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银十”难现 管市能走多远?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金九”已经不再,对于“银十”也是难以期待。受众多消极因素的影响,管市内外交困,出口频频受反倾销抵制,内需又受下游行业压制。再加上市场竞争无序、成本高企难寻、宏观刺激带动稀少。使…

“金九”已经不再,对于“银十”也是难以期待。受众多消极因素的影响,管市内外交困,出口频频受反倾销抵制,内需又受下游行业压制。再加上市场竞争无序、成本高企难寻、宏观刺激带动稀少。使得今年的旺季比往年更加惨淡。可以确切的说,2014年下半年管市也不会有太大的起色,基本上还会保持下滑的趋势收尾。至于2015年的钢市行情,从钢市下游的各行业表现来看,恐怕2015年的钢铁市场也不会有很大的突破空间。
    针对2014年钢管行业的行情,富
宝钢管研究中心也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对2015年的行情做出一个大致的预测:
    首先,改革期,经济稳中求进;严厉淘汰过剩产业。2014年国内进行了两次货币政策,两次降息,均出现在下半年;对于10月份之后的一段时间,国家再次出现降息或者降准的概率不大,因此无论是对房地产行业,还是钢铁等传统行业来说,资金以及融资等问题不好解决。另外虽然国家有意放宽房地产贷款,但是地方银行施行行动较慢,特别是受上半年房地产、基建等行业低迷现状,导致投资、开工、新建都刷新了最低点。但从业内的心态上看,今年楼市难以恢复正常状态;至于机械、基建、铁路、棚改等虽有提振,但是对钢市需求影响力度并不大。再来说一点。转到淘汰过剩产业,可以说是好几年的事情;但是到目前为止,无论是粗钢产量还是
钢材产量无不是一步一步的回升,淘汰力度不强硬、地方牵扯利益复杂、以及重组资产分则等多种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得钢铁行业转变之路漫漫而长。来看一组数据,2013年年底,我国焊管产量已突破5000万吨关口,日均产量在14万吨水平徘徊,峰值达到15.7万吨。但进入2014年,到目前为止焊管产量已达到3600余万吨,日均产量达到14.7万吨,9月份日均产量创下18万吨极值。预测估计到12月月底,恐会突破5000万吨大关,产量实则有增无减。能够肯定的表示,就是在当前成本低廉、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一味的减产、检修就会走向破产;与其少争利润,也不可随意放弃市场份额,这就是钢管行业大厂的真实写照。
    其次,出口不会根本解决内需之困。从8月钢材出口数据上看,业内一片大喜;可是钢材市场依然没有大涨,业内厂商依然不敢备货,终端行业还是零星采购,资金、心态依然欠缺火候。为什么?因为内需的作用是出口无法取代的。2014年前8个月中国累计出口成品钢材5683万吨,同比增加35.4%,与此同时进口成品钢材964万吨,同比增加4.4%,仅8月份进口117万吨,同比减少5%,环比减少4%。这些主要得利于欧美经济复苏势头的开启,以及国内钢价屡创新低;但是8月份出口总量的大增,并没有带来持续的“好景”,反而令后市的钢铁行业困上加困。第一,国外针对中国钢材反倾销的举措也多起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高达十余起的反倾销案件发生。第二,中国钢协正在考虑取消钢铁出口退税。中国钢协副秘书长迟京东近日表示,中国不打算大幅增加钢铁出口,今年将取消退税等出口刺激政策,明年钢铁出口可能减少。
    再者,行业心态作怪,下游难有太大推动力。据相关数据表示,2014年9月份钢铁行业PMI下滑4.8个百分点至43.6,连续第二个月下滑,创7个月新低,因此制造业等还是很难有所带动。另外房地产行业,虽然国家开始放宽贷款,特别是首套房的局限以及利率的打折,比如7折等,但是很多人士表示银行并不会“买账”,短期内资金宽松依然是一个大问题,下调基准利率还需要一段时间,至于对于7折优惠,可能性不是很大。另外从最新的消费量来看,协会预测全球表观钢铁消费量在继2013年的3.8%增长之后,2014年将增长2.0%,2015年全球钢铁需求将继续增长2.0%,达到15.94亿吨。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的结构转型阶段将继续减缓钢铁需求的增长。今明两年我国钢铁产量约保持在8.3亿吨,而预计今年我国的表观钢铁消费量增速将放缓到1.0%,达到7.483亿吨。2015年预计钢铁表观消费量增长0.8%,达到7.543亿吨。可见钢铁行业供过于求的局面难改。因此从总体上看,钢市下游需求依然疲软,库存居高不下是常态,原料成本支撑不足优先,行业资金风险再次升温,都会给钢市市价反弹带来阴影。
    最后,在上下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对于钢市的第四季度表现均暂不看好;另外针对各方面的预测,2015年铁矿石还会继续承压库存,原料面难以达到好转的局面,可能会出现比今年均价更低的情况;投资风险依然偏大。对于成品材而言,也不是很好投资的年份,毕竟楼市、基建、国内经济增幅等都很不明朗,单单从需求上看,恐怕不会有太大的突破。

上一篇:钢价跌回五年前 废品回收站不愿收
下一篇:“南强北弱”显分歧,“北材南下”如期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市场走势解析排行榜