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四川省政府的要求,在2008年11月30日之前,全省主网火电厂厂内存煤达到257万吨。来自四川省经委的消息则是:还没到10月底,厂内存煤就突破了300万吨。
这似乎是个好消息,但如今煤价大幅下滑,联系到试水仅百日的煤炭价格调节基金,更是喜忧难辨。
如果按四川省8月1日起施行的《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征集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以及相关实施细则,“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煤炭开采、洗选、炼焦的各类煤炭生产企业均应缴纳煤炭价格调节基金”,按量征收,标准是原煤(含洗混煤)40元/吨、洗精煤60元/吨、焦炭70元/吨。
2008年四川省预计原煤产量7500万吨,实际征收率按70%计算,四川省当年可征收到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约21亿元。考虑到2008年度中“管理办法”只是执行了5个月,粗算下来约可征收到基金约8亿元。
可事实是,经地税部门统计,截止到10月15日,四川全省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已征收入库不到4900万元。
“哪里还有什么钱交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啊?市场形势再逆转下去,工资发不出来不说,今年也没法过年了!”11月11日,甘功辉满腹“牢骚”地说。8个月前,他刚刚当选了达县煤炭协会会长。
“底朝天”的压力
达县隶属于达州市,是川东北交通枢纽和川陕鄂渝物资集散中心。该县煤炭资源探明地质储量2.4亿吨,据公开资料介绍,全县现有剩余储量尚可开采40年。
在达县,甘功辉与人合伙开有一家煤矿。他告诉记者:七八月份时,煤炭出厂价最高达到了630元/吨,“到今年8月,总共就赚了不到500万。现在煤价340元/吨,而生产成本都要397元/吨,眼看着亏掉。10月我这个地方亏了30万,11月估计还要亏130万。”
2008年前8个月,据国家发改委统计,煤炭行业净利润增长140%,这是四川省实施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的背景。但四川省商务厅对全省重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情况表明——与10月上半月相比,省煤炭核心生产企业煤炭平均监测价格10月下半月上涨3.01%,而全国煤炭市场平均监测价格下降1.73%;“受国内煤价的影响,预计省内煤炭市场价格将会趋降”。
让甘功辉苦不堪言的,还有煤矿配套的材料价格在直线上升。他向记者透露,炸药有段时间的价格在5000元-7000元/吨浮动,现在都上涨到了1.4万元/吨;雷管过去1元/个,现在2.7元/个。“此时此刻还要执行煤价调节基金,那不是逼我底朝天?一年这里产原煤9万吨,按照管理办法,那我就要上交360万元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