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钢企不宜一刀切去年达钢被抽贷14.6亿
来源:中国冶金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今年两会期间,来自四川达钢集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江善明很难约!除了每天参加四川代表团的各种团体和小组讨论外,他在会议外的休息时间也几乎被占满了。直到3月11日下午,记者终于在会议室“堵…
今年两会期间,来自四川达钢集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江善明很难约!除了每天参加四川代表团的各种团体和小组讨论外,他在会议外的休息时间也几乎被占满了。直到3月11日下午,记者终于在会议室“堵”到了匆匆赶回来参加小组会议的江善明。细聊之下才得知,他这几天一直在跟银行业的人士谈合作的事。
自去年3月份以来,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开始从钢贸行业延续到了钢铁生产企业,有好几家钢铁企业因资金链出现问题而面临生存危机。“银行对钢铁行业产生了恐慌心理,就好像所有的钢铁企业都出了问题似的,银行开始疯狂地从钢铁企业抽贷。”对此,江善明感到很无奈。据他介绍,达钢集团去年一年间被抽掉了14.6亿元的贷款,至今还有7亿元~8亿元没有续贷出来,资金压力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银行的恐慌心理还延续到了对钢铁上下游产业链,以及一些兄弟企业的信贷政策上。“以前,达钢与上下游客户之间除了买卖资源外,还可以联合贷款,”江善明解释说,“现在不行了,上下游客户的贷款也受到了严格限制,更加剧了资金紧张的状况。”
针对银行的这种行为,江善明“吐槽”道:“达钢非常讲诚信,从来没有逾期还贷过,也没有欠过银行一分钱,但是银行自己反而不讲诚信了!”
虽然江善明对银行考虑控制风险非常理解,但他认为,这跟国家要求有保有压的政策不相符。例如,对当前的钢铁产业来说,钢铁产能总量过剩等问题需要解决,需要通过优化结构等方式来实现。但是,总量过剩并不等于国内所有地区的产量都过剩。以西南地区为例,当地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有着很大的差距,很多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钢铁,成渝两地的钢铁产能只有不到3000万吨,完全满足不了当地5000多万吨的需求,还需要从区域外采购2000万吨左右。”
“但是,一句产能严重过剩让银行视钢铁企业如洪水猛兽。”针对此,江善明建议,银行不能对钢铁企业简单地实行“一刀切”的政策,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另外,江善明还谈到,由于市场环境不完善,部分领域还存在垄断现象,完全违背了市场规律,造成一些生产要素的成本居高不下。
例如,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部分原料价格几近“腰斩”,然而钢铁等实体企业生产必须的生产要素如水、电等,成本则始终居高不下。就电力成本来说,煤炭价格涨价的时候,电价也会联动上涨;但现在煤炭价格已经跌了一半,电价仍“纹丝不动”。再如,铁路运输方面,钢铁行业不景气,有些企业在减少产量,运输量也相应减少,但运价却在不断提升,4年来连续涨价,几乎翻了两番。
“有些价格的调控仍是按照计划经济时代的方式进行的。”江善明认为,其根本原因就是资源高度垄断,造成了企业很难公平地参与竞争。“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无论大小,都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参与市场竞争,要遵守游戏规则,政策的制定也应该这样进行。”他说。
- 上一篇:鞍钢董事长淘汰落后钢企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下一篇:全国钢材库存转入下降通道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