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民:适应新常态 钢企需“五个转变”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我国经济增长对钢材需求强度持续下降,钢材消费增长乏力,同时粗钢产量仍然保持小幅增长,市场供大于求矛盾仍然突出,钢材价格屡创新低。得益于原燃料价格降幅较大以及企业内部挖潜降成本,…
“我国经济增长对钢材需求强度持续下降,钢材消费增长乏力,同时粗钢产量仍然保持小幅增长,市场供大于求矛盾仍然突出,钢材价格屡创新低。得益于原燃料价格降幅较大以及企业内部挖潜降成本,全行业整体盈利状况有所改善,但盈利水平仍然很低。”1月2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继民在2015年第一次信息发布会上表示。
朱继民指出,经济增长的结构优化带来了钢材需求强度的持续下降。对钢材消耗量大的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传统行业、重化工业经营困难,下游行业中汽车产销增速回落,家电、集装箱行业增长有限,机械行业低速平稳增长,但工程机械等耗钢量大的产品产量大幅下降,造船完工量在2013年大幅下降24.7%的基础上2014年又下降13.9%。国民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变,增长动力由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变的过程中,钢材需求强度下降的趋势愈发明显,钢材消费增长乏力。2014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3.4%,即使考虑钢材贸易商以及下游用户库存下降,粗钢实际消费量持平或略有下降,钢材消费进入平台区的特征十分明显。
同时朱继民也提醒说,“我国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对钢材品种、质量以及钢铁企业服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产生了新需求,钢铁企业要紧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转变传统生产经营模式,抓住市场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新市场,加快培育出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独特竞争力和利润增长点。”
朱继民在发布会上总结了2014年我国钢铁行业总体运行情况,概括起来主要具有以下特点:我国粗钢产量略有增长,但增幅大幅回落;钢材出口大幅增长,建国以来钢材累计出口量已超过进口量;钢材社会库存持续低位,企业库存仍然高于年初水平;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持续下跌;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下降,民间投资占比提高;国内钢材价格指数持续下跌,屡创新低;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有所好转,但盈利水平仍然很低。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给钢铁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在严峻的形势面前,钢铁企业主动适应新常态,用新观念、新思维去破解企业发展难题。部分企业充分发挥综合优势,持续挖潜增效,终于摘掉持续亏损的帽子;有的企业提出要颠覆高盈利时期形成的思维定势和经营模式,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以“变革”为突破口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2014年我国钢铁行业最突出的变化就是钢铁企业准确研判市场,战胜困难的能力明显增强。很多企业在资产管理、现金流管理方面成效显著;部分企业通过优化融资结构、多渠道运作资金,大幅降低贷款总量;深化内部挖潜增效,采取有效措施使“三项资金”占用大幅下降;在成本管理方面,一些企业先算成本账,评估好盈利水平后再接订单,由过去的“干了算”转变为“算了干”,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
钢铁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取得了突出进步,一大批新产品获得实际应用。BW300TP新型耐磨钢使机械服役寿命延长两倍以上,助推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核反应堆安全壳、核岛关键设备及核电配套结构件三大系列核电用钢在世界首座第三代核电项目CAP1400实现研发应用,耐候耐腐蚀桥梁板中标美国大桥工程,S450EW、S450AW等新型耐候钢用于C80E新型通用敞车,为我国国际级重载铁路发展提供国产化材料支撑;HC550/980DP汽车板实现了常规连退线生产1000MPa级别高强钢;0.02mm的精密带钢产品填补了国内高端不锈钢精密带钢产品的空白;33mm厚壁X80M、大应变X80MHD2钢板已经可以批量生产。
新环保法、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新标准的实施,加大了我国钢铁企业的环保压力。钢铁企业进一步加强以烧结脱硫、“三干三利用”、能源管控中心等为代表的节能减排技术的全面升级和推广应用,吨钢综合能耗逐年下降;吨钢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减少,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长势头得到遏制。
在总结去年我国钢铁行业取得新成绩的同时,朱继民也指出了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低价格、低效益的局面仍没有改变。2014年钢材价格总体上呈波动下行走势,12月末中钢协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83.09点,连续创出新低,而铁矿石、煤炭价格下降所带来的原料成本优势并没有明显地转化为产品竞争优势。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尽管比上年有所改善,但销售利润率只有0.85%,在整个工业行业中排名垫底。
二是企业资金紧张,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去年国务院为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从企业反映的情况看,资金紧张、融资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2014年,中钢协会员企业银行借款同比增长0.28%,但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0.58%,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贷款利率上升。特别是有些银行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不断抽贷、压贷,使企业资金十分紧张,一些企业甚至面临经营风险。
三是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加剧了行业困难。主要表现在,环境执法标准尺度不一,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效果不明显,反不正当竞争缺乏监督落实,受各种因素制约落后企业无法淘汰出局。
四是改革不到位制约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国有企业人员负担沉重,“三项制度”改革仍不到位,企业办社会和历史遗留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在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下,这些问题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制约更加突出。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今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仍难有明显改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今年我国经济预计总体保持平稳,但下行压力加大。由于下游行业需求趋缓,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将面临新的挑战;主要原燃料价格波动,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企业资金紧张,融资难、融资贵难以根本缓解,同时汇率、债务风险也可能加大。总之,对今年全行业面临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2015年要特别关注经济下行压力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加强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引导,特别是汇率风险,加强市场风险预期分析。中钢协将积极建议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采取差别化的信贷政策,继续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出台降低国内铁矿山税费的措施。
朱继民指出,面对新常态,钢铁企业要充分认识、主动适应,加快转变步伐,实现“五个转变”,即从注重扩大产能的规模化发展转为注重品种质量提升的高质量发展,从注重产量效益的增长模式转为注重综合效益提升的增长模式,从注重提高产品竞争力转向同时注重综合竞争力的改革、优化和提升,从注重硬实力的打造转向更加注重软实力的提升,从注重国内发展转为开始谋划实施国际化发展,并不断探索企业间、产业间新的合作模式。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