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承钢新4号(2500m3)高炉钒钛矿强化冶炼实践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张之晓 摘要:承钢炼铁厂新4#(2500m3)高炉开炉以来,在冶炼钒钛矿过程中,由于原燃料质量恶化、操作过急、操作制度不合理等原因,造成高炉出现了频繁悬料、崩料、定向气流等炉况失常现象,强…

张之晓

摘要:承钢炼铁厂新4#2500m3)高炉开炉以来,在冶炼钒钛矿过程中,由于原燃料质量恶化、操作过急、操作制度不合理等原因,造成高炉出现了频繁悬料、崩料、定向气流等炉况失常现象,强化冶炼受限。通过改善原燃料质量、调整操作制度、细化高炉操作等措施,炉况得以迅速恢复并长周期稳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稳步强化。

关键词:大高炉;钒钛矿;强化冶炼

1     概述

河北钢铁集团承钢公司炼铁厂新4#高炉有效容积2500m3,设计利用系数为2.3t/m3d,年产铁水量201万吨,采用并罐式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胶带机上料方式,焦丁回收工艺;炉体采用先进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炉腹、炉腰部位采用四段铜冷却壁,炉喉钢砖采用水冷,实现100%冷却;优化配置炉底、炉缸耐材,炉底从下向上分别设半石墨炭砖、微孔炭砖、陶瓷垫,炉缸采用炭砖与陶瓷杯结合的结构;炉前采用平坦化出铁场,固定储铁式主沟,铁沟端部采用摆动流嘴;高炉 选择适于大喷煤量操作的并罐式喷煤系统,总管加分配器的喷吹方式;矿槽、出铁场及炉顶配有完 善的通风除尘设施,以改善环境;设置了较完善的检测控制和高炉过程控制系统,并预留专家系统 接口;拥有3 座旋流顶燃式热风炉,设置烟气余热回收装置预热助燃空气,满足在利用高炉煤气作为烧炉原料的前提下1200高风温的需要。

高炉于2008916送风投产,主要进行钒钛矿冶炼。投产初期冶炼普通矿,9 22 日产量达到 5964.63 吨,利用系数达到2.39 tm-3d-1,实现“6 天达产”,比计划提前1天实现达产任务。达产后炉况良好,下料均匀、出铁顺畅、炉温充沛稳定,在929由冶炼普通铁置换为冶炼钒钛铁后,炉况平稳过渡,利用系数仍然保持在2.15 tm-3d-1 以上。但由于外围条件、原燃料及操作等方面的原因,高炉一直未能达到最佳状态,抗风险能力差,至11月下旬,高炉出现炉墙结厚 及炉缸堆积征兆,炉况波动,频繁出现悬料、崩料现象,炉前出渣出铁困难,风量减少,加风困难,产量大幅下降,焦比明显升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迅速恶化。虽采取了调整风口,按比例配加普通机烧矿、热洗炉等措施,但效果不明显,为尽快恢复炉况,减少经济损失,进行了普通铁冶炼,恢复正常的高炉操作炉型,消除炉缸中心堆积,高炉炉况得以迅速恢复,后顺利转换为钒钛矿冶炼。通过此次炉况恢复过程,认识到维护合理操作炉型的重要性,通过严抓原燃料入炉,采用先进的热负荷、静压高炉操作法,匹配上、中、下部操作制度,炉况得以在20092-5月份保持长周期稳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也得到了稳步提高。

2     精料

精料是高炉生产上台阶的保障,高炉炼铁工作者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用“七分原料三分操作”来说明精料对高炉生产的决定性影响,可见精料对高炉稳定的重要性,特别是冶炼钒钛矿大高炉存在炉缸直径大、炉缸不容易活跃,冶炼周期长,惯性大、钒钛矿低温还原粉化严重等一系列特点,对精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烧结机的管理

4#高炉消耗的机烧矿都是由 3#烧结机生产的,由于没有大料场,烧结原料都采用直供方式供 应,直供铁精粉和钙镁混合灰成分波动较大,导致烧结矿性能不稳定,碱度、品位和 FeO 的稳定性较差,对高炉操作带来很大的困难。3#烧结机投产以来各月的烧结矿质量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针对烧结原料存在的问题,烧结机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通过稳定烧结矿成分、加强铁精粉的检验工作、上攻烧结矿“两率”、提高普粉配比、加强岗位操作与管理、减少热停机等措施,尽可能的减少原料对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稳定烧结矿质量,提高烧结矿的稳定性能。

2.2   高炉的管理

高炉入炉原料中烧结矿用量占70%左右,烧结矿质量的波动对高炉炉况的稳定影响很大,针对烧结矿存在的问题,在对烧结矿质量进行攻关的同时,高炉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每班密切关注高 炉槽下原燃料变化,对机烧矿进行取样化验,包括筛分、转鼓、水分,沟通质计部对入厂的外购球 团矿进行及时取样化验,根据原燃料条件调整相应的操作制度;加大烧结矿筛底,加强槽下筛分工作,减少粉末入炉,使入炉烧结矿粒度<5mm 比例控制在 3%以内,5-10mm 比例控制在20%以下, 同时对烧结矿喷洒防粉化剂,降低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率,使高炉透气性和煤气流分布有了明显的改善,为高炉的稳定顺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加强焦炭管理

焦炭质量的稳定是高炉稳定顺行的基础,焦炭在炉内不仅起发热剂、还原剂的作用,更重要的作用是作为高炉料柱骨架,对高炉的稳定顺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冶炼钒钛矿大高炉存在钒钛矿低温还原粉化严重、高炉透气性差的特点,对焦炭料柱骨架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

4#高炉开炉初期,一级焦比例和入炉焦炭质量相对比较稳定,但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焦炭 质量持续下滑,一级焦炭供应频繁告急,且质量得不到保障,对高炉的稳定顺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稳定高炉炉况,在原燃料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对焦炭分级入仓管理、稳定入炉焦炭比例、同时提高质量较好的大土河焦炭的比例,槽下焦炭及入厂的每勾焦炭进行取样化验、加强高炉槽下筛分工作等措施,对焦炭质量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焦炭质量逐步好转,为高炉的长周期稳定顺行和指标的强化奠定了基础。

4     加强设备管理

设备运行状况的良好是高炉稳定生产的必要条件,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无计划休慢风时间长,极易形成炉缸局部堆积,使高炉稳定顺行状态遭到破坏,,因此,在日常生产中要加强设备点检和维护,新4#高炉为加强设备的管理工作,对设备采取分片管理,主要的设备责任明确到人,并与绩效考核和激励政策联系起来,有效的降低了设备休慢风率,使设备休慢风率分别由开炉初期的3.136%和2.1%降低到 1%以下,为高炉的长周期稳定顺行和指标强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5     优化操作制度

5.1   提高布料的精确度

上部布料调剂是高炉操作的主要调剂手段之一,对煤气流的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新 4#高炉采用并罐式无钟炉顶,布料过程中出现炉料偏析现象,对煤气流的合理分布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每15 批料倒换一次矿焦罐,每3 批料变一次溜槽旋转方向的方法,减轻炉料偏析对高炉布料的影响,同时建立了布料模型,对高炉布料规律进行实测,与理论计算进行对比分析,提高了布料的精确度,使煤气流分布更加合理,为高炉长周期稳定奠定了基础。

5.2   匹配上下部调剂

5.2.1       静压的应用

为了更快的反应高炉炉况发展趋势,及时判断高炉各种异常变化,为高炉调节提供依据,新 4#高炉引进了炉身静压技术,根据现有的压差监测数据,计算出上部、中部、下部压差,将高炉边缘纵向分为三段,根据纵向压差和周向压差的变化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段,通过调整上部装料制度和下部送风制度,将其作为炉况分析、炉况调剂与指导工长日常操作的主要参数之一,达到高炉精细化操作的目的,同时根据压差情况加快加风进程。

利用炉身静压力检测判断高炉状况,国内也有少量使用的,但判断范围之广,使用频率之高、设备维护之完善,在国内未见报道。炉身静压设备是分别在高炉的炉身下部、炉身上部周向均匀开4 个直接通到炉内的取压孔,在高炉正常生产地过程中,用氮气连续吹扫取压孔,以使取压孔不致 被炉内粉尘或炉料及渣铁熔融物堵塞。其工作原理是:把高炉看作是一个有压容器,向有压容器吹入 高于炉内压力的气体时,P 吹与 P 炉之间存在以下比例关系:

P 吹-P =KZQ

其中K为常量系数,Z为沿程阻力,当吹扫管确定后,Z也是常量,Q为吹扫气体流量,通过计算机控制进行恒流量吹扫,所以 KZQ 是个常量,将 KZQ 项表示为△P 也就是压损。吹扫公式就 成为 P 吹-P =KZQ,改变一下形式就成为:P =P 吹-△P

与炉身温度相比,炉身静压力反应更快,可及时判断高炉周向气流的均匀性、炉墙局部粘接、“悬 料”发生部位、软熔带位置、高炉炉型等,一方面,炉身静压可较早的反映炉况变化,指导高炉提前调剂;另一方面,调剂会较早的体现在炉身静压变化上,从而判定调剂是否正确。

目前国内大中型高炉应用炉身静压技术的高炉不少,但真正能够利用起来的并不多,一方面是没有开发利用静压力检测的结果来分析判断,另一方面是对检测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技术不够,导致 检测点堵塞。新4#高炉为了保证炉身静压力表的充分利用,从多方面进行维护:

1)炉身静压力表的安装:吹扫管的形状,插入角度与深度,以及合适的氮气吹扫量等。

2)保证吹扫压力。炉身静压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是保证N2吹扫压力要大于炉内压力至少0.1Mpa 以上。定期检查吹扫流量有无变化。如果设定流量值不断变小,甚至没有吹扫流量,炉身静 压力提供的数据失真,必须及时进行处理;保证气动控制系统灵活好用。

5.2.2       上下部操作制度的调剂

送风制度遵循总的原则是保证煤气流拥有边缘和中心两条稳定的煤气流通道,适当抑制边缘煤气流,提高煤气利用率,标准风速控制在235250m/s,确保能够吹透中心,并配合上部装料制度,做到“上稳下活”,同时扩大风口面积,实现全风口作业,风口布局逐步变为φ12024个)、φ1154个)、φ1252个),风量增加到 4750m3/min,利用系数增加到 2.2t/m3d)以上,并增大矿 批至 50t,矿批扩大后,炉料分布更趋于均匀,料层相对变厚,减轻料层之间的界面效应,提高透气性,稳定了煤气流分布。

5.3                   适宜的理论燃烧温度

维持适宜的理论燃烧温度,是保持炉缸正常工作的基本前提。富氧鼓风使理论燃烧温度提高,喷煤则理论燃烧温度降低,提高风温一方面可使理论燃烧温度提高,加快煤粉挥发物挥发速度和燃烧速度,另一方面由于煤粉的加热、气化和分解吸热反应,更有利于接受高风温;富氧、喷煤、高风温则综合三者变化,维持一个适宜的理论燃烧温度。如果太低,则煤粉燃烧不完全,会导致炉凉;如果太高,将导致炉况不顺,产生崩料和悬料。在生产中应尽可能使用高风温、高煤比,以降低焦炭消耗,并通过调整富氧量,维持适宜的理论燃烧温度。根据生产实践,新4#高炉适宜的理论燃烧温度为 2330左右,以下为新 4#高炉投产以来富氧喷煤风温使用水平与理论燃烧温度控制范围。

4#高炉理论燃烧温度控制范围

5.4   坚持低[Si+Ti]冶炼

[Si+Ti]是冶炼钒钛矿高炉的主要控制参数之一, Si Ti都是难还原元素,还原Si 消耗的热量是还原相同数量铁耗热的8倍,Ti还原比Si还原还要困难[1],因此,我厂把还原出SiTi的多少作为判断高炉热状态的标准,[Si+Ti]的高低直接反映出炉温的高低,根据经验,[Si+Ti]每降低 0.1%,可以降低燃料比46kg/t,提高产量11.5%,对高炉降本增效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由于钒钛矿冶 炼的特殊性,炉温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渣铁黏度增加,软融带的透气性和透液性降低,煤气流分布发生变化,铁损升高,渣铁难出,容易形成炉缸局部堆积,给高炉炉况的稳定和生产组织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新 4#高炉达产初期就制定了低[Si+Ti]冶炼操作方针,铁水[Si+Ti]控制范围在 0.250.6%,以活跃炉缸工作状态保铁水物理热 14401460,炉渣碱度控制在 1.13±0.05,既确保了渣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又保证炉缸热量充沛,同时降低了燃料消耗,为高炉生产稳定创造良好的

条件。

5.3                   提高顶压,降低压差

提高炉顶压力,在冶炼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总压头损失降低,流速减慢,作用于炉料的浮力也相应的降低,炉料比较容易下降,因而有利于炉况的稳定顺行,同时提高顶压,煤气在炉内停留时间延长,有利于还原反应进行,也有利于降低焦比。经过反复摸索,确定新4#高炉压差控制范围150160kpa

6     维护合理的操作炉型

合理的高炉操作炉型对于稳定炉况、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延长高炉寿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生产初期对炉况波动的恢复过程,充分认识到了维护合理操作炉型的重要性,在生产中引起了高度重视。

炉腹角是高炉设计中主要参数之一,过大的炉腹角可能造成炉腹冷却设备的热负荷加大。过去,国内对炉腹角未给予应有的重视,一些炉腹角过大的高炉操作表明,炉腹冷却壁挂渣困难,损坏过早,应确保合适的炉腹角度。因此在新4#高炉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这点,对高炉的高径比、炉腹角及各主要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后,确定了炉腹角度78.75°。

4#高炉冷却设备完全采用冷却壁+薄炉衬形式,其中炉腹、炉腰、炉身下部共四段采用铜冷却壁。

目前铜冷却壁已在国内外普遍采用,主要特点有:

1)热阻小,工作温度低——约比球墨铸铁高~10 倍,铜冷却壁内不铸入水管,消除了间隙热阻,这样便降低了冷却壁本体的温度和相应的温度应力,有利于形成能够保护冷却壁自身的渣皮,高传热率可使渣皮尽早形成,会隔离冷却壁的热表面,这样减弱了热传导,其程度甚至比铸铁冷却壁还低得多。

2)渣皮稳定——如果一旦出现渣皮脱落,由于铜冷却壁具有较强的冷却能力,能在热面上迅速形成新的渣皮。有关高炉记录到的铜冷却壁上渣皮形成的温度记录,铜冷却壁上渣皮建立的过程只不过15分钟左右的时间。

由于铜冷却壁的这些特点,在新4#高炉使用铜冷却壁后,使高炉的热量损失较小高炉大大降低,这是由于形成了稳定厚实的渣皮,本体的工作温度较低所致。炉腹、炉腰、炉身下部是高炉最薄弱部位,采用铜冷却壁之后,在该部位建立起了高炉冶炼条件下可靠的冷却体系,维持了合理的操作炉型,避免了渣皮大量脱落对炉墙的损耗及对炉温和炉况的影响,降低了燃料消耗,为高炉的稳定 和长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生产操作方面,新 4#高炉引进了热负荷高炉操作法,利用高炉现有的监测数据,通过编程计算出各区域热负荷,根据高炉上下部热负荷变化,提前预知上下部煤气流分布情况,进行上下部煤 气流和进水水量、温度的调整,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杜绝边缘煤气流过分发展烧坏铜冷却壁,稳定中部调剂制度,杜绝大幅度调整水温和水量,每次调整进水温度不超过1,水量不超过 5%,经过长期的生产经验总结,确定新 4#高炉热负荷正常控制范围在 20000±2000

 热负荷高炉操作法,作为大高炉操作的先进技术,特别是冶炼钒钛铁的大高炉提供了量化手段,为高炉在当前冶炼条件下制定相应的操作制度提供了依据,有效解决了高炉长期以来操作制度不合 理的问题,为高炉的稳定和低耗创造了条件,应用效果显著,也是大高炉冶炼钒钛铁的突破。

7     加强基础数据管理

建立数据管理系统,成本日核算、指标统计指导生产。为量化高炉操作,为高炉操作指明方向,加强了基础数据管理,对每日的高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生产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每周高炉召开技术分析会,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统一操作思想,在每月初对上月的生产指标及生产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召开分厂级的技术例会,制定下一步的操作思路,明确了操作方向,有效的指导了高炉生产,为高炉的稳定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8     强化炉前操作

外围组织是生产稳定的必要条件,大高炉冶炼钒钛矿工艺的特殊性决定了外围组织与炉内操作 同等重要的地位,新4#高炉为使炉前操作满足高炉生产需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首先通过储铁式大沟的应用,解决了钒钛矿冶炼大高炉渣铁沟维护困难、铁口损毁严重、炉前工人劳动量大以及休风后主沟保温等一系列问题;其次加强铁后组织,加快出铁节奏来适应大高炉和钒钛铁冶炼的需要,保证日平均出铁15炉次以上,严禁带渣铁堵口,确保高炉及时出净渣铁;并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严格杜绝渣中过铁和铁中带渣等炉前事故的发生,使无规律的大高炉生产组织规律化,程序化,为高炉稳产高产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9     结语

目前新4#高炉生产基本处于长周期稳定阶段,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正在稳步推进,但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风口小套漏水是制约新4#高炉指标进一步强化的主要因素,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在生产过程中,要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观念,生产管理必须以稳字当头,条件好时以稳 求进,条件不好时以退求稳,必须杜绝“捞”的思想。在工艺操作方面,深入坚持“凉不得、热不 得、长不得、等不得”的“冶炼钒钛磁铁矿四不得”操作要点;工艺调剂方面,坚持“先大调,后小调,立足长远兼顾短期”的“大小适宜,长短结合”的理念,使各种调剂和铁前铁后环境、炉况发展趋势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实施过程中,要切实落实:“操作有预见,调剂有计划,错误有补救” 的调剂原则,尤其要重视铁后组织,加快出铁节奏来适应大高炉和钒钛铁冶炼的需要。

同时加强学习,开阔视野,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消化吸收,更新观念的做法,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制定出适合自身的操作、管理模式,使新4#高炉生产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周传典.高炉炼铁生产技术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28-41,313-369

延伸阅读
上一篇:宣钢 2500m3 高炉优化技术指标生产实践
下一篇:承钢新 4 号高炉高风温生产实践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承钢

高炉工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