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需求弱于产能释放,弱势格局会延续
来源:网络|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钢材需求弱于产能释放,弱势格局会延续 一、2014年宏观回顾 (一)国际宏观 2014年,世界经济经历了动荡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下,世界经济总体增长乏力,复苏进程凹凸不平,…
钢材需求弱于产能释放,弱势格局会延续
一、2014年宏观回顾
(一)国际宏观
2014年,世界经济经历了动荡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下,世界经济总体增长乏力,复苏进程凹凸不平,有陷入以低增长、高失业率等为特征的“新平庸”之虞。世界经济正孕育着新变量、新业态、新势能,具有改写全球经济格局与商业生态的潜力。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6年后,世界经济未完全摆脱危机阴霾,发达经济体走势不一,不少新兴经济体也面临增速下滑挑战,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凹凸不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3%,远低于此前预期,也低于危机前水平。其中,美国经济增长2.2%,欧元区经济增长0.8%,日本经济增长0.9%,中国经济则增长7.4%。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0月底正式结束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意味着金融危机以来史无前例的宽松货币盛宴落幕。在美国收缩货币政策之际,日本和欧洲等经济体却仍在维持甚至加大货币宽松力度。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日本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大幅萎缩,再次陷入衰退,“安倍经济学”成效遭质疑。当前,欧洲经济低迷,通缩风险凸显,欧元区18国的经济复苏大都陷入停滞。
(二)国内宏观
2014年国内经济标志性事件是房价出现趋势性拐点,房地产投资急剧下滑,经济转入新常态。当前,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今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7.8%,仍然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中国正努力调结构、稳增长利好国内经济转型,也带动经贸伙伴一道向价值链条中高端跃升;利用上海自贸区在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等领域的探索,既为国内深化改革探路,也在更广领域扩大对外开放;中澳、中韩自贸谈判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自贸区战略迈上新台阶。
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从亚太到欧洲,从中东到美洲,全球性人民币清算网络基本形成;继美元、日元、澳元后,人民币与英镑和欧元实现直接交易,让企业和个人得以有效规避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拥有新的投融资选择。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明年投资建设三大战略重点是:“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大基建仍是一大重头戏,铁路建设、互联互通是最大亮点。
二、2014年钢市回顾
(一)国际钢市
2014年全球钢铁价格指数受铁矿石价格下跌及供应增加影响震荡下行,国际钢铁协会预测全球表观钢铁消费量在继2013年的3.8%增长之后,2014年将增长2.0%,达到15.62亿吨,预计2015年全球钢铁需求将继续增长2.0%,达到15.94亿吨。
2014年全球钢铁需求积极性转弱,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表现不如预期。中国钢铁需求的放缓反映了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同时南美和独联体国家的增长大幅放缓,这主要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结构性限制以及地缘政治的紧张局面。相比之下,本年度发达经济体形势趋好。美国复苏预计将超出此前预期,但尚不足以抵消新兴经济体的减速。截止12月25日,全球钢铁价格指数为98.24,相较于去年同期下降5.51%,其中美洲指数上涨6.6%,亚洲指数下降8.47%,欧洲指数下降4.52%。
瑞达期货年报:钢材需求弱于产能释放,弱势格局或将延续
(二)国内钢市
1、行情走势
2014年,国内螺纹钢期现货价格整体处于下跌趋势,现货价格跌至近20年来低点、螺纹钢期货价格更是屡次刷新上市以来最低点。据统计显示,年内螺纹钢现期货贴水一度高达450元/吨。从具体行情走势看,钢市在整个2014年中,持续走弱,仅有三次稍微像样的阶段反弹行情,第一次发生在3月中下旬,第二次发生在6月中下旬,第三次则发生在11月下旬,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挫及钢材市场供应增加贯穿全年,短暂的反弹均是受部分政策性利好影响,但仍无法改变整体弱势格局。
瑞达期货年报:钢材需求弱于产能释放,弱势格局或将延续
2、钢材产量
2014年国内钢厂生产热情普遍高涨,因原材料价格大跌、钢厂盈利好转刺激,前11个月全国粗钢产量为7.38亿吨,同比增长3.7%,全年粗钢产量将首次突破8亿吨,同比增幅将超过3.5%。另据统计,全年粗钢日均产量均在220万吨以上高位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粗钢产量屡创新高,但国内钢铁产能利用率却处于收缩状态。
在上游钢厂维持高位生产的同时,下游钢铁消费增速继续回落,且中间商市场活跃度也明显低于往年;利润率上升,是刺激今年钢厂始终保持高生产热情的最直接因素;加上新产能投产,国内钢铁供求矛盾更加严重,对整个钢铁行业形成负面压制。
瑞达期货年报:钢材需求弱于产能释放,弱势格局或将延续
3、国内建筑钢材市场库存
2014年国内建筑钢材社会库存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受到下游钢铁需求消费萎缩、钢价持续下行的影响,今年来钢贸流通行业经营思路有较大的转变,资金的紧张、及规避降价风险,绝大多数的钢贸企业选择轻资产运营,尽可能的降低手中库存占压,厂提成为主要操作模式,再加上钢贸流通领域企业继续锐减、从业人员退出;导致今年来我国社会钢材库存水平持续低位,且连续超过9个月处于去库存阶段,创下史上最长去库存周期。年内建筑钢材库存最高水平出现在2月底,库存量为1037.85万吨,最低库存水平出现在12月上旬,库存量为381.3万吨,下降幅度超60%,并且未出现补库现象,可见市场整体仍较悲观。
瑞达期货年报:钢材需求弱于产能释放,弱势格局或将延续
4、钢材进出口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11月份我国钢材出口总量达8362万吨,超过全年总产量的10%,较去年同期增加2665万吨,增幅为46.9%。11月份钢材出口更是达到972万吨,创出年内高点。1-11月份钢材进口总量为1320万吨,较去年同期微增34万吨。1-11月份净出口量为704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631万吨。
2014年国内钢材出口量大幅增涨,一方面是国际钢铁需求在下半年逐渐复苏,特别是印度、非洲等新兴经济体正处在基建高速发展阶段;另一个方面则是价格优势,因国内钢材拥有的低成本,使得出口的钢材在国际市场具有绝对的价格竞争优势。
第二部分 2015年钢材市场展望
一、2015年宏观展望
(一)国际宏观
预计全球经济增长2015年将适度加速,因美国经济上扬和欧元区经济复苏持续。预计2014-2015年全球增速由今年的2.5%升至3.4%。美国经济增长继续加速,预计2014~2015年的GDP增速由2013年的1.7%升至3.0%,主要是美国财政政策拖累消退且消费和资本支出加速。欧元区GDP增速预计2014年达到1.1%,2015年达到1.5%。在财政整顿严厉程度放缓背景下,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低通胀和更高的消费将支撑欧元区复苏。日本经济不太可能在未来两年实现强劲增长,反而逐步下滑,因消费税将在2014和2015年提高。预计日本GDP增速由今年的1.7%下滑至明年的1.5%,再下滑至2015年的1.1%。
美联储将缓慢削减资产购买规模,同时维持零利率直至2015年下半年,其它主要央行政策利率继续维持在近零水平。美联储和非美央行货币政策的分化,将拉动美元在2014-2015年升值。
(二)国内宏观
展望2015年国内宏观经济,GDP增长目标将在7%,这是个普遍一致的看法,即明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会把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7%。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拘泥于GDP上下小数波动,意义不大,只需明确一点:在明年,经济保持一定增长速度,意义不仅在于保就业,更在于经济系统的稳定性,政府投资规划的准备工作已经做足,意外情况不太可能出现。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明年投资建设三大战略重点是:“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大基建仍是一大重头戏,铁路建设、互联互通是最大亮点。
固定资产投资估计也就相当于今年的规模,无需加码,到明年二季度,房地产投资下滑的势头将会趋缓,因为今年的基数也是从二季度开始急剧走低的。今年经济增长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明年将大大弱化。
房地产政策将从彻底松绑走向出手拯救,要看房地产下滑的严重程度。拯救措施包括金融手段和行政手段,以金融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国家层面的救助措施以不出现经济系统性风险为底线,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国家已经储备了足够多的政策工具,房地产崩盘的情况基本上不可能出现。
二、2015年钢市展望
(一)铁矿石
2015年全球铁矿石市场供求矛盾加剧仍将持续。2014年,随着全球铁矿石价格暴跌,国际矿山巨头出于保证利润以及借势联合清理国际矿市秩序的目的,主动降价和扩产;进一步加剧国际铁矿石市场供求矛盾。且以海外三大矿山巨头的低成本矿石为主,纷纷在全力打压高成本矿山,抢夺市场份额;全球矿市后期产能、供应过剩压力会越来越大,价格竞争将更加的激烈。高成本矿山一日不减产,矿山巨头就不会放弃主动降价挤压抢市场的动作,而这个空间还很大;即便矿山巨头成功挤掉高成本矿山,但铁矿石市场供求过剩的局面已经形成。与此同时,中国钢铁需求回落,铁矿石的消耗也将呈现冲高回落趋势。虽然年末四大矿山均宣布推迟前期扩产计划,但总体扩产计划不变,因此对于未来供给压力较前期预期出现略微转好,有助于对于铁矿石价格的起稳,但刺激反弹的动力明显不足。因此,在供强需弱局面下,2015年铁矿石市场还有继续走弱的空间,低成本将继续成为常态。
(二)煤焦
炼焦煤供应压力不减,产量增速放缓。预计2015年我国炼焦煤产能和产量还将继续增加,但在国家煤炭限产政策影响下,预计产量增速将减缓,2015年全国炼焦煤产量为59074万吨,较2014年增产2%。从全国样本企业焦化厂开工率来看,近几个月来焦化企业开工率基本保持平稳水平运行,焦企开工率的稳定也使得焦炭供应相对平稳,焦炭生产方面的供给压力相应回落。
焦化企业各环节库存压力的大幅下降使焦企出货压力减小,支撑着下半年来焦炭现货价格的企稳表现。考虑到钢厂在当前利润尚可的影响下产量也难以下降,后期也基本可预期焦炭需求至少保持前期水平不变。
2015年预计焦煤焦炭还处于弱势,焦煤焦炭期价一季度弱势,二季度不排除面临小幅反弹,三季度再度转弱,且出现年内低点,四季度企稳。考虑到明年全年焦煤焦炭价格仍处于相对偏空格局,因此操作上建议关注2015年初以及二季度末的逢反弹抛空机会。
(三)海运市场
对于2015年国际干散货海运的表现,市场认为形势有可能比今年还严峻。明年中国经济很可能下滑到7%,再加上经济转型带来的能源结构调整,政策对高耗能产业的打压,特别是中国对煤炭进口的限制,这些都不利于进口需求的释放,而且运力过剩的状态还将持续,因此部分船型及航区有可能比2014年还要困难,航运业会长时间保持低位运行,船东要逐渐适应市场新常态。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航运业仍然处于运力过剩的状态,因此船东是很难掌握运价话语权的,因此油价下跌很快被传导到运价的下跌,船东并未拿到多大好处,最大的收益者为货主与租家,这从运价和租金均可以得到印证。
(三)钢材产量
鉴于钢铁行业的问题积重难返,产业集中度低、产能相对过剩、能耗环保问题突出等问题,将在2015年继续存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在两三年内或将难以完全显现,所以预测2015年钢市基本面不会有大的实质性变化。初步研判,2015年全国用钢环境将基本稳定,2015年粗钢产量仍在8亿吨之上,供应压力依存。
(四)进出口
2014年,中国钢铁出口预计超过9000万吨,特别是下半年钢材出口屡创历史新高,但钢材出口贸易摩擦明显增多,不利于后期钢铁出口。针对我国钢材的各类反倾销调查明显增多,越来越严重的贸易壁垒,带来的钢材出口贸易压力剧增。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和手段还严重缺失,特别是国内相关钢企及出口商仍在被动接受,即便有主动应对的也是各自为战,缺乏联合统一的应对机制,更加缺少来自政府层面支持。因此,如果不能有效的处理好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我国的钢材出口业务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即便出口量尚可,但在竞争优势上还会进一步减弱。当然,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当前非洲、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对建筑用钢等钢铁需求量仍然较大,然当地产能产量仍无法满足其需求,需要大量依赖进口,因此对于2015年的钢材出口仍较为乐观。
三、2015年钢铁相关市场展望
(一)房地产
2015年的经济发展注定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房地产调控思路也更清晰,不会继续将房地产“工具化”,采取过度刺激政策以拉动经济。中长期来看,政策会从“过紧”回归到“常态”,非常规的大规模刺激政策不会再现。
前几年房地产需求购买力透支,影响房地产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购房需求会进一步受到遏制。前期过度投资的房地产随着长效机制建立的预期,将会逐步从投资中释放出来,形成二手房供给。同时,金融市场和国企改革将会吸引资本投资方向的变化。另外,较高的待售面积以及较谨慎的货币政策在短期都会难以改变,在政策不会出现大的变动下,房地产市场不具备大幅反弹的空间。预计2015年上半年可能会延续2014年第四季度去库存化的积极影响,房企也会抓住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机会,以价换量加快去库存步伐,2015年下半年需求在没有政策刺激下将会重新陷入低迷。房地产市场暴利时代已经结束,房地产销售应该继续以量换价。
(二)汽车行业
2014年国内汽车产销增速明显放缓,对于2015年来说增速继续放缓的可能性较大,城市拥堵以及因拥堵而被逐渐执行的大城市限购限行政策,国家大投入在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因城市土地资源紧张而引发的城市停车位紧张、车位费用比房子还贵的局面,都将严重影响到居民的购车消费。
产业政策方面,从2014年开始,包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会是新的一轮汽车产业发生变化的一个阶段,我们认为未来的一个十年是整个汽车市场新格局确定的一个关键时期,面临各种各样的一些变化,包括消费环境,包括经营模式,包括整个的电商对未来的一些影响,从政策方面也会有一些影响。
四、总结与展望
2014年黑色系全线收跌,在即将到来的2015年,我国钢铁行业还将继续处在寒冬调整期,上游供应还将保持宽松,下游需求却因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而可能表现出增速持续放缓过程;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钢铁市场,也有望迎来新变化。
2015年国家宏观政策预期宽松,市场信心得到一定提振。2014年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处于连续的走弱阶段,下半年CPI增速长期处于“1”时代,特别是11月份CPI同比上涨降至1.4%,创5年内新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站在了通缩的门口;加上我国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年底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2015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在现行环境下,降准、降息等宽松政策实施的可能性增大。预计2015年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房地产政策,将从此前的偏紧状态,逐步走向宽松和正常化;以上将对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经济实体带来较大的信心提升。
环保要求上升,钢铁等“三高”行业调控加强,供应压力或得到缓解。2014年的全国雾霾天气,终于引起了国家的足够重视,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2015年五大任务之一就是环保。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国家对于高污染行业的管控会有实质性的提高,环保不合格、落后产能集中的钢铁企业将面临更加巨大的生存压力。通过严格限制不合格钢企信贷、加快抽贷;地方政府减少不合理补贴等手段掐污染钢企的生存空间;行业内部资金紧张无解,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进入实质性阶段,钢铁行业投资进一步减弱;对于钢铁供应总体量而言会受到阶段性的约束。
基建需求值得关注,2014年年底,发改委集中批复了一批重大基建投资项目,包括铁路建设投资总额已达1.2万亿、水利水电投资将超过1.8万亿,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协调东北工业区改造等区域发展战略等重大项目涉及到的基建投资,加上还有城镇化建设等,2015年我国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虽然无法全面接手房地产回落带来的空缺,但依然会带来阶段性的钢铁需求集中释放过程,从而引导钢价在阶段时期内快速反弹。
综合以上分析,宽松货币政策、环保要求上升及基建需求增加,对于2015年钢材期现货价格可能出现阶段性支撑,但面对国内外宏观经济继续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钢铁行业面对的宏观环境在难有明显改善的同时,很有可能继续恶化,预计明年粗钢产量还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供求过剩矛盾不易破解,资金紧张局面可能更甚。预估全年螺纹钢期价运行区间为3000-2000元/吨。
虽然超低成本使得我国钢材暂时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较大的竞争力,但是单一的价格竞争非但不能长久,更是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贸易国的强烈反扑。针对我国钢材不断发起反倾销调查,今年的钢材贸易摩擦明显要高于往年。
瑞达期货年报:钢材需求弱于产能释放,弱势格局或将延续
三、2014年钢铁上游产业回顾
(一)铁矿石
回顾2014年国内外铁矿石价格走势可谓“跌跌不休”,今年国产矿石价格接连刷出新低,主要受以下三因素影响。其一,国际三大矿山不断扩产,铁矿石供应严重过剩,而国内矿石需求不振,供需矛盾突出,这是导致矿价下跌的根本原因。其二,下游成材价格下跌明显,以钢坯为例,年内跌幅达到530元/吨,最大跌幅为630元/吨。其三,今年钢贸商普遍出现资金链断裂,引爆信贷危机,钢厂资金压力明显,为控制成本,对原料打压明显。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铁矿石期货指数报收于476元/吨,相较于年初的908元/吨,下跌432元/吨,跌幅为47.46%。
从目前铁矿石市场的转变可以看出,随着近几年的资本大量涌入铁矿石开采领域,全球铁矿石产量快速增加;已经从原来的供不应求快速过渡到供求严重过剩;加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性钢铁需求增速回落,铁矿石等钢铁炉料的消费能力转弱,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矿价进入回调修正阶段,也进入了为维持盈利而逆市全面增产阶段。
瑞达期货年报:钢材需求弱于产能释放,弱势格局或将延续
据海关统计,2014年1-11月我国铁矿砂及其精矿累计进口量为84577万吨,同比增长13.36%,增速扩大3个百分点;进口平均单价为103.22美元/吨,同比下跌20.09%,呈持续下跌趋势。
从最近获得的消息看,无论是必和必拓、力拓还是淡水河谷,对于公司明年获取盈利的重点均放在削减成本上,必和必拓的目标是要在四大矿山中做运营成本最低的一家,中期计划将生产成本从2014财年的27.5美元/吨降至20美元/吨,而力拓则计划在2020年之前,将包括运输成本在内对华出口铁矿石成本从40美元/吨降至35.5美元/吨,巴西淡水河谷2015年资本支出将削减26%,至102亿美元的六年低位。而在生产方面,四大矿山均未表示降低产量,主要铁矿石生产商的提产计划将继续。据统计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巴西的淡水河谷、澳大利亚的力拓、必和必拓和FMG产量分别85731万吨、60449万吨、57091万吨、42900万吨,均创季度产量历史新高。
瑞达期货年报:钢材需求弱于产能释放,弱势格局或将延续
(二)煤焦
2014年焦煤焦炭市场受钢材市场低迷影响总体呈现一路下行格局。一季度受钢厂需求较低,煤焦处于去库存阶段,期价一路下行;二季度受到钢材消费旺季的影响,煤焦价格小幅反弹,焦煤指数反弹至900一线,焦炭指数反弹至1277一线;随后,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和房地产终端的不景气,钢材市场转入漫漫熊市,煤焦价格也一路震荡下行。
瑞达期货年报:钢材需求弱于产能释放,弱势格局或将延续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11月份,国内焦炭产量为4334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8.95万吨,另外2014年前11月,我国煤炭产销量分别同比下降2%和2.1%,全年预计将分别下降3%左右。目前,全社会煤炭库存已经连续36个月在3亿吨以上,可供全国消费1个月以上。全国共有8个省份煤炭产业整体亏损,企业亏损面在70%以上。在一系列煤炭脱困政策的持续发力下,近期煤炭市场已经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产量无序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煤炭价格小幅回升,进口开始下降。前11月,我国煤炭净进口同比减少2592万吨,下降9.1%。然而,当前煤炭需求增长乏力,进口煤总量较大,存煤居高不下,煤价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煤炭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仍不牢固。
瑞达期货年报:钢材需求弱于产能释放,弱势格局或将延续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1月我国出口焦炭及半焦炭94万吨,出口金额为169423千美元。1-11月我国累计出口焦炭及半焦炭754万吨,同比上升92.3%。累计出口金额为1521422千美元。11 月份焦炭出口市场进一步繁荣,出口量达到焦炭关税取消以后第二高点。日本、印度两大常用出口国继续维持较高需求,价格也有小幅回升趋势。临近年底,钢厂资金回笼压力普遍较大,目前国内焦炭市场始终处于低迷状态,涨价几无可期。然后价格持续底部运行导致外贸方面需求坚挺,12月份出口量仍有望维持高位。
瑞达期货年报:钢材需求弱于产能释放,弱势格局或将延续
(三)海运市场
2014年干散货海运市场不如去年,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宗商品需求由热转冷,价格持续下跌,特别是近期降价预期令需求方观望情绪升温。BDI指数则出现宽幅震荡,截止12月24日,BDI指数报收782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1495点,跌幅为65%。BDI指数衡量的是铁矿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资源的运输费用,曾被视为全球经济的“晴雨表”。
作为干散货中运输量最大的铁矿石,今年来价格持续下滑,特别是第四季铁矿石价格降幅扩大,令钢厂产生强烈的价格下降预期,再加上库存高,需求有限,进口自然减少。
瑞达期货年报:钢材需求弱于产能释放,弱势格局或将延续
四、2014钢铁下游产业回顾
(一)房地产
本轮国房景气指数于2010年3月触顶后整体处于下滑趋势,2011年11月下滑到100以下的不景气区间后一直处于100以内,2014年更是逐月下滑,数据显示2014年从2月的96.91下降到9月的94.72,但从6月开始下滑的幅度显然大幅缩小,7、8、9月基本平稳,到10月受宽松政策的影响,国房指数小幅提升0.04,11月份则创出年内最低值94.3。
房地产投资增速显著放缓,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大幅下滑,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下跌城市不断增加。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的不断加深,各地地方政府从6月开始取消限购,不断放松调控,央行也最终放松首套房认定政策,释放改善性需求。2015年,房地产新常态下的投资增速预期会进一步下降,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房价会继续进行合理回归,开发商应继续以量换价,加快去库存化。在长效机制未完全建立前,差异化行政调控政策不应完全从一线城市退出。地方救市应考虑长期效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
瑞达期货年报:钢材需求弱于产能释放,弱势格局或将延续
(二)汽车行业
2014年1-11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均已突破2100万量关口,具体数据显示,2014年前11个月,汽车销量增长6.14%,产销增幅较前10月继续呈小幅回落态势,今年汽车销量增长将控制在7%以内。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下,国内外各机构预测2015年我国GDP增速目标将会下调至7%,与之对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明年汽车产销总量增幅将和GDP的 增幅差不多,在7%左右。
也正是由于2014年汽车销量增速放缓,汽车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又再次摆到台面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最新预警让经销商大面积亏损危机浮出水面:经销商的非合理库存已经接近1000亿元,亏损面一再扩大,目前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库存量大的大多为外资品牌经销商,反而是份额下滑严重的自主车企有意识的减少经销商进货量。市场对于库存量加大没那么悲观,认为当前消费者持币待购现象严重,今年压抑的需求,明年肯定会释放出来。
- 上一篇:钢企直面三低一高新常态 进入多元创新时代 下一篇:钢铁产能过剩或长时间持续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