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京津冀地区高炉产能调查报告
来源:我的钢铁|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前言:“节能减排”+“环保”是近几年和钢铁产业联系较为紧密的关键词,近年限制产能让不少上下游客户对钢厂高炉问题愈加关心。由于整个行业不景气,产能过剩问题日益显著。京津冀地区作为我…
前言:“节能减排”+“环保”是近几年和钢铁产业联系较为紧密的关键词,近年限制产能让不少上下游客户对钢厂高炉问题愈加关心。由于整个行业不景气,产能过剩问题日益显著。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钢铁基地,同时也是钢厂的主要集中地,而与之配套的高炉生产情况究竟如何,下面让小编与您道来。
京津冀地区高炉分布情况
近日,对京津冀地区100家钢企,371座高炉进行调查发现:自去年开始,北京地区已实现无高炉生产,天津仅占10%,京津冀地区90%的高炉都集中分布在河北,而唐山独占44.5%。
图1 京津冀地区高炉分布情况
京津冀地区高炉产能情况
据统计,京津冀地区高炉设计总产能为3.2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的28.4%。其中唐山地区占京津冀总产能的45.7%,天津地区占9.4%。
图2 京津冀地区产能与全国其他地区产能对比
图3 京津冀地区高炉产能分布情况
京津冀地区高炉厂家
京津冀地区高炉厂家数目很多,而其中多数厂家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72家,产能2.1亿吨,高炉265座;国企28家,产能1.1亿吨,高炉106座。民营企业生产品种比较齐全,成本控制方面也相对较好,使得本地钢材更具备竞争力。而新环保法实施之后,会逐步淘汰一批小于450m³的高炉。小高炉绝大多数掌握在民营企业手里,可以说今年民营企业将会受到很大冲击,同时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产能释放与结论
目前来看,京津冀地区产能释放对于市场价格的影响尤为明显。今年钢坯的利润较往年好转,在此影响下多数钢厂生产积极性较高,产能利用率一直维持高位。钢厂资源大量涌进导致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充当了价格上行的拦路虎。在取消含硼钢出口退税这一政策的影响下,短期内对钢厂出口方面造成了影响,部分钢厂接单情况不佳,产能过剩问题日益显著,始终未能摆脱低迷状态。近两年“治霾”成为重点议题,为了确保新环保法政策的施行,需要大多数钢铁企业增加环保设备,这会对本就资金压力大的民营钢铁企业造成冲击,企业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保问题的制约。2015年将是极为严峻的一年,钢厂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机遇也随之并存。在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整合产能,产量集中化,产品优质化才是可行之道。
- 上一篇:唐山钢厂检修尚未进入实质阶段 下一篇:检修停产 跌势难缓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