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外汇局:继续保持对“热钱”高压打击态势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针对下半年可能出现的外汇收支复杂的形势,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下一阶段要继续保持对“热钱”的高压打击态势,有重点、有选择地推动资本项目改革。

这是日前召开的国家外汇局分局长座谈会上传出的信息。

国家外汇局提出,各级外汇管理部门要加快转变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大力推进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要将进出口核销改革推向深入,认真总结进口核销改革试点经验,条件成熟后在全国推广。择机启动出口收汇核销改革,继续推动贸易便利化;推进数据和系统整合,提高数据综合利用和监测分析水平,满足统计监测、分析预警、管理检查等方面的管理需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重点、有选择地推动资本项目改革;配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推进外汇市场发展,研究增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交易品种,强化对做市商的监管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外汇管理透明度。继续推进法规清理整合工作,完善法规整体框架。对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一步加强与媒体和公众沟通交流;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投资渠道和平台建设,优化货币和资产摆布。

对市场高度关注的“热钱”问题,外汇局表示,要做好应对和打击“热钱”流入专项行动相关案件的查实和处罚工作,继续保持对“热钱”的高压打击态势。

今年上半年,外汇局就深入开展应对和打击“热钱”专项行动,共排查跨境交易347万笔,累计金额4400多亿美元。目前,已查实197起涉嫌违规案件,其中立案150起,已办结42起,其余案件的相关违法行为定性及处罚工作正有序进行。

外汇局表示,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外汇收支活动趋于活跃,人民币升值预期总体趋缓。下半年我国外汇收支形势总体可能仍然比较复杂,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必须密切监测形势,深入评估风险,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预案和措施。

7月“热钱”或“热胀”

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以来,关于“热钱”的猜测就一直不绝,此后外汇局也曾先后发文对“热钱”问题做出详细解释。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来看对“热钱”的监控是有效的,但由于国际市场上美元走软、国内资本市场探低,适宜进行资产配置等多重因素,7月份“热钱”涌入的量可能较前两个月有所回升。

早在重启汇改伊始,央行就明确表示,进一步推进汇改,需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力求使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其中要加强对短期投机资本的监测和管理,防范“热钱”大规模流动给国内金融体系造成大的冲击。

从长远来看,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避免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加大双边波幅,有利于压缩“热钱”的持续套利投机空间。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人士介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率先回升向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回暖,加之本外币正利率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因素影响,对境外资本有较强的吸引力。而由于外汇资金持续流入,推高了国内股市和楼市价格,强化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反过来进一步刺激外汇资金流入,一定程度上容易形成外汇资金持续流入的正反馈机制。

5、6月份,由于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势,以及我国股市开始回调,楼市的调控刚刚开始,因此出现了一定的资金外流现象。而7月份,一方面,美元在国际市场一路滑坡,国际游资退出美元市场;另一方面,在进一步下探后,国内股市出现投资机会,重新吸引境外资金。

此外,我国经常项目已经开放,但资本项目还存在一定管制,资本项目中各个子项目之间管理方式和管制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外汇局认为,“热钱”必然竭尽所能避开管制,从开放和便利化程度较高的渠道(如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渗透流入。

外汇局昨日表示,下一阶段将继续保持对“热钱”的高压打击态势,做好应对和打击“热钱”流入专项行动相关案件的查实和处罚工作。

外汇局称,2010年以来,外汇管理部门深入开展应对和打击“热钱”专项行动,共排查跨境交易347万笔,累计金额4400多亿美元,目前已查实197起涉嫌违规案件,其中立案150起,已办结42起,其余案件的相关违法行为定性及处罚工作正有序进行。

人民币汇率续攀新高 升值预期总体趋缓

在连续几个交易日的小幅攀爬后,8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715,较前一交易日小幅走高7个基点,再度创下汇改以来新高。市场人士指出,人民币中间价创新高主要是受隔夜美元疲软的影响,在预期之内。因此,国内外汇市场和海外市场昨日均反应平淡,延续了前几日的波澜不惊。

即期市场反应平平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715。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722。

周二美国公布的6月个人收入、消费支出等数据均差于预期,表明美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受此影响,美元承压下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则连续第四个交易日维持上行走势,并创出新高。

不过,国内外汇市场对于人民币再创新高的“成绩”并不“感冒”。昨日,人民币在即期市场询价系统上收报6.7722元,较上日收盘价6.7730元微涨,盘中振幅仅0.07%。远期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一年期贴水572点,即市场预期美元对人民币一年后为6.7150,人民币仅升值0.84%。

截至记者发稿,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一年期报6.6760元,较上日尾盘微升,即市场预期美元对人民币一年内升值1.4%左右。

此前,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已经减弱了很多,现在不具备汇率大幅波动的基础。

7月下旬以来,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对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多番进行详细解析,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的预期。

外汇局昨日表示,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外汇收支活动趋于活跃,人民币升值预期总体趋缓。下一步将配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推进外汇市场发展,研究增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交易品种,同时加强监管指导。

对其他币种持续走低

尽管对美元连连走高,但受到欧系货币的强势影响,人民币对其他币种却在持续走低。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欧元等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欧元兑人民币8.9519元,100日元兑人民币7.9069元,1港元兑人民币0.87248元,1英镑兑人民币10.7944元。

据记者计算,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0.82%,对欧元、英镑分别贬值5.5%和6.5%。

此前,胡晓炼撰文表示,参考一篮子货币与盯住单一货币相比,更能发挥调节进出口、经常项目及国际收支的作用,也更能体现出汇率上下浮动的特点。未来可尝试定期公布名义有效汇率,引导公众改变主要关注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的习惯,逐渐把有效汇率水平作为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参照系和调控的参考。

尽管何为“名义有效汇率”尚未定调,但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特别提款权(SDR)就可以看出人民币对国际通行的一篮子货币的走势。据央行网站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一特别提款权单位折合人民币10.0431元,人民币较今年1月升值5.3%左右。

上一篇:统计局: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逾1.9亿平方米
下一篇:鞍钢在美设厂阻力基本排除 有望9月启动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行业焦点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