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如何重组?问道武钢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引子

2007年5月,邯钢宝钢在河北石家庄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各出资50%,在邯钢新区建造500万吨钢铁厂,成立邯钢集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2009年8月,由于河北钢铁集团成立,宝钢全部退出邯宝钢铁公司,派驻邯郸的宝钢高层管理人员悄然返回上海。

2006年,建龙集团参与通钢集团股份制改造,成为第二当家人。2009年7月,因建龙集团增资扩股并控股经营一事酿发血案。吉林省政府、国资委宣布,建龙集团永远退出通钢集团改制重组。

在重组之路上,不少企业开始踌躇满志,最终却铩羽而归的,又何止这三两家?

然而,涉足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最早、动作最大的武钢,却步步为营,一路高歌,成功地重组了鄂钢、柳钢昆钢,将中西南钢铁版图牢牢收入自己囊中。

重组势在必行

我国是钢铁大国,然而,长期粗放经营所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

盲目投资严重,产能总量过剩。截至2008年底,我国粗钢产能达到6.6亿吨,超出实际需求约1亿吨。

创新能力不强,先进生产技术、高端产品研发和应用还主要依靠引进和模仿,一些高档关键品种钢材仍需大量进口消费结构处于中低档水平。

产业布局不合理,大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在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发展受到环境容量、水资源、运输条件、能源供应等因素的严重制约。

产业集中度低,粗钢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排名前5位的企业钢产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8.5%。

资源控制力弱,国内铁矿资源禀赋低,自给率不足50%。

流通秩序混乱。钢铁产品经销商超过15万家,投机经营倾向较重。

为了改变这一落后面貌,我国出台《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指出:“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

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淘汰落后产能。

当然,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可以强化铁矿石谈判中的“话语权”,不再让国人一见到“谈判”二字便感到心中隐隐作痛。

今年3月,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国务院出台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要求促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规划明确要求,到2011年,全国形成宝钢、鞍本、武钢等几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形成若干个产能在1000~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

今年8月,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将大力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

重组难在何处?

然而,受地区利益分配、人员安排、发展理念等等因素所限,纸中重组易,现实重组难。

宝钢曾先后重组新疆八一钢铁、邯钢新区、宁波钢铁,其基本模式是,先通过合资新项目,取得控股权,最终达到兼并重组的目的。

据派驻邯郸的宝钢高层管理人员说,合资双方的“蜜月期”非常短暂,新公司挂牌成立不久,派去的人员已经很难开展工作了,职务形同虚设,计划也得不到执行。“别说控股了,就连对合资公司的正常管理都很难进行”。

通钢事件的发生,更是折射出不同企业在重组过程中,在管理理念、人事安排、文化氛围等方面,潜藏矛盾有多大。

通钢重组失财,有人认为是股权结构相对复杂所致。该集团分为MBO演化后的股权、国资委持股、银行债转股、员工持股、民营企业持股等等,在利益上很难找到“平衡点”,所以,最终引发不可调和的冲突。

但是,股权结构相对不那么复杂的邯宝钢铁公司,为何也不得善终呢?

上一篇:首钢曹妃甸项目投产日期再度推迟
下一篇:德钢铁经济联合会:明年德钢铁将重现增长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