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国务院定调宏观调控新"双防"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方面,提出"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此项"双防"表述另有新意。   传统的"双防"表述可以追溯到2007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正是在那次会议上,中央对宏观经济工作提出"双防"目标??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消解"滞胀"风险?

  "这是提醒我们警惕中国经济滞胀的可能性。"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黄范章对记者解读说。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经济往下行的风险都在加大。"黄表示,"现在确实应该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跌。"在他看来,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8%的GDP增速已经不高,如果到7%,基本就业问题将受到严重冲击。

  而为了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政策上一直是有压缩投资的趋势。"很多大项目都被停了,"黄范章说,"同时消费的增长也是很慢的。"更何况目前物价上涨压力趋大,消费必将受到一定的抑制。

  出口方面则由于外部经济形势严峻有下行风险。海关总署统计显示,2月份出口874亿美元,只增长了6.5%,虽然由于雪灾等因素,但比去年同期回落45%,而进口却大幅增长了35%。这是自去年10月起,进口同比增速连续5个月高于出口增速。

  提出防止经济下滑,"正是政府把握宏观调控节奏和力度的很好体现。"商务部一位权威人士向记者表示。

  据国务院提请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一份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消费、投资和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4.5、4.4和2.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在4月1日发布的季度经济报告中亦警告:"中国经济正处在十字路口,如果调控不当,经济今年胀,明年滞。"他预计,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9.5%,通胀6.5-7%;2009年经济如果硬着陆,则仅增长7.5%,通胀3%。

  他接着表示,因为出口放缓影响私人部门投资将主要在2009年体现,以及2008年支撑经济的一些一次性因素(奥运效应、政府换届和雪灾后重建)也将在2009年消失。

  这和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的判断不谋而合。"到了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经济下行风险更大,因为利好因素(奥运、换届)都消失了。"

  "在这个时候提出防止经济下滑,我认为非常重要。"张燕生坚定的对记者表示。

  财政政策转型:并非简单的"宽财政"

  如何在GDP8%的增长目标和CPI4.8%之间寻求平衡,一直是经济界争论的话题。此次在国务院2008年度工作要点里提出防止经济下滑,似乎表明财政政策将发挥更大效用,"货币派"的争论的对手"财政派"似乎活跃了起来。

  "稳健的财政政策,如果有必要,可以转成宽松。"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王一鸣新闻,王一鸣说吧)在3月底一次会议上公开表示。

  他的理由是,外部的压力,加上从紧的政策,两种因素叠加会使经济减速加强。他还表示,尽管既有"双防"依然存在,但"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而针对新添的这"一防",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李稻葵(李稻葵新闻,李稻葵说吧)更是和记者坦言建议,"我们应该准备财政政策的转型了,可行性研究也该开始了。"

  实际上,"目前的财政政策是偏紧的,"李稻葵表示,"这和我们的财政收入很高的状况不大相称。"

  针对外部需求放缓,"我们理应运用财政政策来提升内需,以弥补外需失去的那部分"。李说,"而这并不会增加总需求。"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则更建议,宏调正确的政策组合是:2008年货币政策适度从紧,加大财政政策扛通胀,补贴弱势群体;2009年财政刺激内需,货币政策适度放松甚至减息。那么,"中国经济有望在美国衰退中实现软着陆,09年经济增长9.5%"。

  哈还算了这么一笔帐,如果对包括失业者、学生、老人在内的弱势群体每人一年补贴1000元,"仅需国家财政780亿元,占07年财政收入的1.5%"。

  "政策上应该有保有压。"上述商务部官员表示。对"两高一资"出口企业、粮食出口加以控制,但对涉及就业密切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业,他向记者透露,"政策层面可能马上就会有调整了。"

  在目前调控措施下,加工贸易行业面临生存危险。而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曾在两会期间公开表示,决不放弃加工贸易业。

  不过,张燕生谨慎地表示,在目前输入型、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趋大情况下,紧缩的货币政策解决不了这些,"但是否'宽财政',不能泛泛而谈"。

  更为关键的是,他认为,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激励效应的杠杆作用,解决供给效率、要素流动的效率问题"。

  比如,他举例说,为应付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美国政府的减税费政策,使得企业轻装上阵,研发支出增加,国家创新能力大为提升。

  因此,"财政政策的结构性调整"尤为重要,"这是制度结构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宽财政"。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中石油中石化再表态力保汽柴油供应
下一篇:电煤紧张状况缓解 煤价格下降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行业焦点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