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段时间,新一轮铁矿石价格谈判又要开始了。在全球经济下滑和原料成本高企的双重压力下,2008下半年钢铁行业单月利润环比开始下滑,如果未来经济维持现状,那2009年铁矿石价格的涨幅将成为影响钢铁行业利润的重要指标。投资者关心三大矿业巨头是否会继续依靠不对等的议价能力进行提价,涨跌幅是否能体现全球铁矿石的真实供需状况?
我们认为,年度铁矿协议价格的谈判结果取决于全球矿石供需状况和上下游行业的垄断地位对比,2009年铁矿石供需将趋于平衡甚至过剩,谈判转向有利于需求一方,价格继续超预期上涨可能性减弱,下跌概率加大,不过也不能对矿价下跌幅度过于乐观。
需求分析:预计中国2009年进口矿石将维持在4亿吨左右,虽然2008年1-7月份国内原矿产量增速高达23%,但考虑品位后的有效增速测算低于4%,而日韩、欧盟未来对矿石的需求缺口可维持在3.44亿吨左右,汇总测算2008~2010年的全球矿石进口需求在8.27-8.65亿吨。
供给分析:传统三大矿业巨头 新生力量FMG,将继续扮演主体供给方,预计其对全球矿石贸易量的控制力度可维持在70%以上,在矿价大涨65%至96.5%不等的2008年,三大矿业巨头的产量增速基本超过了10%,如果按照理想产量测算,几大矿业主体2008-2010年的出口能力可达到8.65~10.8亿吨。
供需对比:2009年全球矿石供给将出现过剩,过剩量甚者超过1亿吨,但我们认为,这只是静态的分析结果,利润最大化是矿业巨头的主要目标,他们必须在产量释放与价格利润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平衡,毕竟增量均来自这几大矿业巨头,我们只能说2009年的供需因素将向买方倾斜,矿价超预期上涨的难度加大,未来协议矿价以下跌为主。
谈判机制:2008年全球矿石谈判机制已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有的“首发定价”机制变为“多对多定价”机制,甚者不排除实行所谓的“现货价格指数定价”机制,这些模式的改变均会影响国内钢铁行业的产业链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