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宗:对钢铁业转型升级既要有信心,又要有耐心
来源:中国冶金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也包括国家的环境治理,我们既要充满信心,又要有耐心,还要科学理性地看待目前存在的问题”,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石横特钢集团董事长张武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达了他对钢…
“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也包括国家的环境治理,我们既要充满信心,又要有耐心,还要科学理性地看待目前存在的问题”,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石横特钢集团董事长张武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达了他对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见解。
环境问题需要共同面对
“环境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方面,应该毫不犹豫认真治理,但是要科学认识环境问题”,张武宗这样回应环境保护问题,“环境问题不是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问题;不是某一个行业的问题,而是各个行业共同的问题。不过,就钢铁行业来说,问题是有,但是大中型企业基本都能做到达标排放。”
近年来,石横特钢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企业作为战略目标之一,努力实现清洁、高效、循环、可持续发展。据张武宗介绍,石横特钢几年来淘汰落后电炉钢产能100多万吨、淘汰落后炼铁产能50万吨,关停轧钢、焦化、铸造生产线各1条、小矿山4处。同时,该集团投资7亿余元,为各生产工序配备了有效的除尘设施、烟气脱硫设施、噪音治理设施、水循环利用、废水处理设施等环保必要设施,每年投入上述设施运行和维修费用近3亿元,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污染预防控制,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
据介绍,大中型钢铁企业近几年都加大了环保工作的力度,在达标排放方面基本没有问题。但是,由于环保建设没有同步,行业整体利润低迷,没有能力和意愿进行环保投入,中小型的钢铁企业在这方面与大中型企业差距很大。这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且难以改进,甚至目前还存在一些非法建设的项目。“从整体看,钢铁行业的环保问题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情况,绝大部分是好的,差的企业同时存在。”张武宗说。
从排放总量的角度来看,即使标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同,但是我国的总产量基数较大,排放总量相应就要多一些。未来,将通过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逐步减少总量,排放自然就相应减少了。“比如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差不多,但是粗钢产量是人家10倍,即使标准一样,排放总量也是10倍”,张武宗举例说。
从污染根源的角度来看,企业等的排放是有组织排放,并非主要问题;汽车排放、家庭烧煤取暖做饭,小作坊、非法小企业等的排放是无组织排放,是主要的问题,也是治理的难点。例如,企业的污水处理是可以监管并达标排放的。但是,与滥用农药、化肥等相关的污染问题是无组织排放,监管和控制很难。“有的时候,钢铁企业还是受害者,是企业外的污染影响了企业环境。”张武宗说,“石横特钢周边的空气反而不如企业厂区的空气质量。”
从治理的角度看,对政府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理性。环境问题不是短时间内造成的,更不是短时间内就能一次性解决掉的。“但是政府的角色定位要准确。比如环保标准,要尽量一次到位,不要频繁地改变。否则企业刚上了设备达标了,标准改变了,企业就难以承受”,张武宗说,“应该由专家制定标准,而政府负责组织和监管。”
转型调整期的关键是“心态”
张武宗认为,从2008年以后,中国钢铁行业进入了转型调整的时期。企业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既要充满信心,又要具有耐心。
据介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钢铁曾经经历过两次重大调整:第一次是1992年~1994年,钢铁行业在“春天的故事”后突现断崖式下跌。这个时期,各个行业“三角债”泛滥,90%的企业都没有了生命力。政府没有钱投资、出口也不足、老百姓也没有钱消费……企业本身市场竞争力不足,企业拖欠工资的现象非常普遍。“那个时候实际上就是经济‘硬着陆’,‘三驾马车’没有一个有活力、力量。”张武宗说。第二次调整就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始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钢铁行业长期转型升级。“对于这次调整,我们要充满信心,为什么?主客观条件已经远非上一次调整所能比。”张武宗认为,“无论是资金、政府调控水平,还是国内消费水平,都已经极大提高和改善。”
一是有钱消费,有钱投资。“一个春节,中国老百姓能在日本花出去60亿元,这就是目前的消费能力。另外,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目前比较高,调整的余地也较大,想投资就有钱,这是有利条件。”张武宗认为。
二是中国已经出现了一大批有竞争力、不怕挑战的企业。经过30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国企业在产品开发、管理提升、服务创新、国际竞争等方面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足以应对来自市场的冲击。
“不过,调整升级的过程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过程,所以企业更要有耐心。”张武宗认为,十三五期间,政府不会再搞“强刺激”,企业指望政府出台政策拉动钢材消费进而摆脱困境是不可能的。他建议市场理性看待目前的经济形势,调整是必然现象,是经济发展周期性的一种体现。“以后,(我国的粗钢产量)估计有6亿吨,甚至4亿吨就不错了,一大批(企业)将在调整中被淘汰。”张武宗预计。
转型调整是石横特钢发展的一条主线。2006年,石横特钢集团完成国有产权改制。改制后,该集团确定了“做盈利的企业、做健康的企业、做长寿的企业”的企业愿景。2014年,石横特钢实现利税15.9亿元、实现利润10.7亿元,吨钢利润水平居行业第一。
“我们不搞5年期的规划,根据企业实际,一般按3年进行规划。从今年开始到2017年,我们通过内部的管理提升、技术改进、产品优化等,实现内部增效7.2亿元。同时,重点技术经济指标全面进入行业前列。”张武宗最后说。
- 上一篇:人大代表:河北钢铁企业要上个档次 下一篇:钢铁节能减排不应有技术封锁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