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经济刺激计划最终版获参众两院批准 有望本周生效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13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先后对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新方案最终版本进行了投票。众议院以246票对183票,参议院以60票对38票陆续表决通过了该方案。该项方案将最后递交美国总统奥巴马,并可能于17日签署生效。
根据参、众两院达成的最终协议,这份经济刺激计划总额为7870亿美元,其中35%将用于减税,65%将用于政府投资。据民主党预计,该项计划将为美国保住和创造350多万个工作岗位,并使美国经济摆脱7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
奥巴马表示,这一计划的通过将是美国经济走向复苏的“重要里程碑”。不过,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萨默斯则警告说,经济刺激计划以及此前推出的金融援助计划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作用,美国经济的艰难时期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失业率也很可能继续上升。
两党仍存在巨大分歧
此次方案虽然是两院讨论和妥协后的折中产物,但其通过过程也非一帆风顺。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较劲”,使得该方案未来的实施过程充满了变数。
据美国当地媒体报道,在参议院13日晚间进行的投票中,民主党资深参议员肯尼迪因病缺席,同党的布朗则因出席葬礼于晚上11时才抵达投票地,并以决定性的第60张赞成票,使方案刚好得以通过。与此同时,3名共和党议员则临阵“倒戈”,加入到支持方案的阵营中。
此前的众议院表决过程则上演了“一边倒”。除7人投反对票外,民主党议员几乎全部对这项计划投了赞成票;而共和党议员则没有一人投票支持这份计划。
两党的巨大分歧,主要在于共和党认为这份计划用于减税的投入太少,而用于像“联邦机构电脑更新”这样的日常项目支出却太多,因而一直要求增加减税措施和协助业主避免断供,并剔除不必要的开支。此前曾有共和党人士认为,若不修改,该计划不但不能有效振兴美国经济,反而会给美国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
但投票结果似乎显示民主党拔得头筹,奥巴马总统上任的第一把火即将点燃。“这历史性的一步不会是我们扭转经济局面行动的结束,而仅仅是开始。”在获知方案通过后,奥巴马表示,他将尽快签署该项方案。《华尔街日报》已将这一结果称为奥巴马总统任内的“第一个立法胜利”。
“购买美国货”恐成“毒药”
此前饱受各方批评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在新版本方案中仍然得以保留,只是在最后加上了“不得违背其签署的国际贸易协议”这一软化性质的内容。同时,美国政府表示,可以从公众利益出发,不实施这一条款,但应公开其理由。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如此,这一条款仍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
对此,美国商界有关人士警告,全球消费者约有95%生活在美国以外地区,一旦其他国家针对这一条款采取报复措施,那么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美国企业。“购买美国货”的这一条款,不排除成为贸易“毒药”的可能性。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说,无论从经济还是从爱国主义角度看,眼下“经济爱国主义”的做法都没有意义,因为它或许符合政治需要,但从经济角度看不正确;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也表示,所有国家都应遵循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政策。
此前,奥巴马曾公开表态反对这一条款,表示美国不能错误释放信息,不顾世界贸易。对此,分析人士认为,“购买美国货”条款虽然遭到奥巴马公开场合的反对,但不能忽视这是美国社会的一种思潮。奥巴马政府出于更加宏观的考虑表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仍然有可能利用各种技术条款来获取美国利益,此外,也不能排除美国将贸易保护主义延伸到金融领域的可能性。(来源:中国证券报)
相关新闻:日本拟出台规模逾万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
为尽快阻止经济进一步恶化,日本政府及执政党15日确定了将推出大规模追加刺激经济方案的方针。据日本共同社报道,预计该方案中政府财政支出将为15万亿~20万亿日元,整体事业规模将超过100万亿日元(逾万亿美元)。
世界金融峰会(G20)将于4月2日在伦敦召开,日本政府计划在此前汇总经济刺激方案并正式公布。要使经济刺激方案得以实施,2009年度补充预算案的制定与成立的时期至关重要,而这又与解散众院进行大选的日程密切相关。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将谨慎选择解散众院的时机。
由于该经济刺激方案是在众院审议09年度预算案的过程中逐渐浮出水面,在野党可能反对预算案从而影响经济刺激方案在众院通过的时间。如果执政党计划在预算案通过后制定补充预算案并使之成立,则短期内众院将不会被解散。
日本政府将于16日公布08年第四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快报值。有预测认为日本很可能陷入两位数的年率负增长。预计麻生将根据该快报值,正式指示政府和执政党讨论经济刺激方案。
考虑到就业等情况,经济刺激方案将大幅增加公共事业投资。除进一步完善机场、港口和高速公路外,很可能考虑提前实施新干线和羽田机场的扩建计划。此外,方案中还很可能加入政策性减税以及推进太阳能发电。
刺激方案将以发行建设国债作为财源,不足部分将考虑发行赤字国债。也有意见认为可以发行免除遗产继承税的无利息国债。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