利。尽管估算毛利数据显示,目前行业盈利已经恢复至2009年底以来最高水平,但现实是残酷的,中钢协数据显示,今年前2月,大中型钢企销售利润依然亏损114亿元,同比增亏80.46亿元,销售利润率虽已经底部回升,但绝对量仍处在亏损区间。
钢厂是否盈利主要受铁矿石影响较大,3月中旬以前,普氏指数底部回升60.62%,明显高于螺纹与热轧的底部回升幅度40%、39%,矿价持续强势压缩了钢厂盈利空间,但进入4月以后,矿石供给端压力回升,矿价承压走弱,放大了冶炼环节盈利弹性,为钢厂加速复产、供给恢复创造了条件。目前小型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最近一周回升1.64%,增速较前两周有所提升,说明供给开始形成上升通道。
综合来看,在无法确定需求趋势性上升的影响下,阶段性的上涨是由于需强供弱所引发的,上涨带动盈利扩大,进而促进供给端释放。而价格上涨的终止基本都是受供给端过度回升所引发。未来警惕盈利空间对供给端的刺激,警惕供需关系转化。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