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钢材出口再度收紧的“杀伤力”有多大?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近年来,我国钢材出口量迅猛增长,由于贸易障碍的存在随着出口量激增,钢材出口面临的贸易摩擦也集中出现。我国钢材的主要出口地都在密切关注我国对其出口的增长,基本上都开始向我国提出对话,甚至有的已经开始提起反倾销或反补贴。2006年3月以来,已有韩国、印度尼西亚、欧盟等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钢材提出12项反倾销案,涉及10多个产品,这在我国钢材出口历史上实属罕见;去年6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接到美国5家钢管生产企业和钢铁工人同盟的联合申请,要求对中国输美焊缝钢管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因此,国家对钢材出口调控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为了遏制持续升温的钢材出口热,国家在近3年内连续5次调整钢材及其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令人遗憾的是,不少钢贸企业不是将精力用于提升产业结构,改善经营模式,而是将政策诉求集中于要求政府不调整贸易政策,以及钻政策调整的空子。虽然国家的政策应保持相对稳定性,但是也应当看到,如果企业不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去阻止出口退税制度调整,而是采取更加积极配合的方式,很有可能出口退税制度调整不至于如此频繁,其调整的力度也不至于如此强烈。由于钢贸企业不够恰当的政策诉求目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自己目标的反面。

  应该说,这两年我国钢材的过度出口已成为“双刃剑”,从表面上看,在短期内大量出口降低了国内钢材市场的资源供给压力,为今后参与国际钢材市场竞争打下了基础。但是,大量的钢材出口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我们一边承受着节能减排的重压,一边又消耗着大量的能源、污染着环境出口低档次的钢铁产品,以换取企业或者行业的短期利益。众所周知,在巨大利润的吸引下,近几年来国内几乎所有的钢铁企业和贸易企业都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能接到大单子当然好了,接不到大单子,一两千吨甚至几百吨的小单子也照做。受此影响,国内钢铁在出口贸易中出现了无序恶性竞争局面,在很多情况下,中小型钢贸企业为了拿到国际订单,不惜采取内战式价格竞争。

  正是在数次调整退税率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国家才出台钢铁出口企业资质标准,以此抬高出口经营企业的资质,其政策力度比前几次都大,这充分表达了国家坚决把钢铁产品出口增长的势头降下来的决心。钢铁出口贸易再一次提高准入门槛,其“杀伤力”有多大,还有待于我们观察。但是这一政策措施,可能使国内12000家钢贸企业面临一次新的生存考验。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钢材出口企业达到11661家。在绝对数量上占据优势的、出口量较少的贸易型出口企业成为此次资质标准制定“打击”的重点对象。

  过去,我国钢贸企业也进行过多次整合,但这些整合均存在“割韭菜”的现象,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在市场不好、面临亏损时,钢贸企业立马撤退,一旦行情回复,有钱可赚,又会有许多人回到或者加入流通贸易。而这一次国家实行企业资质标准,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安全环保、节能降耗、企业资信、履约能力等方面提高行业出口门槛,与过去要求的整合将大不一样。有关专家指出,如果从1万多家中同时砍掉9000多家企业的出口,造成的波动是巨大的,一些外向型钢贸企业如果得不能出口资质认定将受到极大影响,有的企业甚至将因此而退出钢材出口市场。

  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当前钢铁出口总量偏高,出口量应控制在总生产量的10%左右。因此,实施钢铁出口资质标准,将使我国采取主动措施,可以直接监视和规范钢材出口,消除出口企业散乱现象,提升出口企业自身实力和形象,也便于应对反倾销案件等纠纷的发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国际贸易顺差引起的国际压力,也有助于中国树立负责任的出口贸易大国形象。另外,对我国钢铁行业本身而言,出台出口资质标准制度对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搜狐财经)

上一篇:趁钢材上涨 武钢进军北美
下一篇:钢铁出口门槛提高 三分之二贸易商将被砍掉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行业焦点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