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会议现场 摄影/曹海艇
吴溪淳在讲话中强调:钢铁产品定价低于制造成本坚决不生产;没有合同不生产,控制企业合理库存;不给钱不发货,讲诚信,不形成新的三角债。
为了应对钢材市场价格急剧变化、部分钢铁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的严峻形势,应部分企业的要求,10月17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北京金台饭店召开了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座谈会。来自60多家钢铁企业的100多名代表共同分析形势,出谋划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蒲海清、吴溪淳,钢协党委书记兼副会长刘振江,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钢协副会长张长富出席了会议,钢协秘书长兼首席分析师单尚华主持了会议。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作了题为《坚定信心 应对挑战 加快结构调整 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重要讲话。吴溪淳在讲话中对钢材市场出现突变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指出钢铁企业应对市场的严峻挑战需认真对待的几个问题。
吴溪淳强调,钢铁企业要形成共识,提倡有序竞争,坚持3项原则:一是产品定价低于制造成本坚决不生产;二是没有合同不生产,控制企业合理库存;三是不给钱不发货,讲诚信,不形成新的三角债。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就今年1~8月份的钢铁生产情况和应当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从全行业的钢铁生产和经营情况看,当前应当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重点问题,一是关注美国次贷危机和西方金融危机对我国钢铁产品出口的影响;二是下大力气做好企业增收节支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工作,降低3项费用和制造成本应是当前十分紧迫的重点工作,目前原燃料价格下降尚未到位,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三是积极推进全行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做好推进并购重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向等工作;四是应对目前的困难和挑战,积极做好稳定国内市场的工作。
罗冰生强调,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我国政府正在采取积极、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冲击和不利影响。在此条件下,保持国内钢材市场的稳定,关键在于全行业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企业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在市场需求减弱和钢铁产品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减产、限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努力实现国内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积极规范和维护正常的钢材销售工作秩序,保持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基本稳定;严格控制钢材库存增加,严格控制企业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的上升;对于亏损的产品,要通过压缩原燃采购费用和企业内部挖潜增利,实现扭亏为盈,对售价长期低于制造成本的产品,要实行限产或停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蒲海清在讲话中表示,面对当前的形势,一是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都应冷静分析并积极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既要看到困难,又要有信心应对;二是全力推进科技进步,控制总量,加强结构调整,加大淘汰落后和并购的力度,加大对两个市场的利用力度;三是希望与会企业积极贯彻此次会议精神,研究如何拿出具体的措施应对,为在这次调整之中减少冶金行业的损失作出贡献。
在上午的座谈会上,来自宝钢、鞍钢、首钢、河北钢铁集团、武钢、沙钢、济钢、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和唐山国丰的代表,先后就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对钢材价格下跌原因的认识、目前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来自钢铁企业的代表普遍达成共识,由金融危机引起制造业危机导致全球对钢铁行业的需求萎缩,是造成目前钢材市场现状的主要原因;面对现状,钢铁企业应该协调联动,以主动的限产行动维持钢材市场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