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经济专家看2009全球经济走势:处于“最困难的时期”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总体判断:2009年的经济形势要比2008年更加严峻 步入2009年,金融危机阴影下的全球经济能否走出衰退阴影?这场“百年不遇”的危机能否尽快见底?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还会出现哪些动荡?在看似不乐观的大环境下,又有哪些发展机遇和扭转危机之道? 5位知名经济专家近日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分析2009年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大势,并探讨了世界经济转危为机、重返增长轨道的途径。 世界经济处于“最困难的时期” 《瞭望》:2009年全球经济形势会是怎样一个面貌?各主要经济体表现如何?国际金融危机能否见底? 祝宝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全球经济已经开始衰退,低迷不振的态势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主要原因:一是金融危机还在继续向纵深发展,下一步会向信用卡、汽车消费贷款等金融领域蔓延;二是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尚在扩散和发展;三是经历两年调整的美国房地产业仍然难以判断何时见底,而欧洲国家房地产市场正在步美国后尘,世界经济进入房地产调整的周期;四是世界经济复苏缺乏新的增长点。 甄炳禧(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2009年的经济形势要比2008年更加严峻。发达国家像美国、欧盟、日本的经济衰退会进一步深化。新兴市场经济体虽然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明显衰退,但经济增长率也是进一步下滑。 不排除出现金融危机新高潮的可能,原因之一是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根源没有消除。比如说,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是美国的房地产问题,如今房地产形势仍在下滑,没有出现好转迹象。另外,美国金融机构的窟窿还没有被堵住,很多金融衍生产品仍处于“消毒”过程中。 庄健(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2009年显然比2008年要更差一些,因为2008年是矛盾暴露初期,主要在金融领域出了一系列问题,但现在是逐渐在实体经济中显现影响。尤其是美国、欧洲、日本三大经济体,2009年预测都是负增长。三大经济体同步陷入衰退,这是二战以来没有出现过的。2009年金融危机能否“见底”,我觉得还很难。 亚洲经历了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十年来这些受上次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都加强了金融监管,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方面的调整,十年来都没有停止,外汇储备比十年前增加很多,应对能力也要好得多了。亚行也发挥了一定作用,推动“清迈协议”,区域内合作,有一定的机制应对冲击。“清迈协议”逐渐发展到多边,成立“外汇储备池”,比较有效地解决了金融危机来了以后的应对问题。东南亚小国的应对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有那么一个组织,一个机制,大家都可以把积累的外汇储备放在里边,应对危机的能力,也会增强一些。 2009年亚洲不可避免要受到全球危机的影响,原来亚洲一直是全球的亮点,年增长7~8个百分点,现在看来至少要降低1~2个百分点,仅为5~6个百分点。但亚洲还是拉动全球经济非常重要的力量。 邹新(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2009年尤其是上半年,可能是二战以来全球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全面衰退已成定局,而新兴市场经济体在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同时,还将面临更多的风险。全球经济真正的寒冬还未到来。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全球实体经济下滑可能也要到2009年底企稳,而步入复苏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的程度之深、扩散之快,已超出绝大多数人的预期,加之其引发的全球经济结构等层面的深层次调整,其持续的时间也会长于此前的预期。 丁一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所副所长):2009年,金融危机不仅是继续发展,还会为后来,也就是2010年、2011年打下特别特别恶劣的伏笔。将来形势一旦稳定下来,美国“印钞票”政策的后果会显现出来,会出现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所以,现在担心的问题不仅是2009年金融危机会不会见底,更令人担心的是2010年、2011年可能会出现全球性恶性通货膨胀。 国际金融市场“起伏动荡之年” 《瞭望》:在金融危机还难见底的背景下,2009年的国际金融市场将如何表现?美元的走向如何? 邹新:全球股市2009年可能呈现总体低位震荡、年底出现阶段性反弹、而上半年向下压力较大的格局。此外,黄金和原油价格也将宽幅震荡,大幅走高的可能性不大。 2009年尤其要密切关注美元走势,因为这关系到国际资金流向及我国境外资产的安全。正如我们在2008年初就不断提出的,美元贬值不具备可持续性,并预计其将在2008年三季度开始反弹。但雷曼兄弟破产后美元如此走强,仍超出我们预期。随着奥巴马新一轮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导致赤字扩大,我们判断美元的这种走强从长期看同样不具有可持续性。2009年的总体态势可能是“先扬后抑”,但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广泛存在,美元汇率“先扬后抑”的具体时点存在较大变数,不排除美元较快进入贬值通道的可能,但大幅贬值的可能性在2009年不大。 在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走弱的背景下,美元却再次强势上扬,有力地体现了美元目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2009年如果美国经济先于欧洲经济及新兴市场经济企稳,美元继续走强将不可避免。最后想重点指出的是,2009年国际资本跨境游动将更趋频繁,这也会进一步加剧汇率波动。综合以上判断,美国国债收益率跌至历史新低后有望触底反弹。 甄炳禧:从股票市场来看,起伏的幅度还会比较大,但不会超过2008年的幅度。新兴市场的股市还是会随发达国家市场的震荡而波动,但幅度会相对2008年小一些。 从汇率方面来看,2009年汇市会进一步震荡。美元在所有经济都不景气的情况下,还会相对地对其他货币升值,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兑美元恐怕还是会进一步贬值。围绕汇率之间的纷争会进一步加大。 丁一凡:国际金融市场是个非常动荡的市场,2009年会特别不安定,总体来说不好。不会出现前些年看到的金融市场不停上涨的情况,也不会出现2008年后半年那种直线下跌的情况,应该会是起伏动荡之年。 前一段时间,因为大家都去买美国短期国债,美元就升值了,但这不能反映长期趋势,仅是一种技术需求。如果爆发新的债务危机,美元还要跌。金融市场上各种货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在2009年会有很大波动。 庄健:美国救它的经济、市场,其招数一个是财政上扩大开支,一个是美元贬值,发行更多美元。它的利率基本接近于零了,基本上是开动印钞机大量印货币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美元泛滥、贬值。美元贬值对美国是好事,可以扩大出口,有效缓解国内矛盾,但对其他国家来说就不见得是好事。 非常时期的挑战与机遇 《瞭望》:在世界宏观经济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有哪些挑战和机遇? 甄炳禧:新兴市场国家所面临的挑战比较严峻,而且会越来越明显。一、出口明显下降。2009年出口增长率会进一步回落,有些经济体甚至会出现负增长。二、新兴经济体股票市场会随发达国家股市的暴跌而暴跌,下跌幅度有可能超过发达国家。三、多数经济体会出现货币兑美元贬值,而且这个贬值2009年仍将继续。四、新兴经济体的资本会大幅减少,甚至大幅流出。这种情况的势头还可能继续加强。五、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继续抬头。经济衰退影响到发达国家的就业问题,为了保护国内就业机会,美国、欧洲恐怕要通过贸易保护手段,对新兴市场国家进口有所限制。另外,美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的汇率之争会进一步展开。 同样有不少难得的机遇。第一,虽然发达国家市场萧条导致进口需求下降,但由于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多为中低档产品,在经济衰退期间,发达国家对这些产品(日常生活用品)十分需要,所以抓住这样一个出口机遇,也是很有帮助的。第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相对较高,所以他们本身也需要进口一些产品,这样也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扩大彼此间的出口提供机会。第三,对于改革和建立国际金融体系有一定作用。2008年11月召开的20国集团金融峰会,不同于以往单纯以发达国家为主召开会议的形式,这次会议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参与。虽然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过程漫长,但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只要我们参与其中,就会逐步增加话语权和决策权,从而影响未来新的国际金融制度和规则的制定。 丁一凡:对中国来说,机遇可以说是最大的,因为我们手里有资本。中国有这么多外汇储备,又没有太多债务,现在资源价格又低,我们可以买。考虑到未来,这一轮通货紧缩结束以后,很可能会迎来通货膨胀,现在储备这些东西,对应对通货膨胀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本身就是机遇。 中国还可以实施援助发展。援助发展实际上也是扩大市场。我们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援助发展的同时扩大了市场需求,利用了外部市场,而且做好了对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很有帮助。 祝宝良:挑战包括出口的困难、外资投资的减少和信心的削弱。 关于机遇,第一,中国出口导向的产业结构肯定要有调整。第二,在世界经济都处于衰退的时候,资源型产品的价格会相对稳定,进口产品的成本也会有所回落。第三,可以利用股市的低迷,购买他国资产。第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来说还是比较强势的,所受的影响较其他货币要小一些,而且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来讲还是升值的,所以一些国家会运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尤其是周边的一些国家。而在这一方面不仅是对中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可以说是一种机遇。 加强协调合作是主调 《瞭望》:国际社会应该从哪些方面来着手避免世界经济形势的恶化?可能的新增长点在哪里? 甄炳禧:总的来说,要加强协调合作,这是主调。实际上也已经这样做了,从2008年以来,主要经济体已经联手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联手降息,出台重大经济复苏计划。现在主要经济体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是很必要的,采取非常规做法,防止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但是我担心,它会产生副作用,注入庞大的流动性会为通货膨胀埋下种子,过低的利率也会产生隐患。 同时,发达国家之间应该限制贸易保护主义。若是继续加强贸易保护,最终结果是在不利于新兴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利于发达国家自身的经济恢复。 此外,国际社会应该改革不健全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制,从近期、中期、长期方面制定改革目标。近期,加强金融监管。中长期,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大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决策权和话语权。长期,建立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当然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国际社会多方的努力。 新增长点会有一些,是不是很大的增长点不好说。下一个增长点有几种可能性:新能源、新材料如纳米技术和美国的生物技术。生物技术虽然没有形成像IT业那样庞大的规模,但在今后运用到医疗、卫生等方面,还是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这些增长点不可能很快形成拉动经济的需求。 庄健:这个问题很重要。实际上至少有两点。短期需要稳定预期,克服恐慌情绪。现在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信息交流的情况下,许多情况是因为预期变坏造成的。这时候,市场本身弥漫悲观情绪,经济也在下行,政府很重要。政府必须出来,无论从财政、货币、舆论导向,都要做很多工作,改善大家的预期。政府积极应对这些问题,稳定市场情绪,才能把目前急剧下滑的局面止住。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要进行调整改革,这是中长期的。要重新考虑过度消费、银行监管的问题,必须改变。对中国来讲,要考虑如何强化挖掘内需,使得内需外需平衡拉动。 全球来说,清洁能源、先进科技,还有环保、节能减排,都是国际化趋势。这里有很多发展空间,国际合作有很好前景。发达国家经历了工业化阶段,已经到了后工业化阶段,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方面已经比较好。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如何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相结合,也是一个增长点,虽然没有传统的来得快。这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 短期可能还是在传统领域。国内的话,指望高科技的东西引领经济增长,可能性不大,虽然3G等通信技术会有一定拉动作用,“大头”还是各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比如中国的制造业。三大经济体可能还是靠服务业。服务业涵盖了很多领域,这里面也有高科技,通讯技术、金融、保险、医疗、教育等都是他们比较有优势的。欧洲的飞机制造等,也有竞争优势。 丁一凡:要合作,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贸易保护主义是走不出危机的,大家要有合作的态度,求同存异,尊重对方,平等待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恰恰欧美国家的舆论令人担心,动不动就想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这样别人怎么会愿意跟你合作呢?不合作能单独走出危机吗?我看不出来。他们习惯占领“道德高地”,指责别人,这次问题出在他们自己身上,还是这样,无助于解决问题。大家合作,才能共同走出困境。 祝宝良:当前,无论国际经济还是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着由上升期进入下行期的关键调整时期,因为大家都在采取救市的措施,非常时期各有非常的办法,比较统一的都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全球经济危机是全球的问题,当然要加强合作,产业调整也是全球化的调整。比如美国的汽车产业现在进入低迷,那么就应该向中国或者印度方面转移;而中国的纺织和家用电器应该向非洲国家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消化了企业的过剩产能,带动社会甚至是全球的投资。 我认为在IT行业以后,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找不到。当然各个国家情况不一样。像中国的增长点就很多,汽车、房地产、旅游、教育都可能成为增长点。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还会下降,经济调整将持续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宏观调控政策应当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力度、节奏和重点,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目标,着力巩固和稳定外部需求,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在努力扩大政府投资的基础上,制定有利于促进增加房地产、汽车、家电、纺织等产品消费的政策,以便加快消化过剩产能,带动社会投资,“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把实际经济增长维持在8%左右,不使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偏离潜在经济增长速度过多,以保持就业稳步增长。同时,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教育、医疗、旅游、休闲、信息服务等产业发展,逐步把出口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为内需导向的产业结构。 邹新:首先需要各经济体政府进一步切实加大沟通、协调、合作力度,以创造“多赢”而非“多输”局面,尤其是加强对跨境资本过度流动的监管和引导。其次,应加大对高技术、环保等新兴行业的投入,利用经济下行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下一轮经济景气期的到来作好准备。
上一篇:俄乌签署天然气购销10年合同
下一篇:英国再次推出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行业焦点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