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外需减弱已成定局 需提振内需弥补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9月份,我国贸易顺差达293亿美元,创下单月新高。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是进口增速大幅下降所致。目前,我国外需减弱已成定局,未来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出口,并通过提振内需创造新的增长点。

贸易顺差创新高

江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认为,9月进口增速下降很快,主要是国内真实的投资与消费降低的结果。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值保持在27%左右,实际值则持续下降到18%左右。其中,房地产投资逐月下降至29%。消费名义增长率高达23.2%,真实增长也创出历史新高。但是,消费增长主要集中在石油制品中。消费增长依赖于存量财富与增量财富,在经济下行背景下,收入下降是必然的,消费难以支撑中国持续增长。

9月份出口增速21.5%,较上月有所回升。魏凤春认为,9月份出口较为稳定,一是由于国外消费能力的下降使消费者选择替代品,而中国产品符合了这一要求;二是中国贸易在减少对美国信赖程度的同时,加大了与周边国家与地区贸易的往来,是贸易多元化的必然结果。

中信建投宏观经济分析师胡艳妮认为,9月贸易顺差创新高主要是由于进口增幅放缓,以及受去年基数较高的影响。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带来进口总值增幅下降。

采取措施提振内需

魏凤春认为,贸易顺差再创新高的可能性不大。一是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会将金融风险传染到实体经济中去,企业破产引发失业增加,从而减弱其购买力;二是美元泛滥会增加美国出口,从而减弱中国贸易逆差;三是欧洲、日本等经济衰退已成定局,中国出口产品会受到抑制。

分析人士认为,面对全球金融动荡和经济加速下滑,美元对主要货币却继续升值,尤其是在欧洲央行未减息的情况下欧元对美元大跌。美国经济如果陷入衰退,其它经济体也将受拖累,其货币相对美元价格也会贬值,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以美元计价的产品出口的增速。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称,4季度出口将基本稳定,进口增速将大幅回落。

魏凤春认为,外需减弱已成定局,这将迫使中国加速寻找能够替代“制造业美元”的财富创造之路。政府应通过积极的出口退税与财政补贴等方式促进出口,同时继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减少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另外,可采取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放松信贷规模等政策,以及部分减税等。(来源:中国证券报)

相关新闻:

樊纲:把扩大内需作为下阶段主要任务

在昨日举行的高交会资本市场高峰论坛上,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表示,这次全球金融风暴会引起世界经济的大危机,但不一定有大萧条。

樊纲认为,目前的金融危机问题非常大,应该说比1929年的危机要深、要重,波及面要广。这样一种金融危机一定会产生经济危机、经济衰退。不过在危机是否会导致大萧条的问题上,樊纲还是持较为乐观的观点,认为大萧条不一定会出现。原因是相比1929年那一次,现在有了宏观经济学,有了宏观调控。几十年来人们也是因为有了宏观政策、有了宏观调控,才能一直避免发生一些大危机。这次各国中央银行、各国政府深知不干预的后果,联手救市,也是人类智慧的发展。

谈及此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樊纲表示,“金融上直接的影响比较小,但会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外汇市场。”他指出,我们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没有买真正意义上的坏账,像买雷曼的会有一些,但是相对来讲较少,直接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美国实体经济进一步衰退,而且是世界三大主要经济体同时衰退,会对我们的出口和外汇市场产生不利的影响。三大经济体的衰退,将间接影响到亚太出口国,同时世界经济不景气的预期使得资源价格在下跌,资源产出国也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到了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了,应根据新的形势、新的供求关系,把扩大内需当作下一阶段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一篇:多国再度联手救市 全球股市大幅上扬
下一篇:中钢协辟谣:钢企未接受淡水河谷涨价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行业焦点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