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目前是大型钢企获取海外矿石资源的时机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未能掌握铁矿石定价权,这对于所需铁矿石半数依赖进口的中国钢铁企业而言,是一件尴尬且心痛的事情!

这几年,中国钢企与海外矿山的博弈中,后者往往占据主动,集中反映在年度铁矿石谈判中,但这种局面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钢材市场的低迷,将压力传递到上游原材料产业。铁精粉、焦炭价格纷纷大幅下降,过去几年矿业巨头们赚得盆满钵满的好日子已不复存在。

这样的局面,也是国内钢铁企业没有预料到的。在三季度时,大中型钢厂的仓库和港口,还堆积了小山般的长期协议矿,而铁矿石现货价格却在三季度跌破了长期协议价,形成了7年来铁矿石市场的首次倒挂。

如今,铁矿石现货价格仍在底部徘徊,以天津63.5%现货矿CIF价为例,从7月份的186美元/吨跌至11月份的68美元/吨,跌幅高达63.4%。此前争相抢购长期协议矿(下称“长协矿”)的钢厂,也开始与矿山巨头们商议推迟长协矿的交付,以尽快消化价格已经比现货高出一倍多的长协矿库存。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数量也在锐减,9月份下降到3900万吨,10月份进一步降为3000万吨。

这一切,似乎都有利于本应该已经正式开始的新年度铁矿石谈判。目前,供需双方却依然没有坐下来正式为明年的定价进行商议。

矿山企业不急于谈判的理由很简单,他们认为中国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将会进行传导刺激对铁矿石的需求,谈判拖延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中国钢铁以及铁矿石需求的恢复。

中国钢厂此时也对长协矿没了兴趣,毕竟现在现货矿的价格很低,尽快消耗掉长协矿转而购买现货矿,就已经可以省下不少成本。

“2009年度的铁矿石谈判将有巨大的变革,中国应把握住这次谈判机会,为国际铁矿石价格的理性回归开一个好头。”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的分析师张琳指出。

要想取得有利于需求方的谈判结果,中国的钢厂也应该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都做好充分准备。

受国家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近期钢材市场止跌走稳,一些前期停产的中小钢厂陆续酝酿重新恢复生产,对铁精粉资源也产生一定了需求。在新年度的铁矿石谈判结束前,这些需求逐渐恢复的钢厂就应该注意更多地采购国产铁矿,而不是刺激进口矿的需求。

从长远看来,进一步提高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和直接掌握更多的矿山资源,才是最终掌握铁矿石话语权的理性之道。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曾表示,目前的形势正是中国大型钢企获取一些海外矿石资源的时机。“无论汇率还是国外矿山企业股价,都是参股投资不错的时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上一篇:Fortescue为适应市场需求改变铁矿石运费条款
下一篇:欧盟反倾销“大棒”挥向我钢铁紧固件产品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行业焦点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