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钢铸管公司建设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企业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济钢集团山东球墨铸铁管有限公司是由山东省第一家炼铁企业——济南铁厂几经变迁、改制而来。昔日的铸管公司,由于工艺设备落后,环保意识淡薄,天空中“黄龙”“黑龙”肆虐,厂区粉尘弥漫,污水横溢,恶劣的环境严重威胁着职工的身心健康,制约着生产的发展。
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就会消灭企业。近年来,铸管公司把环境保护上升到转发发展方式、建设和谐企业的高度,坚持清洁生产、绿色制造,淘汰落后工艺,发展循环经济,先后建成投产燃气汽轮机组、烧结机脱硫除尘项目和高炉干法除尘改造项目,逐步提高了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循环经济“锦上添花”。2006年3月,铸管公司循环经济项目——两台燃气汽轮机组投入运行,平均每天可节约用电13.2万度、增产生铁502吨,月降成本200多万元,不仅改善了环境条件,而且使吨铁成本大幅度降低,年可创直接经济效益2500万元。
公司在该项目中根据高炉煤气平衡情况,通过对同容积高炉进行考察测算,合理配置了两台40吨燃气锅炉,两台功率6500千瓦,额定风量1850m3/min汽轮鼓风机,使高炉每小时放散的14.6万m3煤气得到循环再利用。两台燃气汽轮机自2005年9月破土动工,经过争分夺秒、科学精准地施工,2006年2月23日1号机组便具备了烘炉条件,3月11日开始引入高炉煤气,开始试运行。经过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精心调试,短短9天时间就具备了向高炉送风的条件。现在,两台汽轮机的开机率达到100%,实现了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锦上添花。
环境治理“更上层楼”。2008年11月26日,随着高大的烟囱内徐徐的白雾飘向空中,铸管公司烧结机脱硫除尘工程正式投入运行。
工程选用与烧结机相适宜的“双碱法”脱硫,目前在国内是第一家使用此脱硫法。工艺采用钠碱为脱硫剂,具有反应速率快、效率高、运行费用较低等优点。脱硫剂主要在脱硫塔中进行化学反应,将有害气体二氧化硫、烟尘等过滤后变为达标的白色雾气排出。建设初期,该公司按照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的要求,投资830万元,于2007年8月15日开始动工,历经4个月的紧张施工,11月26日,脱硫除尘工程与烧结机完成合茬。为确保排放的烟气质量,该公司安环部每周测试一次,密切关注排放物。经过二个多月的运行监测,烧结机机头的烟尘排放浓度大幅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小于200mg,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8600多吨,达到了标准排放,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百尺竿头、更上层楼的可喜效果。
节能增效“双丰收”。2009年1月,该公司两套高炉干法除尘改造项目先后投入了运行。该项目有三大亮点,一是自主改进优化了项目工艺设计,且在项目筹建过程中,先期利用大中修资金首付款,后期付款用项目创造效益支付;二是环保效果明显,彻底杜绝了污水污泥的排放,年节电、节水等运行费用560万元;三是项目投入运行后,两座高炉吨铁焦比降低近30公斤,年节约成本多达4000余万元。
在项目改造之前,该公司经过多次研究和考察,最终确定高炉煤气由湿法除尘改为干法除尘。项目投入运行后,产生了一连串的综合效益:干法除尘煤气质量明显改善,含水含尘大幅降低,煤气发热值进一步增加,高炉风温提高近50℃,从而促进了吨铁焦比的降低,初步计算,两座高炉吨铁可降焦比近30公斤,年节约成本4000余万元,仅半年时间就可收回项目投资成本。同时,煤气温度提高了近80℃,使烧结、球团、退火炉等煤气用户燃烧温度增加,进一步改善了熟料和铸管产品的质量。同时,原湿法除尘5台水泵和球团煤气加压机停用后,年节电、节水等费用就可达560万元。除尘项目的成功改造,使该公司实现了节能增效“双丰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节能减排任重道远,“绿色制造”正在进行,济钢铸管公司将不遗余力地加大投资力度,为构建“都市型钢厂”,实现人与自然的长久和谐而努力。
- [腾讯]
- 关键字:无

加入收藏
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