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是回归“计划经济”还是“改革开放”
来源: 中国炼铁网|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表示,目前国有企业在传统产业、产能过剩行业、重化工行业分布较多,国企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而去产能作为…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表示,目前国有企业在传统产业、产能过剩行业、重化工行业分布较多,国企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而去产能作为明年的重点任务,意味着这些国企将退出市场。
他指出,去产能首当其冲的是八大行业,即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
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明确提出,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 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有分析称,这无疑为减亏、去产能定下了任务表和时间表。
钢铁企业依靠地方政府补贴过日子,并没有改变行业利润率逼近0的现实。目前中国钢铁年产能超过11亿吨,2015年国内钢材需求量为6.68亿吨, 出口量为1.1亿吨,产能过剩超过3亿吨。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钢铁行业的严重亏损。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大中型钢铁企业 主营业务亏损720亿元,亏损面达47.52%。
但持续的亏损没有让一部分钢企感到绝望,对于钢材需求旺盛的判断导致了它们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凌钢的产品主要是业界俗称“大路货”的棒材,其主要用途 是建筑用钢,一直表示要转型升级的凌钢股份仍然认为,未来高铁、城铁项目投资力度加大,建筑用钢材仍将在中国钢材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过去20年中,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高歌猛进,让许多中小型钢企不断尝到扩产的甜头,每一次冒进都变成“正确抉择”,以至于尽管钢材供给连续几年大大超出需求,众多钢铁企业依然维持着过去的思维惯性和判断惯性。
对比之下,在中国钢铁产业名列前茅的宝钢和沙钢,却已经逐渐将重心转移至新材料、新能源等重度相关行业。两家钢企的利润罕见地呈现正数,但危机感反而更强。而因为利润不断下滑,并且遭遇董事长被查的武钢,也在近日启动“内退”和“临时歇工”计划。由此可见,不管补贴是否存在,钢铁行业的大洗牌已经初露端倪,没有人可以阻挡这一趋势。
钢材需求持续疲软,接受补贴的往往是技术落后、产品低质的企业,补贴只会不断减弱当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地方政府从保稳定的角度出发,有序地安抚企业清理过剩产能导致的失业人群,这是值得肯定的。政府补贴也并非完全不可以,但列明补贴的条件,制定补贴的用途和扭亏时间表,这是底线性的要求。
- 上一篇:一批钢铁企业借力期货市场减亏明显 下一篇:钢铁行业绿色改造风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