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数据指标
张毅
张毅,中共党员,毕业于贵州工学院冶金系钢铁冶金专业。

简历:炼钢车间主任,连铸车间主任,炼钢生产科科长,炼钢厂副厂长,炼钢厂厂长,水钢副总工,水钢安全总监。

在开展技术创新、技术研究、科技成果应用、技术攻关中主要业绩如下:
一、组织、参与实施科技攻关、技术进步,为科学炼钢打下坚实基础,取得多项成果、效益显著,获科技奖省部级3项、地厅5项、首钢集团3项、水钢公司7项,省部级管理创新奖7项。
1、作为主创人组织实施“连铸实现低温快拉的探索与实践”:针对水钢转炉生产从出钢到浇注末期的温度差高达180℃,连铸中间包钢水过热度高达60℃,造成转炉侵蚀较快、连铸漏钢率高等难题。组织实施对中间包的加盖烘烤、强化生产组织以减少钢水镇静时间、完善冶炼过程温度控制手段、合金烘烤工艺以及实行多炉连浇等措施来实现连铸低温快浇工艺大幅度降低出钢温度,提高炉龄。提高了产品实物质量、降低了工序能耗,共计创效2554万元,项目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组织开展“转炉炼钢低成本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提出建立以热平衡为中心的转炉物料平衡机制、对现有原料进行综合分析、加大内部自循环资源回收利用、牵头开展合金成份优化工作使合金成本达到较优状态。项目完成后,钢铁料吨钢成本下降35.3元、合金吨钢成本下降18.7元、造渣料成本降低年创效达0.516亿元,各项创效合计3.22亿元,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参与“优质硬线用钢非金属夹杂物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在现有的铁水条件下,确定较为合理的供氧制度、脱磷保碳高碳出钢减少夹杂物的生成等,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组织完成水钢转炉复吹工艺应用与优化:牵头研究通过对转炉复吹工艺进行底吹砖布置方式、管道材料选择和安装、底吹蘑菇头的形成和维护进行优化,实现了底吹与转炉炉龄的同步,在转炉炉龄达到25016次时底吹仍可正常使用,复吹率100%,居国内领先水平。项目的实施取得经济效益达11061.5万元,获首钢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参与组织新品种钢开发:按照水钢集团建设“西部精品长材基地”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产品结构调整契机,在水钢国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强度SWRS82B钢盘条研发与产业化》实施过程中,组织和参与冶炼开发方案讨论、规程的起草及生产组织、跟踪、总结,实现了82B系列钢种的工业化规模生产,产品较好满足了贵州钢绳集团等用户的个性化高要求,为该项目取得成功作出了贡献。还组织成功利用转炉开发优质碳素结构钢系列(30#~80#)、抗震钢、美标软线系列(1006、1008)、欧标软线系列(C4D1、C4D、C7D)、HRB400、HRB500、低硅H08A、PC棒母材(30MnSi)、合金焊丝钢(ER70S-6)、SWRH82B系列、弹簧钢(65Mn)、优质合金结构钢40Cr等钢种,使水钢品种钢生产形成了系列化。极大的延伸了产品的广度和深度。
三、参与国家、省重点项目及水钢技术进步项目情况:参与组织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用钢及制品研发”中82B系列钢种开发冶炼,组织了冶炼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并根据生产实际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多次修改,生产中通过转炉冶炼、LF精炼等工艺的优化,使铸坯质量不断提高,钢中有害气体、夹杂物均较好满足了产品要求,有力支撑了项目的完成。主持完成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高性能钢筋产业化及在高墩大跨径桥梁中的示范应用》等。
四、积极对技术工作进行总结,发表科技论文15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
《100t转炉炉衬侵蚀因素的分析和长寿炉龄的工艺实践》发表于《特殊钢》,《提高加工材铸坯洁净度的生产实践》发表于《冶金标准化与质量》等。
五、在技术工作中积极专研,组织进行技术发明和知识产权保护,在生产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参与获得国家专利4项。
六、主要荣誉称号情况
获各级荣誉29项,先后获贵州省十大杰出青年、六盘水市劳动模范、首钢劳动模范、水钢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水钢炼钢专业(学科)带头人、水钢科技进步组织推进者等。聘任为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水钢专业学科带头人,推荐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六盘水市职称评审人才库专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