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中国钢材价格见底之日或遥遥无期

来源:中国钢材价格网|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虽然10月份的房地产投资有微幅反弹、固投增速放缓减弱;然消费、规模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均增长继续放缓,整体看10月经济数据再次低于预期,显示国内消费需求依然不足的现状。对钢铁行业而言…

虽然10月份的房地产投资有微幅反弹、固投增速放缓减弱;然消费、规模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均增长继续放缓,整体看10月经济数据再次低于预期,显示国内消费需求依然不足的现状。对钢铁行业而言,将在很大程度上继续遏制下游钢材需求的释放量,继续形成利空影响。

  10月经济增长低于预期,钢铁需求仍在降低

  11月13日下午,国家统计局发布房地产、零售、工业增加值、固投等方面的经济指标,总体低于此前市场预期,说明我国仍然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结合此前月初发布的CPI、PPI指数数据,后期国家继续出台适当的稳增长政策措施的空间和必要性都较大。

  受到国内经济增长继续下行压力的影响,10月份我国钢铁消费能力依然偏低,除基建工程项目对线螺建筑钢材需求较为稳定外,制造行业对相关钢材的需求情况并不理想,仍旧深陷产能过剩泥潭难以自拔。钢材市场终端采购多以分散型按需购入为主要操作模式,市场在同质化竞争关系下,成交时降价吸引订单的情况比较多。

  好的表现在于,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松绑之后销售小幅好转,但整个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仍在放缓通道;且家电、汽车等制造业领域消费也在继续放缓;基建虽然在好转,然仍旧无法抵消房地产疲软带来的对钢铁需求减弱的幅度。

  年内难以继续出台稳增长措施,基建投资加码不足以拉动钢铁需求释放

  虽然数据显示10月份的国内经济不如预期,且十一月份因为重大会议采取的限产措施对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影响,预计进一步走弱;但市场机构多认为,当前经济增速尚且在国家容忍范围内;未来重心仍在深化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预计2015年中央还将继续主动下调经济增速,因此年内不太可能加码出台更多的经济刺激措施。

  包括铁路建设在内的基建类稳增长措施正在快速发力;但由于冬季已至,北方地区户外多在0度以下,户外施工项目趋于停滞,将大大的对基建投资回升幅度打折扣,对于钢铁行业的需求不足影响较大。

  11月份钢铁行业情绪大幅下降,市场信心明显不足。普氏能源报告表示11月中国钢铁情绪指数大幅下跌12.5至25.61点,为历史最低水平,APEC会议限产、终端需求回落、出口大幅下降导致市场情绪普遍下降。预计后期在经济疲软、季节性淡季、出口回落等因素叠加的负面影响下,年内我国钢铁需求还将继续下降,且市场对明年预期减弱,常规钢材冬储也难以实现,后期钢价易跌难涨将是大概率事件。

    *************************

  进入2014年以来,大宗商品全线失守。已拥有“白菜价”产品的钢铁行业,近日虽迎来一波反弹,但行业人士普遍认为钢材价格见底之日遥遥无期。

  有专家在此前的2014(第五届)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论坛上说,“现在上游下游几乎同步跌,而且是不管什么行业都在跌,这是近些年来非常罕见的。”

  然而,中国钢企的日子却并不是那么难过,原因是相比钢材下跌的程度,其原材料铁矿石的下跌幅度更猛。高级研究员对澎湃新闻说,“据统计,今年铁矿石均价同比下降了26%,而钢材的下跌幅度在12%左右”。

  就在主要原料和钢材之间价格下跌幅度拉开之际,中国钢企竟悄悄实现了近200亿元的利润。

  据中钢协发布的第三季度行业数据,其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92.82亿元,同比增长71.26%。累计亏损面25%,同比下降6.82个百分点。其中钢铁主营业务结束了11个季度连续亏损的状态,在第三季度实现盈利。

  表现较为抢眼的鞍钢股份,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9.23亿元,同比增长20.65%。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46亿元,同比增长449.21%。中国最大的钢企宝钢股份前三季度更是赚了50亿元,同比增长近8%。

  助力中国钢企盈利的,还包括钢材出口的高歌猛进。在中国需求放缓当下,中国钢企正在调整国内外供应量的砝码,加大力度向全球推销产品。

  11日8日最新发布的海关数据显示,10月份钢材出口又创新高,至855万吨。此前9月份刚创下的852万吨新高纪录,再度被刷新。今年前10个月中国累积出口钢材7389万吨,同比增长42.2%。

  中国钢材出口的增加似乎正在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但是,刚尝到出口甜头的中国钢企,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意见”。

  相关钢材产品贸易摩擦的增多,显示其他竞争对手的焦虑正在与日俱增。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之前的贸易摩擦国主要为欧美发达国家,现在正在逐渐转移至亚洲、非洲、拉美等国家。

  另一分析师解释,在东南亚市场上,中国生产商因成本低廉而得以以超低价格出售某些钢铁产品,其价格比韩国的低40-50美元/吨,比日本的低100美元/吨。

  据彭博社报道,日本神户钢铁公司(kobesteel)与韩国浦项制铁公司(posco)曾抱怨如洪水般涌入的中国钢铁抢占了他们的市场份额。中国的钢铁也一度堆积在印度和非洲的港口,以致当地生产商不得不向本国政府寻求干预。

  虽然中国多数出口钢材流向了东南亚国家,但通过全球钢贸流通及价格的连锁反应,欧美国家也在密切关注中国钢铁带来的影响。

  继上月下旬美国否决中国产取向电工钢征收“双反”关税后,本月初,美国又决定对中国产无取向电工钢征收“双反”关税。

  中钢协秘书长兼副会长张长富表示,“他们国外的言辞非常严重,说我们正在低价倾销,如果市场秩序再不整顿,一旦爆发贸易战,可能会让更多好的出口钢厂受到损害,本来已经艰难的行业会雪上加霜。”

上一篇:下游需求疲软 焦炭小幅下跌
下一篇:2014年11月铁矿石进口预警监测报告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市场走势解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