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影响钢市的不确定因素须关注

来源:网络|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自进入2015年以来,国内钢材市场持续疲软低迷,价格一路下跌,跌幅超出贸易商的预期。时下,影响后期行情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经营者的极大关注。  据经营者和业内人士在市场调研中掌握的情况…

 自进入2015年以来,国内钢材市场持续疲软低迷,价格一路下跌,跌幅超出贸易商的预期。时下,影响后期行情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经营者的极大关注。
  据经营者和业内人士在市场调研中掌握的情况,目前不确定因素主要体现在:
  “价格战”硝烟再起,恐慌性抛售现象日趋明显。春节临近,钢贸商资金紧缺。为缓解资金不足的矛盾,不少商家选择低价出货,回笼货款。一时间,市场上跌价声此起彼伏,大家竞相杀价跑量,恐慌抛售。预计这种趋势将延续,带动现货市场价格继续震荡下滑。上周,螺纹钢、线材价格跌幅大都为100元/吨,冷热轧卷板、中厚板价格的跌幅多为200元/吨。
  “板强长弱”格局正在向“板长双弱”格局转化。2014年,国内钢材市场整体呈现“板强长弱”的趋势———螺纹钢、线材等长材市场不如冷热轧卷板、中厚板市场。进入2015年之后,这种“板长双弱”现象可能发生变化。近期,冷热轧卷板市场价格呈现“跌势猛,跌幅大,跌速快”的特征,热轧卷板价格甚至日跌幅达到50元~80元/吨,如此的大幅下跌在热轧卷板市场是很少见的。而由于前期价格的持续下跌,一批中小型钢厂的长材已没有盈利空间,有的亏损80元~100元/吨;热轧卷板的盈利也缩小至100元/吨左右,生产中后板和带钢都在亏损。因此,在后期“板长双弱”的格局或将出现。
  钢厂间争夺市场的竞争激烈,进一步打压现货市场价格。时下,钢厂普遍订单不足,销售困难,库存增大,效益缩水。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1月上旬末全国重点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363.7万吨,旬环比增长2.98%。钢厂为消化库存,吸引贸易商订货,纷纷大幅下调出厂价格,推出优惠政策。华东地区钢厂对1月下旬出厂价格下调80元~120元/吨,并对中旬合同补贴差价20元~120元/吨;华北地区钢铁企业对1月下旬指导价格下调150元~180元/吨;山东地区钢厂对出厂价格累计降幅普遍在100元/吨以上。据了解,目前多数钢厂都采取“后结算”模式(即钢厂将货发给钢贸商之后,先不结算,在半个月或1个月后,再按照届时的市场价格进行结算)。这种“后结算”模式意味着钢贸商越早完成销售,就越存在盈利的可能性。这导致了竞相降价抢夺有限的需求,并使其成为商家的主要销售策略,打压现货市场价格。
  “北弱南强”现象依然存在,“北材南下”还将持续。时下,北方地区的建筑钢材市场需求明显萎缩,厂商基本滞销,价格也普遍低于南方地区。以建筑钢材为例,在北京市场的HRB400大螺纹钢价格为2230元/吨,高线为2360元/吨;而在广州市场上对应品种的价格为2640元~2660元/吨,2780元~2800元/吨。南北价差为400元/吨。因此,北方地区的钢厂将过剩的资源向广州、上海等南方市场分流,意味着后期南方市场资源将增多,也将促使南方市场的钢材价格继续下跌。
  钢厂检修增多,钢材产量减少,有利于缓解供需矛盾。目前一些钢材价格已经跌至钢厂的生产成本线,尤其是钢坯价格跌至2000元/吨,还不及废钢价格。因此,不少中小型钢厂加入检修“行列”,主动控制产能释放。据钢贸商从钢厂了解的情况,今年1月初以来,国内共有12家大中型钢厂的12座高炉进行检修,预计影响铁水产量89.6万吨左右。另外,短流程生产的企业多已提前停产。预计1月份全国粗钢产量将比2014年12月份明显下降。由此推测,后期钢厂投放市场的资源或将减少,对缓解供需矛盾产生利好效应。
  在采访中,经营者对上述不确定因素都很关注,并认为上述因素将直接波及2月份的国内钢材市场走势,建议商家重视。

上一篇:宏观经济不乐观 现货钢价持续下行
下一篇:河北:钢价继续下跌 今年钢铁市场:从“最严酷”开局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市场走势解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