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钢铁PMI微升,钢价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

来源:中国冶金报|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根据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的数据,2014年12月份,钢铁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4.1%,环比微幅回升0.8个百分点,显示出市场预期向好(见图1)。不过,该指数已连续8个月处于50%的…

根据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的数据,2014年12月份,钢铁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4.1%,环比微幅回升0.8个百分点,显示出市场预期向好(见图1)。不过,该指数已连续8个月处于50%的荣枯线以下,再加上2014年第四季度钢铁行业PMI平均水平为44.5%,明显低于第三季度和2013年同期水平,显示出国内钢市的整体形势更加严峻。从主要分项指数来看,生产指数低位回升,采购量指数下降,新订单指数持平,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收缩且幅度加大,产成品库存指数继续上升,购进价格指数连续收缩。 

2014年12月份,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呈现持续走低的态势,并不断刷新年内低点,创2003年6月份以来的新低。综合来看,国内钢市供强需弱的格局难以打破,含硼钢出口退税取消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市场供需矛盾,短期钢价将继续承压。不过,经过近4年的持续下跌,目前钢价已经跌至历史较低水平,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预计2015年,国内钢市整体运行环境向好,特别是定向刺激措施所带来的需求回升,有助于钢价止跌并反弹。

后期粗钢产量增长有限

2014年12月份,钢铁行业生产指数为43.6%,环比回升5.0个百分点。该指数结束“三连跌”后回升,显示随着APEC会议限产因素的消除和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低位运行,钢厂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1月份,我国粗钢产量为6330万吨,同比下降0.2%,连续第二个月同比下降;粗钢日均产量为211万吨,环比下降3.13%,连续3个月下降并创2014年新低。不过,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来看,重点企业的粗钢日均产量自2014年11月中旬以来已连续4旬环比增长,12月中旬重点钢铁企业的粗钢日均产量为178.19万吨,旬环比增长1.86%。 

2014年12月份,与生产相关的采购活动继续呈现收缩态势,钢铁行业采购量指数环比下跌4.7个百分点至41.5%,为近9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进口原材料指数跌至50%以下的收缩区间,为49.0%,环比下跌1.2个百分点。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14年11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6740万吨,环比减少1199万吨,环比下降15.1%,同比下降13.41%,为仅高于2014年2月份的年内次低水平。2014年12月份,钢铁行业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4.6%,环比下跌0.3个百分点。该指数2014年持续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从这3个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受制于资金紧张和对后市预期的谨慎,当前钢厂的采购意愿继续减弱,短期内钢铁产量明显回升的可能性不大。与此同时,钢厂的内部钢材库存仍维持增加态势,后期或主要以去库存为主。因此,预计短期内钢厂生产不会出现明显增长。 

此外,自2013年12月份开始,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进入负增长状态。按照钢铁行业产能从建设到投放约需要两年时间来计算,2015年新增钢铁产能将大幅减少,2016年将再下一个台阶,再加上日益提高的环保成本将使很多小钢厂面临压力,以及钢铁行业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预计后期粗钢产量增长将有限。

钢材出口价格仍有上调空间

2014年12月份,钢铁行业新订单指数为40.2%,连续6个月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反映出当前市场需求尚未摆脱低迷态势(见图2)。不过,该指数止跌并环比持平,显示当前行业对后期需求提升的信心有所增强,内需持续低迷的局面或有所改善。据统计,2014年12月中旬,重点钢铁企业钢材销售结算量为1449.26万吨,日均销售144.93万吨,比上一旬日均增加13.60万吨,增幅为10.35%;粗钢销售结算量为57.47万吨,日均销售5.75万吨,比上一旬日均增加0.59万吨,增幅为11.43%。 

从国内市场来看,2014年12月份,全国气温大幅下降,尤其是北方地区建筑工程多数停工,加之年底资金紧张、工地回款缓慢,钢材整体需求表现疲弱。投资需求不振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对整体钢材市场需求影响明显。从国际市场来看,2014年12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收缩,环比下降7.9个百分点至41.6%。该指数连续两个月收缩且幅度加大,主要源于含硼钢出口退税取消的预期令很多钢厂和贸易商暂停接收出口新单。再加上国际市场近期对我国出口钢材开展的反倾销调查,令出口难度加大,国内钢材供应压力增加。

自2015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生产过程存在污染的含硼钢类产品的出口退税,没有给企业设置缓冲期,也没有出台钢材出口退税调整“一揽子”方案。尽管市场对此早有预期,部分企业也采取了以其他合金钢材替代含硼钢出口的应对措施,但短期来看,含硼钢出口退税取消对钢材出口形成的冲击仍比较明显,尤其是以含硼形式出口占比较大的螺纹钢、线材等长材品种,2015年第一季度的出口量将面临大幅下降的压力。从中长期来看,国内外钢材价差仍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我国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仍相当明显,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仍需要中国钢材产品来满足,因此我国钢材出口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出口价格上调还有一定空间,可以消化退税的利差。

钢厂库存持续增加

2014年12月份,钢铁行业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6.2%,环比上升2.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见图3)。2014年,钢铁行业产成品库存指数始终保持在50%以上的高位,反映出钢铁企业的库存压力明显加大。由于钢贸商的蓄水池功能持续退化,库存由市场向钢厂转移明显,钢厂的去库存压力越来越大。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中旬末,重点钢企的钢材库存量为1488.27万吨,比上一旬末增长1.18%,比上年同期增长7.67%。 

从市场库存情况来看,源于终端采购需求的持续减少,我国钢市结束了长期去库存的态势,开始小幅回升。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26日,全国综合库存总量为976.60万吨,比前一周增加8.49万吨,增幅为0.88%,全国钢材库存结束此前40周的下降趋势,转而进入上升通道,但库存水平比上年同期仍下降26.9%。目前,5大品种的社会库存是976万吨,2014年12月中旬末重点企业的钢材库存量为1488万吨,钢厂库存超出市场库存500万吨以上。随着天气的进一步转冷,各地钢材需求将继续转弱,而商家也暂无冬储意愿,预计后期钢厂库存将继续增加。

成本支撑力度继续减小

2014年12月份,钢铁行业购进价格指数“两连跌”至25.3%,环比回落5.8个百分点。该指数2014年一直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全年均值仅为32.7%,显示出原材料价格明显走弱,钢市成本支撑力度减小。 

2014年,铁矿石、焦炭、钢坯等原材料价格一路走低,12月份国内原料市场价格总体继续弱势下行,尤其是钢坯价格下降明显,但进口铁矿石和钢坯价格在月末均有所反弹。有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唐山地区普碳方坯价格为2190元/吨,环比下跌230元/吨;江苏地区废钢价格为1800元/吨,环比下跌20元/吨;山西地区焦炭价格为860元/吨,环比持平;唐山地区66%品味干基铁矿石价格为620元/吨,环比下跌100元/吨。 

2014年,原材料价格下跌幅度明显大于钢价跌幅,全年进口矿价累计下跌48%,焦炭价格累计下跌30%,现货螺纹钢价格累计下跌20%,现货热轧累计下跌12%。不过,从12月份的情况来看,钢价下跌幅度总体大于铁矿石和煤焦跌幅,全流程钢厂的利润空间缩小,钢企分化情况加剧。目前,进口矿、钢坯等原料价格均处于历史低位,钢厂和港口的库存也明显降低。随着后期资金压力略有缓解,钢厂的原料补库意愿将增强,预计进口矿、钢坯价格低位逐步企稳并小幅回升的可能性较大。 

此外,钢铁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仍未缓解,资金压力增大。目前来看,受山西海鑫钢铁、川威钢铁、西城钢铁等资金链断裂的影响,银行信贷对钢铁行业的收紧仍将延续。后期,资金问题将成为制约中小民营钢企的重要问题,也将成为重要的风险因素。

上一篇:钢价具备反弹基础 2015年或前低后高
下一篇:一带一路赢得近60国参与 将发布多个语言版本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行业焦点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