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80%电企亏损背后:煤炭企业利润100%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在电力企业亏损面高达80%、发改委调电价限煤价的情况下,市场煤价依然不依不饶的冲破千元大关。电煤问题正在成为一个影响我国能源安全的长期战略问题。

为此,上海证券报采访了监管部门人士、多位电力企业高层、行业权威和电力燃料公司基层员工,深入了解了煤电行业目前存在的多方面问题。 现状1 煤企降低合同兑现率提价,利润空间100%

具有标杆意义的秦皇岛煤价最近已经突破了千元关口,再一次挑战了电力企业的承受极限。国投电力董事长胡刚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透露,5、6月份以来其购买的重点合同煤价格已经涨了50元左右。按照今年1?4月份的重点合同煤涨幅,当前重点合同煤价平均已达520元。

驻守在内蒙古采购煤炭的浙能集团富兴燃料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则是看着煤价一路飙升却无计可施。他无奈地向记者表示:“4月份还是575元,5月份就是640元,6月竟然就到了900元,煤企要涨价发个通知就行了,你不同意也没办法。”

“如果说前四月的涨价仍属合理,那么五月份以来的涨价有些非理性了。”中电联燃料分会会长、原中能电力燃料公司总经理解居臣指出,在2008年订货价格上涨30?45元的基础上,进入5月份大部分电力企业都接到煤企要求上调电煤价格的通知,而这次上涨的幅度一般在30?50元,有的甚至更高。

不过,不少电力公司人士反映,虽然合同煤价格低,但是煤企往往采取降低合同煤兑现率的方式迫使电企购买市场煤,实际上电煤成本进一步增加了。一位电力燃料公司负责人也表示,虽然政府有6月19日最高限价的规定,但是煤炭企业自然有降低合同兑现率招数来对付,本来80%兑现,现在60%兑现??让电企自己去补缺,那就拉高了价格。

中电联一位专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早些年采煤成本为60?70元/吨,现在加上人力福利、设备原料、安全环保等方面成本刚性增加,最先进的采煤方法也不过150元/吨左右的成本,因此煤企有100%以上的暴利并不过分。

现状2 煤质下降促成变相涨价

高煤价下,劣质煤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市场上横行。解居臣指出,目前,电煤资源特别是优质煤和贫瘦煤资源比较紧张。一方面,个别煤种或矿区资源枯竭,无替代资源接续,原有重点合同基数不能根据供需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整,需求资源得不到补充。另一方面,电煤质量普遍下降。据统计,全国口径燃煤发热量为19兆焦,4544大卡,比2003年下降了约400大卡。从2000年到2007年,全国原煤平均发热量下降了10.7%,进一步推高了火电企业的电煤成本。

“现在所谓25亿吨煤的质量比不上以前20亿吨煤,掺杂掺假情况比较普遍。”胡刚说。不过在煤炭供不应求和高煤价下,电企已经没有太多力气讨价还价。

“我们的煤价在向国际煤价看齐,可是人们往往忽略我们的煤炭质量是无法和国外精选高质的商品煤看齐的。”一位电力行业人士称。他指出,煤价暴涨掩盖了煤炭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高煤价带来的巨额利润驱动煤炭企业不顾安全生产条件,盲目生产,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了诸多的隐患,造成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的恶化;第二,部分企业失去进行技术革新和产业链延伸的动力;第三,有可能滋生腐败问题。煤价暴涨产生了重点合同不能兑现,交易过程掺杂使假,扰乱市场秩序,这就为煤炭交易的腐败滋生了生存的土壤。

现状3 政府担保促电厂借贷买煤

对于电企,解居臣指出,现在关键问题是不少电厂资金链断裂,没有钱买煤。但是,政府不可能让电厂停机。对发电厂自身,有个边际利润在里面,不发电连工人工资都没有了,发电了虽有亏损,但边际利润是有的。不管怎么样,地方政府肯定会担保贷款,现在很多就是地方政府提出担保,银行才给贷款的。

两家独立发电集团的高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机组先进面对供不应求的造船订单,造船业的春天显得无限繁荣。但繁荣背后的真相呢?

韩国中小船厂的“倒闭论”,点燃了业内对于海运产业链的隐忧。

韩国中小船厂“倒闭论”

鞍钢的钢材出口部门正在等待一批来自韩国的客户——全球产能最大的造船企业韩国现代重工集团的代表。

就在此时,韩国现代重工带来了一个不太乐观的消息:如果钢材价格继续攀升,今年下半年,韩国将有大批中小船厂面临倒闭。

在韩国现代重工集团代表前往鞍钢之前,韩国现代重工(中国)副总裁姜哲镐便向记者透露,未来可能发生产业变化。“一年以前中国出口的船板价格只有500美元/吨,现在价格上涨到了1400美元/吨,韩国的中小造船企业不仅需要去购买大量的钢材,此外还需要对外采购发动机。迫于成本压力,将有大量的中小船厂宣布倒闭。”

“这些企业向我们预订了钢材,自己却要倒闭?”鞍钢的钢材出口部门负责人针对姜哲镐的言论有些迷惑。

该人士透露,韩国的不少钢厂已经把船板的订单排到了2011年,“还有更多的造船企业根本买不到船板。”

看到如此“红火”的生意,该人士根本无法相信姜哲镐对于行业的前景预测。因为按照此说法,这些预订船板的企业很有可能无法接收订单。

据英国造船海运分析机构称,2007年韩造船订单量为3200万CGT(标准货船换算吨数),占全世界订单总量的40.4%,高居世界首位。有超过200万吨的进口船板来自中国钢铁企业,占中国船板产量的五分之一。

按照姜哲镐的核算,相比大型船厂,韩国的中小造船企业只得靠压低价格来接单,通常它们接受订单价格会比大船厂便宜20%;但迫于没有规模优势,它们的采购成本却比大型船厂还要高,比如船板采购就要贵出5%到10%。“按照目前的钢材价格情况看,韩国这些中小船厂正在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时刻。”

中国钢厂只赚快钱

据国防科工委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商船新接订单逾70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超过韩国,居世界第一位。

而作为造船业的主要成本的船板价格,中国钢厂的船板价格甚至超过新日铁等知名企业的10%,是少有的几种国内价格超出国际价格,同时保证旺盛出口的品种。

据姜哲镐透露,之所以新日铁的船板价格相对便宜,“我们保障与新日铁等企业保持长期的供求关系,而他们只要达到自己预期的利润,比如10%的利润,就不会再加价了。对于中小钢厂的订单,他们基本不予理会。”

而中国钢厂则采取另外一种方式。“中国钢厂大量接收订单,船板价格也水涨船高,每个季度,钢厂只是按照自己的要求提高报价,并不考虑对方能否接受。”

为了逐利,一些造船厂甚至采取违反常规的手段。海东造船厂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由于成本的上涨,我们不得不向订船的企业提出一些涨价的要求。但对方只是勉强同意了一部分,我们的利润还是被压薄了。”

危险蔓延的上下游

在姜哲镐看来,真正“艰难的时刻”即将到来,即随着油价的上涨,租船和造船业都面临着困境,并最终影响钢铁业。

“现在石油价格正在攀高,随之而来石油的贸易将会下降,这将严重影响海运,并折射到造船业。”而油价的影响并不是简单地降低海运份额,“更有可能导致一些国家的石油运输几乎下降为零。”

高盛甚至预言油价将涨到200美元/桶,这代表着两年之内,油价将翻涨3到4倍。

表面上看,这一理论有些“耸人听闻”,但是据记者了解,中国商务部也已经注意到该问题的严

上一篇:整车售价环比上涨 中国车企拒绝价格战
下一篇:中国煤炭进出口“牵动”国际价格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行业焦点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