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中小矿企努力找婆家 解读国际化路径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在日前出炉的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中国矿产领域对于外资的开放进行了一次较大调整,一些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被列入了禁止类目录。而在这种调整背后,是日益加速的国际矿业资本全球化流动和矿产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在这样的国际语境下,中国本土矿业也在探寻自己的国际化道路:从中小矿产企业的赢利冲动,放大到大型矿产企业海外寻矿和寻求国际资本的支持,一条中国式的矿业国际化路径正逐渐清晰。 中小矿企正努力寻婆家 对于刚刚参加200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刘桂珍来说,这次矿业大会好像是专门为他搭建的平台。她一直认为,也许在参会后,晾在自家矿区的几百万吨铁矿石可以找到好买家。于是,在会上结识些业内的朋友、争取找到合作的对象成为刘桂珍的首要目的。 刘桂珍所在的甘肃正茂矿业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已经拿下了在甘南合作市3.14平方公里的铁矿采矿权,并且在前期已经完成了几百万吨的铁矿石开采,“我们那的铁矿石纯度都很高,但目前我们只是开采了个别的矿点,整个铁矿带还没有充分的挖掘”。 像正茂矿业公司这样的中国采矿业民营企业都在面临同样的问题。刘桂珍告诉记者,目前正茂矿业遇到的问题是,那几百万吨铁矿至今安然地堆在矿区,一吨也没有卖出。 幸运的是,刘桂珍刚刚来到会场,就遇到了紫矿业集团的工作人员,在得知刘桂珍所在的铁矿正在寻找合作伙伴时,该工作人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问了一连串相关的问题,双方互留了联系方式,表示继续接洽。 对于正茂矿业来说,与大企业的合作,或者干脆被其并购,都是她可以接受的方式。 而对于紫金矿业集团,任何一个资质优良的矿山都是其欲拿下的猎物。虽然紫金矿业是以黄金及其他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为主,但、铁矿的开发和冶炼业已经纳入其经营范围。至今,紫金矿业参与投资的两座矿山已经投产。 “现在是矿业行业处于景气周期的最高端,企业间并购合作的事件很多。”正在参与操作攀钢集团整体上市的第一创业证券公司业务董事闫沿岩告诉记者,从他的观察来看,“在矿产行业景气周期的时候,一些原来卖不掉的小矿业企业可以趁机卖掉赚一笔,而那些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企业也在趁机吞并那些具有优质矿产资源的小企业”。 国外矿业巨头欲分得一杯羹 实际上,在中国矿产企业进行的一系列并购、重组和合作当中,主角除了本土企业之外,还闪烁着外资企业的身影。 在昨日的200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展位区西北有色地质勘察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从开会的第一天开始,就有许多外资企业来到他们的展台咨询。因为按照国内外的机械设备来讲,国内设备比国外销售得更便宜。 同时,该人士也告诉记者,这些勘探设备的购买者除了一些实验室之外,还有国内的矿主。“这些矿主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单一,现在各行业都可以通过勘察局勘察矿产。”杜坚说。 外资的进入并不是偶然。在总结2006年以来中国矿业呈现的新的发展活力时,国土部副部长汪民认为国内矿业公司之间、矿山企业与地勘单位之间的并购、重组、合作明显增加,结构不断优化,规模效益日益显现。 对于中国采矿企业并购重组加速与外资的关系,全球第一大会计师事务所安永会计全球矿业和金属行业麦克·艾列特分析称,由于中国矿业在政策方面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导致了矿产资源的价格上涨,同时间接影响了并购等合作方式的出台。据他了解,目前的中国正在寻求矿产资源,特别是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区域,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现象正在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向,同时刺激跨境并购现象。 中银国际首席执行官王岩也一语道破了当今矿业企业面临的国际化,“风起云涌的收购和兼并案正在迅速强化着全球矿业行业的集中度”。 “矿业领头企业通过并购在市场、资源、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互补性的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生产能力。”行业内企业的并购,扩大资源类企业的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也是保证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开采和使用的有效性、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根据王岩的了解,国内矿业正在进入加速整合的时期。 走出去寻找优质矿山 也许外资企业仍希望通过雄厚的资金占领中国采矿业,但实际上,现在的本土企业也不再将资金作为惟一的门槛。 “相比于资金外,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找到优质的矿山。”国内一家矿业公司负责人如是说,至于如何破解此瓶颈,红河恒昊矿业公司国贸部有关人士向记者阐释了他们的解决方案——走出去。 红河恒昊矿业是中国领先的民营业企业,云南省的百强企业,钟滨韩告诉记者,恒昊一方面在国内与多家公司进行合作,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公司在菲律宾、印尼等东盟国家进行红土镍矿山的开发,并在当地成立了合资公司。 国土部官员多次表示,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外矿产资源的勘察开发。在政策支持下,从事境外资源开发的企业积极性高涨。仅在四川省,今年就新设立了汇源(老挝)矿业公司、宏达(坦桑尼亚)矿产开发公司两家规模较大的境外资源开发企业,全省境外资源开发企业累计达到9家。 中公司、五矿集团和中色集团等企业所进行的秘鲁、智利、赞比亚等跨国资源合作,河南部分民营企业联合到几内亚进行铝土矿的合作,都成为了“走出去”战略的代表案例。 相比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各国能源部门的官员们也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以及政策的优惠吸引中国企业的投资。澳大利亚北部省政府矿产能源部部长奈特介绍,今年8月,宝来集团收购了当地一个公司的整个铁矿生产权。他认为,与持有勘探执照者或者已提出申请者合资,对项目注入资金往往是获得勘探权最容易、最快捷的办法。在澳大利亚,没有要求一定要有当地的合作伙伴,中国企业可独立进行勘探活动。 2006年,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85.4亿美元,投资存量179亿美元,占全部对外投资存量的19.8%,主要涉及石油、天然气开发和金属矿的采选。 打开国际资本通道 中国矿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利用资本市场是必然的选择。在全国矿业整合的大趋势中,我国各省都做了尝试。 第一创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钱龙海介绍,云南省以国有资产整体划拨的“个旧模式”、以委托加工为纽带的“迪庆模式”以及以赎买退出、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兰坪模式”来解决、铜、铅资源的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云南铜业、锡业股份、驰宏锌锗、云铝股份、宏达股份、云天化等一批上市公司不断壮大,而云南铜业以发放企业债的方式进行融资。 已经上市的公司背靠强力资本,高调“跑马圈地”,或兼并重组或注资控股那些具有采矿权的中小企业。而对于希望进一步扩大规模的中小企业,海外证券交易市场为其提供了便捷实惠的融资平台。闫沿岩告诉记者,“由于上市门槛低,中小企业大多考虑到海外证券交易市场融资”。 钱龙海认为,从目前的大环境来讲,国际国内资本市场对于矿业企业给予较高的市盈率说明了投资者对矿业企业的欢迎和认同。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主板和创业板全球资源部高级经理康烨说,2007年至今,全球矿业股票融资额的49%来自多伦多证券交易所集团,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个重要区域。目前在中国已经有134个矿区由多伦多主板或者创业板矿业公司运营。 “发展海外存托凭证产品已被证明是发展中国家公司国际化过程中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途径,中国公司可以用中国会计准则所编制的报表在伦敦的专业投资者市场上市”,伦敦证券交易所亚太地区总裁祝晓建表示。他同时希望更多中国矿业企业可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 国际化路径面临战略选择 有了资本的助力,我国矿业资源类行业加速了企业整合和产业集聚,并进而提高矿业类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这也将提高我国矿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中国铝业在资源整合方面正在不断突破,已经从主要集中集团内的收购,到整合国内不同行业的资源,再发展到国际并购。”王岩通过中国铝业的发展模式为中国企业描绘了一条发展的路径。 目前,矿业企业的融资方式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进入国内国际资本市场已经成为融资的重要渠道,同时国际大矿业公司通过参股、合资和设立办事处的方式纷纷抢滩国内矿业市场。群雄逐鹿之下,跨国发展成为中国矿业不可回避的路径选择,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路东尚的思路或许代表了多数中国矿业企业的方向,“招金将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把对外开发作为公司的‘一号工程’,进行大规模的对外并购、兼并”。 链接 2006年国际矿业重大并购案 □2006年10月,巴西CVRD公司收购加拿大国际镍业公司。在以158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国际镍业公司75.66%股票后,CVRD将成为仅次于必和必拓的全球第二大矿业集团。 □2006年10月,俄罗斯铝业公司已就收购西伯利亚乌拉尔铝业公司和瑞士嘉能可国际公司氧化铝资产达成协议。合并后新的公司将具有400万吨电解铝和1100万吨氧化铝生产能力,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解铝生产企业。 □2006年11月,美国弗里波特-麦克莫兰铜金公司拟以259亿美元和股票收购菲尔普斯-道奇公司。如果这项并购在2007年能够实施,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挂牌上市铜业公司,矿山铜产量也将达到160万吨以上,超过必和必拓公司,是仅次于智利国家铜公司的世界第二大矿山铜生产企业。 □2006年12月,优美科公司与澳大利亚金属矿业公司趁锌价高涨之际宣布,对两家公司的锌冶炼和合金制造进行合并。新的公司将具有年产120万吨锌冶炼能力,超过高丽亚、超达和嘉能可等企业,成为世界第一大锌生产企业。(来源:北京商报)
上一篇:台湾中钢08年第一季度将价格上调3%
下一篇:顺势抑或谋势 中国钢企在选择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行业焦点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