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煤炭价格管制效果尚待观察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限价令发出之后的一个多月里,煤炭的市场价格并未止住上涨的步伐,据媒体披露电煤价格该月上涨22%,与限价实施前一月煤炭价格25%左右的涨幅相当。针对这一情况,近日发改委再次发布限价措施强调了价格上限。
我们认为,限价带来很大的交易成本:首先,我国煤炭行业集中程度较低,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神华集团的产量也仅仅为全行业的6.6%,存在大量的中小煤矿生产企业。限价政策实际的执行力不可能渗透到行业中所有的企业,最终形成的情况就是大中型企业对小企业、合法规范企业对非法违规企业形成补贴,抑制高效企业生产、刺激低效企业扩张。
要素低价导致稀缺资源的错配。这种错配体现在两个方面,在供给方面低价无法刺激煤炭企业扩大生产,产能无法扩张稀缺的局面根本上无法改变;在需求方面,明显低于竞争价格的煤炭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吸引力,价高者得的市场交易规则在此失效,无法将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
限价难以保护本已稀缺的资源。低价对于浪费现象难以抑制,仅凭道德约束无法解决现实中的难题。我国对于资源、能源的出口规定甚多,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资源出口国外导致国家利益的流失。而限制低价的资源通过我国制造业,甚至服务业的正当光明的出口到世界各地,我国人民缴税形成的财政收入因此而变相地补贴到了世界各国。
限制价格政策的执行成本并不限于限价商品本身。要在一个市场经济的体系中控制一种商品的价格,就需要对这一产业链中上下游所有产品的价格作出相应的限制,使得价格管制“蔓延”开来,越管越多。
限价能否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任何经济中出现价格全面上涨的现象都离不开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发展需要的增长,所谓成本推动型通胀并不能解释通胀真正原因,没有货币量的超额增长不可能带来价格水平的整体上扬。在此次全球通胀过程中,资源、能源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韩国的物价上涨并没有中国严重,而石油输出国的俄罗斯却遭遇着两位数的通胀。货币总量控制不力才是物价全面上涨的真正原因,扭曲的价格只能使资源配置紊乱,多余的货币仍然会冲击经济中其他未受限制的部门,但其他部门的价格调整到位之后,限价部门遇到的冲击将会更大,行政手段在此时效力将渐行渐微。
面临着通胀、衰退双重压力的政府往往会求助于价格管制手段,即使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也曾出现过如此的情况。1971年为了应对滞胀危机,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实施了所谓的“新经济政策”,政策的核心内容就是实行工资物价管制和停止用黄金兑付美元,第一次的工资物价管制仅仅执行了两个月就以煤矿工人增加工资15%宣告破产,而1972年物价在管制的条件下仍然上涨3.2%。1973年6月尼克松不顾一切地再次实施价格冻结,但最终创下了物价上涨12%的历史最高纪录。
理论和历史都已证明,管制价格只能带来经济的扭曲,而无补于通货膨胀。改变资源价格扭曲的现状,对于合理配置本已稀缺的资源意义重大,长期来看高效、合理的市场经济体系对于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限价手段不可能持续,煤炭等资源价格最终仍然还是会被市场力量所决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奥运经济如何看?
下一篇:伊斯兰财团联手打造中东北非地区大型钢铁企业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行业焦点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