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调整频率提高 新定价机制作用显现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尽管国际油价在过去一个月中并未出现太大幅度的变化,但国内油价还是在一个月内调整了两次,这在业内专家看来是一个显著信号,意味着中国成品油价格已真正按照完善后的价格形成机制来调整,国内外油价终于迎来“接轨”时代,未来油价调整频率将显著提高。
就在去年12月19日,国内成品油价刚刚进行过一次下调,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900元和1100元。而一个月不到即进行第二次调价,这样的频率与近年来国内成品油价一直保持小幅调整频率的“惯例”颇为不符。
据本报记者统计,上一次成品油价于一个月内调两次还要追溯到2005年。当年6月25日,国家先上调汽、柴油出厂价每吨200元、150元;随后又于7月23日进一步上调汽、柴油出厂价每吨300元、250元。整个2005年,国内成品油价共调整了5次。但此后,受国际油价暴涨影响,国内油价调整速度大幅放缓。从2006年到2008年,国内成品油价每年仅调整两次,且每次调价之间都相隔数月之久。
对于在过去一个月内国内成品油价两次下调的原因,国家发改委人士昨天进行了详尽阐述。他表示,我国成品油价格实行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以一定时期内国际上几种原油价格的平均水平为基础,加上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和市场利润确定。为了避免国际市场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国内油价频繁调整,机制参考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是连续一段时期相关油种综合平均价格。这也就意味着,国际市场某种原油某一天或某几天价格变化较大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会调整,只有当国际市场相关油种一段时间内综合平均价格变化超过一定幅度时,国家才会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我国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一个重要原则是价格调整要适时、适度地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企业生产成本,以利于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因此,价格调整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趋向大体一致,时滞不会太长。但与此同时,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对两次调价之间的最短时间间隔做了相应规定。”上述发改委人士说。
本报记者从业内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规定的两次调价之间最短时间间隔为22天。
“尽管这次调价幅度不大,但至少表明国内外油价已走向‘接轨’,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已真正开始发挥作用。这可能是调价带来的最大意义。”石油专家、东方油气网副总经理钟健对本报记者说。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频率会逐渐加快,国内外油价间接接轨将真正获得实现。
物流业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随着成品油价格进一步下调,公路运输占有较大比重的物流业也将由此降低成本。
发改委交通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昨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指出,油价的下调固然有利于物流业,但市场需求何时恢复更加重要。他进一步预计,随着4万亿投资计划的逐渐落实,与基础建设行业相关的运输业将会率先恢复需求。
据汪鸣透露,目前油价仍然是公路运输业的重要成本,占比重约为25%-30%。此次油价下调,有利于其降低这部分成本。不过汪鸣指出,由于宏观经济疲软,物流运输的需求开始出现下降,这对于行业来说是严重的打击。与2008年9月之前相比,现在全国公路货运企业的业务量降幅超过20%,部分沿海地区降幅高达30%。“内地公路运输市场从去年11月也开始下降了。”
汪鸣指出,物流业2009年的发展将主要看经济的恢复程度。如果4万亿投资计划的效果逐步发挥,宏观经济回暖,物流市场的需求也有望回升。他进一步指出,由于拉动内需计划中有大量基建项目,因此预计跟基础设施、公用建设相关行业的运输需求会率先恢复。
油价下降有助促进汽车消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4日宣布,根据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自1月15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40元和160元。这是自上个月18日以来第2次下调油价。
太平洋证券研究所研究员谈际佳对本报记者表示:“油价下降将是一个长期趋势,这不仅将惠及小排量车和自主品牌,对SUV、CRV以及大排量车来说,也是重大利好消息。可以说,油价降低对整个行业都有好处,将有助于汽车使用成本下降,再加上国家降低买车购置成本的有关举措,会使2009年汽车行业整体往上走。”
去年12月18日,发展改革委宣布自次日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900元和1100元,同时,适当压缩了流通环节差价,以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消费者。
发展改革委近日已下发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努力做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的衔接,确保市场供应。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价格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成品油市场的稳定。
“从更长的时间点来看,国内油价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在国际油价处于40美元每桶附近的时候,国内汽油的合理价格应为每升3元左右。”谈际佳认为。
近年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情况
调整时间 | 调整内容 |
2005年3月23日 | 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 |
2005年5月10日 | 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 |
2005年5月23日 | 降低汽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 |
2005年6月25日 | 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200元;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上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 |
2005年7月23日 | 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250元;上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 |
2006年3月26日 | 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200元;上调航空煤油出厂价每吨300元 |
2006年5月24日 | 上调汽、柴、航空煤油每吨500元 |
2007年1月14日 | 下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220元;下调航空煤油出厂价每吨90元 |
2007年10月31日 | 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500元;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500元;上调航空煤油出厂价每吨500元 |
2008年6月20日 | 上调汽油、柴油价格每吨1000元;上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1500元 |
2008年12月19日 | 汽油出厂价格每吨降低900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降低1100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降低2400元 |
2009年1月15日 | 汽油出厂价格每吨降低140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降低160元 |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