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国内外钢市综述,钢协数据
来源:中国冶金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11月份,随着天气转冷,钢材市场进入需求淡季,加上受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期间部分北方企业限产影响,钢铁产量和消费量均有所下降,国内市场供大于求态势未有改观,钢材价格再次呈小…
11月份,随着天气转冷,钢材市场进入需求淡季,加上受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期间部分北方企业限产影响,钢铁产量和消费量均有所下降,国内市场供大于求态势未有改观,钢材价格再次呈小幅下降走势。后期市场总体保持弱平衡态势,钢价仍将呈低位波动走势。
国内市场钢价小幅下降
11月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85.29点,环比下降1.11点,降幅为1.28%,改变了10月份小幅回升的态势;同比下降14.04点,降幅为14.13%。(见图1)
长材价格降幅大于板材。11月末,CSPI长材指数为86.09点,环比下降1.27点,降幅为1.45%;板材指数为86.11点,环比下降0.90点,降幅为1.03%。长材指数降幅比板材大0.4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长材指数下降16.32点,降幅为15.94%;板材指数下降11.84点,降幅为12.09%。(见图2、表1)
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均有所下降。11月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的8大钢材品种中,高线和螺纹钢价格由升转降,分别环比下降46元/吨和51元/吨,其他品种价格继续下降,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其中,角钢价格环比下降38元/吨,中厚板、热轧卷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和热轧无缝钢管分别环比下降49元/吨、46元/吨、34元/吨、35元/吨和49元/吨。(见表2)
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变化因素分析
11月份,国内钢材市场进入需求淡季。受下游用钢行业增速持续回落影响,市场继续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钢价再次出现下降。(见表3)
下游用钢行业增速进一步放缓,钢材需求形势仍较疲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月~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5.8%,增速比1月~10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1.9%,增速比1月~10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7.6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9.0%,降幅较1月~10月份扩大3.5个百分点。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比10月份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速分别较上年同期回落3.8个百分点、11.3个百分点、6.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同比回落4.1个百分点。从总体情况看,主要用钢行业增速继续回落,钢材需求形势仍较疲软。
粗钢产量回落,出口增加,市场供需矛盾略有缓解。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为5323万吨、6330万吨和920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0.9%、-0.2%和1.2%;平均日产粗钢量为211.00万吨,是连续第二个月下降,是年内最低日产水平,环比减少6.81万吨,降幅为3.13%。另据海关统计,11月份,全国出口钢材972万吨,环比增加117万吨,增长13.7%;进口钢材113万吨,环比增加4万吨,增长3.7%;净出口钢材859万吨,折合粗钢914万吨,环比增加120万吨,增长15.1%。按上述数据计算,11月份国内市场粗钢日均供给量为180.53万吨,环比减少11.67万吨,降幅为6.07%。从总体情况看,受出口大幅增长的影响,国内市场供需矛盾略有缓解,但由于需求疲软,总体上仍呈现供大于求局面。
原燃材料价格继续下降,对钢价支撑作用仍较弱。11月份,钢铁生产用原燃材料价格总体仍呈下行态势。其中,进口铁矿石(海关)价格降至79.67美元/吨,连续第10个月下降,环比下降3.06美元/吨,降幅为3.70%,较上月收窄2.85个百分点;国产铁精粉价格连续第7个月下降,环比下降28元/吨,降幅为4.01%;废钢价格连续第7个月下降,环比下降33元/吨,降幅为1.68%;冶金焦价格环比下降6元/吨,降幅为0.58%; 炼焦煤价格小幅回升10元/吨。原燃材料价格继续回落,对钢价支撑作用仍然较弱。(见表4)
国际市场钢材价格继续下降
11月末,CRU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53.8点,环比下降2.3点,降幅为1.5%,降幅较上月加大1.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4.5点,降幅为8.6%。(见图3、表5)
长材价格由升转降,板材价格继续下降。11月末,CRU长材价格指数为166.3点,环比下降2.6点,降幅为1.5%;板材价格指数为148.5点,环比下降2.1点,降幅为1.4%,较上月加大0.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长材指数下降18.3点,降幅为9.9%;板材指数下降12.4点,降幅为7.7%。(见图4、表5)
北美市场降幅收窄,欧洲市场降幅加大,亚洲市场由升转降。北美市场方面,11月末,CRU北美钢材价格指数为173.7点,环比下降1.5点,降幅为0.9%,较上月收窄1.2个百分点。11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为58.7%,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上升0.2个百分点,客户库存指数上升2.0个百分点,但价格指数下降9.0个百分点。11月末,美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6.3%,比上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当月美国中西部钢厂出厂价格继续下降,降幅较上月有所加大。(见表6)
欧洲市场方面,11月末,CRU欧洲钢材价格指数为148.3点,环比下降2.9点,降幅为1.9%,较上月加大0.2个百分点。11月份,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为50.1%,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在欧洲主要国家中,德国制造业PMI为49.5%,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法国和意大利的制造业PMI分别为48.4%和49.0%,仍低于50%。受需求增长缓慢影响,当月德国市场除中厚板价格由升转降,其他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均继续下跌,且跌幅有所加大。(见表7)
亚洲市场方面,11月末,CRU亚洲钢材价格指数为148.2点,环比下降2.3点,降幅为1.5%。11月份,日本制造业PMI为52.0%,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韩国制造业PMI为49.0%,连续第3个月低于50%;中国台湾地区PMI为49.2%,环比下降2.3个百分点。当月远东市场型钢价格保持平稳,其他品种钢材价格继续下跌,跌幅较上月有所减小。(见表8)
后期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随着天气转冷,市场进入需求淡季,后期钢材需求形势难有明显改善,市场总体保持弱平衡状态,钢价难以回升,将继续呈低位波动走势。
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拉动钢材需求保持增长。在12月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为明年经济工作定下的总基调仍是“稳中求进”,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强调在新常态下,继续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和出口的支撑作用,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自10月下旬以来,国家批复多个铁路、机场建设项目,投资总额在9000亿元左右。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将拉动钢材需求继续保持增长。
市场供大于求局面难以扭转,钢材价格难以大幅回升。受下游用钢行业增速放缓影响,钢材市场供大于求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1月~11月份,全国粗钢产量达74867万吨,同比增长1.9%,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7488万吨,同比增长59.66%;粗钢表观消费量为67379万吨,同比减少1402万吨,下降2.0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4427亿元,同比下降4.7%,虽已连续第8个月下降,但由于基数庞大,仍会形成新增产能。随着天气转冷,后期市场进入消费淡季,钢价难以回升,仍将呈低位波动走势。
市场预期继续回落,钢材库存进一步下降。受钢价持续下跌影响,市场预期也不断下降,钢材社会库存继续下降。11月末,全国主要市场5种主要钢材社会库存量降至970万吨,环比下降73万吨,降幅为7.03%,连续第9个月下降。截至12月12日,钢材库存进一步降至957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75万吨,降幅为28.16%;与年初相比下降394万吨,降幅为29.17%;同2月末峰值相比,已累计下降了1129万吨,降幅达54.12%。(见表9)
后期市场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产量、需求均有所下降,市场供大于求矛盾仍未扭转。11月份全国粗钢日产量为211.00万吨,连续第2个月下降,也是今年初以来的最低月度日产水平。但由于钢材需求也有所萎缩,市场供大于求状况未有改观。
钢材价格波动下行,短期内难以回升。10月份钢材价格曾出现短期回升走势,主要由于APEC会议对市场影响预期有所上升。但从11月份和12月份前2周钢材价格持续回落情况看,在供大于求的总体态势下,钢材价格缺乏持续回升的动力。
进口铁矿石价格止跌企稳,后期走势仍需关注。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IOPI(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系统监测,11月份CIOPI进口铁矿石(62%品位干基粉矿)平均到岸价格环比下跌8.29%。但进入12月份以来,日均价格在69美元/吨上下小幅波动,呈止跌趋稳走势,后期走势仍需关注。
钢材出口增加较多,国际贸易摩擦不容忽视。受国内市场需求不旺和国际市场有所好转的影响,今年我国钢材出口呈现大幅增长态势,1月~11月份出口增幅达46.8%,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不利于钢材出口的长期稳定。
- 上一篇:钢材需求“海上”来! 下一篇:工信部:2014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约7%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